江雁琼
- 作品数:34 被引量:225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感染病原菌分布与机体免疫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8
- 2019年
- 目的探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11月在本院呼吸内科住院的AECOPD患者100例,于入院第2、3、4 d留痰标本行病原学检查;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亚群水平;采用罗氏Cobas c 501生化分析仪测定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A(IgA);使用肺功能仪检查患者的肺功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ECOPD发生危险因素。实验设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对照。结果 100例AECOPD患者痰培养细菌阳性68例,阳性率68.00%。共分离出细菌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占63.24%),革兰阳性菌25株(占36.76%)。与对照组比较,AECOPD中的GOLDⅠ、Ⅱ、Ⅲ-Ⅳ组患者血FEV1百分比、FEV1/FVC比值及IgM、IgA、IgG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mDCs和pDCs百分比及mDCs/pDCs比值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随着病情的加重,FEV1百分比、FEV1/FVC比值及IgM、IgA、IgG水平持续下降(均P<0.05),mDCs和pDCs百分比及mDCs/pDCs比值持续升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有慢性疾病史、导管留置和住院时间长均是慢阻肺患者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ECOPD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均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年龄、合并慢性疾病、住院时间及导管留置等为AECOPD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 江雁琼伍慧妍文艳琼
- 关键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功能免疫功能
- 25-羟维生素D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30例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DN组)的血清25(OH)D、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Ca2+水平及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校正的QT离散度(corrected QT dispersion,QTcd),并与2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DN组维生素D缺乏(25(OH)D≤50.00nmol/L)和不足者(25(OH)D>50.00~75.00nmol/L)29例;DN组血25(OH)D水平((47.93±22.25)nmol/L)较对照组((95.53±18.18)nmol/L)明显降低(P<0.01),QTd及其校正值QTcd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DN组中维生素D缺乏患者血25(OH)D、血Ca2+水平均较维生素D不足患者明显下降,BNP、QTd及QTcd均较维生素D不足患者明显上升或延长(P<0.01);DN组25(OH)D与BNP、QTd、QTcd呈负相关(r=-0.66,r=-0.67,P<0.01);BNP与Ca2+、Ca2+与QTd、QTcd呈负相关(r=-0.51,r=-0.47,r=-0.49,P<0.01),25(OH)D与Ca2+呈正相关(r=-0.49,P<0.01)。结论 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常见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维生素D缺乏对患者心功能有影响,可加剧心室肌复极不同步性及不稳定性。
- 韩英龚艳晖王瑞鑫严跃红江雁琼张凤玲黄莹黄爱群张少峰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25-羟维生素D维持性血液透析心功能
- CD64、PCT及hs-CRP在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卒中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卒中相关性肺炎(SAP)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该院神经内科住院卒中患者85例,根据卒中后发生肺炎时间将患者分为早发SAP组29例和晚发SAP组25例,另有卒中无合并肺炎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使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64指数,并计算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随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晚发SAP组CD64指数显著高于早发SAP组和对照组(P<0.05);早发SAP组的PCT水平显著高于晚发SAP组和对照组(P<0.05),且CD64指数、PCT、白细胞计数、CPIS和hs-CRP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CD64指数、PCT和hs-CRP对早发SAP组和晚发SAP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单一指标。结论 3项指标在SAP患者中均显著升高,且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可作为SAP诊断及早发、晚发SAP鉴别诊断的指标。
- 江雁琼曹金秀张艳玲
- 关键词:卒中相关性肺炎PCTCD64
- 复方浙贝虎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复方浙贝虎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2型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浙贝虎杖颗粒)67例和对照组(血脂康)60例,治疗6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肝功、血液流变学及B超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5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P<0.05)。治疗组中有59.70%的患者超声影像学恢复正常,与对照组(36.67%)相比(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1);且副作用少。结论复方浙贝虎杖颗粒治疗2型DM合并NAFLD安全、有效。
- 韩英程耀科陈玉娟李咏梅江雁琼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评价
- AQP4抑制剂乙酰唑胺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血钾血钙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AQP4抑制剂乙酰唑胺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血钾血钙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致痫组和乙酰唑胺干预组,观察行为学和脑电变化;检测各组大鼠血清K^+, Ca^(2+)浓度; 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果行为学观察显示:对照组无明显癫痫发作;致痫组均出现Ⅳ~Ⅴ级癫痫发作,潜伏期短,持续时间长;乙酰唑胺干预组癫痫发作级别降低,潜伏期延长,发作持续时间缩短。脑电结果显示:对照组无痫样波,致痫组记录到棘波、尖波等痫样波,乙酰唑胺干预组痫样波减少。致痫组血清K^+浓度高于对照组, Ca^(2+)浓度低于对照组;乙酰唑胺干预组血清K^+浓度低于致痫组, Ca^(2+)浓度高于致痫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E染色显示,癫痫组海马锥体细胞核固缩,形态不规整;乙酰唑胺干预组锥体细胞排列紊乱明显改善。结论 AQP4抑制剂乙酰唑胺可抑制癫痫发作,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钾浓度、上调血钙浓度有关。
- 陈景娣林俊东卢晓桦梁之榕李中伟黄桂玲揭英锡江雁琼朱紫婷朱晓琴
- 关键词:乙酰唑胺K^+水通道蛋白4
- 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其需求的调查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了解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其保健需求,为构建新型社区生殖健康服务模式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广州市、深圳市各1个社区,共808名45~65岁妇女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有关实验室检查。有关数据应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殖道感染率高达38.12%,其中18.50%的妇女患有2种以上生殖道感染疾病;了解生殖道感染的原因、性病危险因素及防治等方面知识的均低于22.9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大、性病知识得分低、混用清洗外阴用具和自费医疗是诱发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围绝经期妇女人群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保健知识和个人保健行为有待改善,应提供相关的社区保健服务。
- 江雁琼
- 关键词:围绝经期生殖道感染影响因素
- 骨化三醇治疗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骨化三醇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41例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骨化三醇治疗(0.25μg口服,每天1次)共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25(OH)D_3、25(OH)D_2、脑钠肽(BNP)、甲状旁腺素(iPTH)、Ca^(2+)水平、QT离散度/校正的QT离散度(QTd/QTe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DT)、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T)、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二尖瓣口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等的变化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血25(OH)D_3及血Ca^(2+)水平明显上升,BNP、iPTH水平明显下降,QTd及QTcd明显缩短,LVEDD、LVPWDT、LAD、IVSDT、LVEF、E/A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25(OH)D_3与血BNP、iPTH、QTd、QTcd、LAD、LVPWDT、IVSDT、LVEDD均呈负相关,(r=-0.39,r=-0.49,r=-0.65,r=-0.66,r=-0.48,r=-0.49,r=-0.50,r=-0.52,P<0.05,P<0.01),与LVEF及E/A呈正相关(r=0.47,r=0.46,P<0.01)。结论 25(OH)D_3治疗可改善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减轻心室肌复极不同步性及不稳定性。
- 韩英龚艳晖王瑞鑫严跃红江雁琼张凤玲黄莹黄爱群张少峰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25(OH)D3维持性血液透析心脏结构心脏功能
- 探讨γ-谷氨酰基转移酶室间质评失控原因及对策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分析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室间质评失控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对策.方法:选取15份广东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物及15份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物,对两组检测结果及室间质评回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省临检中心质评物结果偏倚率(%)多为负值,总平均偏倚率为-5.34,其中1631批次测定值为19U/L低于允许范围为失控,第三批次的平均偏倚率为-8.476%不符合质量要求;卫生部临检中心质评物偏倚率(%)10份负值,总平均偏倚率为-2.914%,无失控项,第二批次的平均偏倚率为-6.13%不符合质量要求.结果:室间质控漂移趋势性变化导致失控.
- 詹铀超江雁琼冼中任曹金秀吕兆祺
- 关键词:室间质评GGT
- HBP与CD6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表达与意义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与CD64表达水平,了解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12月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197例,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AECOPD)223例,根据标本中下呼吸道细菌浓度>107 cfu/m L作为细菌感染导致AECOPD的诊断标准,将AECOPD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118例)和非细菌感染组(115例),及265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各组分别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CD64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并换算成CD64指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BP,同时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计数(WBC),评价HBP与CD64对AE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AECOPD患者治疗前CD64指数、HBP、CRP、WBC及PCT水平均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组治疗前HBP、CD64、CRP、WBC及PCT水平都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组治疗后HBP、CD64、CRP、WBC及PCT水平明显下降,与非细菌感染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64取截断值为4.0时,CD64诊断AECOD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92.2%,特异度为86.2%。HBP取截断值为49 ng/m L,诊断AECOD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87.3%,特异度为92.3%,可作为检测细菌性感染AECOPD的敏感指标。结论:HBP、CD64在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组治疗前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及对照组,但在治疗后其水平明显下降。HBP与CD64诊断AECOD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HBP与CD64指数可以作为急性期COPD患者辅助诊断的指标,指导临床用药。
- 贺端明江雁琼张春云伍慧研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D64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HBP与CD64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与肝素结合蛋白(HBP)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该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OPD稳定期100例,AECOPD 100例。使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法测定CD6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BP,同时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计数(WBC),评价HBP与CD64对AECOPD的诊断价值。AECOPD患者同时送检痰液进行细菌培养,送检鼻拭子进行PCR呼吸道病毒检测明确病因,比较不同病原体所致AECOPD的HBP与CD64的水平差异。结果 AECOPD患者HBP与CD64水平分别为(86.84±38.91)ng/mL、(6.85±2.82)MFI,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的(56.24±24.58)ng/mL、(3.32±1.09)M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与混合感染AECOPD患者HBP与CD64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及非感染的AECOPD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P与CD64对细菌感染AECOPD的敏感性均在85%以上,特异性在90%以上,明显高于混合感染及病毒感染AECOPD。结论 HBP与CD64可作为AECOPD的辅助诊断指标。
- 江雁琼贺端明伍慧妍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D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