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澜
- 作品数:20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含污泥培养土中蚯蚓成活率及生理指标的研究
- 2013年
- 为了给污泥的生物处理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手段与理论依据,试验采用模拟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污泥、牛粪和锯末的不同比例对于蚯蚓成活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的成活率受污泥的影响最大,当污泥含量低于10%时,蚯蚓均可正常生长;当污泥含量超过10%后,蚯蚓成活率随着污泥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直至全部死亡;不同比例的污泥、牛粪、锯末对蚯蚓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污泥对蚯蚓生理指标的影响较大。说明牛粪15%+污泥5%+锯末5%+洁净土壤75%为最适合蚯蚓生长的含污泥培养土。
- 孟新刚高思源彭俊江海澜邓小霞汪静王俊刚
- 关键词:赤子爱胜蚓城市污泥成活率生理指标
- 花铃期棉花对棉蚜刺吸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5
- 2013年
- 为了探索棉花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胁迫的抗性机理,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花铃期棉花经棉蚜刺吸后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棉花花铃期,叶绿素含量在处理前期均有上升情况,仅在处理第10天后,蚜虫密度80头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随着取食时间延长,各蚜虫密度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所增加,并在处理10 d后,蚜虫密度80头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比对照增加了78.38%;而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随着取食时间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取食前期随着蚜虫密度增加,脯氨酸、丙二醛含量逐渐上升。由此可知,棉花能忍耐低密度蚜虫胁迫,而较高密度蚜虫刺吸初期敏感,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其自身防御能力增强。
- 邓小霞江海澜彭俊何泽敏马天文王俊刚
- 关键词:棉花棉蚜生理抗虫性
- 不同条件下“施田补”对棉苗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2011年
- 为了明确在新疆的特殊气候条件下,在不同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施用"施田补"对棉苗生物学性状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供试材料为‘新陆早44’。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处理下,施用"施田补"温度低于15℃时明显抑制棉花发芽,20℃以上对棉苗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影响,温度高,影响小。在不同土壤含水量处理下,施药土壤含水量过高与过低都会抑制侧根的增加,而主根生长与侧根的变化趋势相反。
- 江海澜王俊刚邓小霞何泽敏马天文彭俊
- 关键词:棉苗生长发育
- 除草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混用对藨草生理生化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为筛选防除棉田藨草的理想药剂,用草甘膦等常用除草剂与赤霉素、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两两混用,对藨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药后9 d,赤霉素+欧特0.152 ga·i·/L、芸苔素内酯+欧特0.152 ga·i·/L和乙烯利+三氟啶磺隆0.01125 ga·i·/L组合与对照相比,藨草叶绿素含量下降;芸苔素内酯+欧特0.152 ga·i·/L和乙烯利+三氟啶磺隆0.01125 ga·i·/L组合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升高;芸苔素内酯+欧特0.152 ga·i·/L组合SOD显著下降,3个组合MDA含量、CAT活性、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剂与生长调节剂混用可以增强除草剂药效,在达到少量且合理使用除草剂的同时,降低了藨草的抗药性。
- 彭俊宋志龙孟新刚汪静邓晓霞江海澜周梦韩王俊刚
- 关键词: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理生化
- 3种土壤处理剂对扁秆藨草防除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扁秆藨草为恶性杂草,对作物生长危害极大。本试验利用几种除草剂对该草进行防除试验,以期筛选出对扁秆藨草防除效果较好的除草剂。
- 宋志龙王俊刚彭俊何泽敏马天文邓小霞江海澜
- 关键词:除草剂除草效果
- 除草剂对藨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方法,研究10%草甘膦水剂、48%灭草松水剂、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和38%欧特可湿性粉剂4种茎叶除草剂对藨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药后9d,48%灭草松水剂1倍推荐量及10%草甘膦水剂1倍推荐量处理与对照相比,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和38%欧特可湿性粉剂对可溶性蛋白质、MDA含量药后1d影响较大,药后9d与对照无差异或显著低于对照,而10%草甘膦水剂和48%灭草松水剂随处理后时间增加呈增加趋势。藨草体内活性氧系统POD、CAT及SOD活性明显受到除草剂影响,10%草甘膦水剂和48%灭草松水剂常量及倍量与对照相比逐渐升高,显著高于对照,而其他处理表现为先升高、后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
- 彭俊宋志龙孟新刚汪小东吕得彬汪静邓晓霞江海澜周梦韩王俊刚
- 关键词:除草剂生理生化
- 基于正交设计棉田扁秆藨草的化学防除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为了筛选防除棉田扁秆藨草的理想药剂,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8种除草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正交试验中欧特、苄嘧磺隆、草甘膦和灭草松按大田推荐使用量对扁秆藨草的防治起主导作用,药后30d处理2(10%草甘膦AS+10%五氟磺草胺EC+10.8%精喹禾灵AS+48%灭草松AS)、处理3(10%草甘膦AS+10%五氟磺草胺EC+10%吡嘧磺隆WP+30%苄嘧磺隆WP)和处理4(10%草甘膦AS+10.8%精喹禾灵AS+30%苄嘧磺隆WP+50%二氯喹啉酸WP+38%欧特WP)的防效均达80%以上。10%草甘膦AS、30%苄嘧磺隆WP、38%欧特WP和48%灭草松AS对扁秆藨草虽然防效显著,但对棉花有药害作用,故不宜直接喷施,可定向喷雾,药后45d挖取球茎,经水浸泡20d后发现处理2和处理3地上及地下部分均未萌发,因此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浓度及混配组合,为棉田中扁秆藨草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彭俊宋志龙邓小霞江海澜何泽敏马天文王俊刚
- 关键词:除草剂防效
- 马铃薯甲虫自然种群对光周期的适应性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为了明确光照对马铃薯甲虫生长发育的影响,采集自然种群进行光周期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光照时数>12h时,个体数量存活时间随着光照时数增加而逐渐延长。置于10h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的马铃薯甲虫成虫在第20天以后存活率就低于80%,而光照22h时第45天存活率仍然达到86%;长光照下成虫日产卵量低于短光照条件;光周期对末龄幼虫化蛹率,羽化率影响不明显,但长光照条件下末龄幼虫化蛹时间更短。结论:长光照饲养能够延长马铃薯甲虫种群寿命,但短光照更有利于其产卵繁殖。
- 邓小霞王俊刚江海澜何泽敏马天文彭俊
- 关键词:光周期马铃薯甲虫产卵量羽化率
- 二甲戊乐灵乳油施用深度和剂量对棉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研究了二甲戊乐灵的施用深度和剂量对棉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甲戊乐灵在4 cm药层以上抑制侧根的增加和主根的生长,而在4 cm以下的根生长发育正常。33%二甲戊乐灵3 000 mL/hm2以上高浓度下抑制了侧根的生长,而对主根的干重、长度以及植株的鲜重影响较小。
- 江海澜王俊刚邓小霞何泽敏马天文彭俊
- 关键词:二甲戊乐灵棉苗生长发育
- 缩节胺剂量对花铃期棉花生理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6
- 2013年
- 采用多个缩节胺浓度,研究了缩节胺对花铃期棉花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缩节胺能提高棉花花铃期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而高浓度则使叶绿素下降及丙二醛含量上升;在缩节胺调节下棉花花铃期主要通过积累可溶性蛋白含量来提高自身的抗逆性;喷施缩节胺1和4d对花铃期棉花脯氨酸含量有显著影响,但是7d后脯氨酸含量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生产上要使棉花实现高产优质,在花铃期应用缩节胺进行化控时应该低浓度多次数来达到提高棉花抗逆性和控制营养生长。
- 邓小霞江海澜彭俊周婷婷孟新刚汪静王俊刚
- 关键词:棉花渗透调节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