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恒霞
- 作品数:18 被引量:13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青海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种子萌发特性及其局部适应性被引量:11
- 2016年
- 种子萌发特性是荒漠植物适应干旱的重要策略。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是典型耐旱植物,但目前缺乏从群体角度探讨其种子萌发特性和其局部适应性关系的报导。在25、4、-20、-40℃下,分别对来自于甘肃、宁夏和新疆的17个地区红砂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检测不同群体在萌发时间、萌发率和发芽势上的差异,并用world-clim的气象数据分别对不同群体的萌发率和发芽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贮藏会削弱红砂种子的休眠、缩短红砂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经不同温度贮藏,红砂种子萌发率的变化不显著,其变化主要来自于不同群体间的差异,而且萌发率与其生存环境的温度和降水量显著相关。红砂种子的发芽势在-40℃温度贮藏后显著提升,呈现爆发型萌发,说明超低温储藏能极大消除红砂种子的生理休眠。此外,红砂种子的发芽势和环境温度显著相关。红砂种子的萌发特性表现出其对干旱生境的局部适应性,这一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荒漠植物对干旱环境的生态适应性机理,并为红砂在荒漠植被恢复中的推广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 石勇刘源殷恒霞燕霞马小飞
- 关键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休眠萌发率发芽势
- 子午岭人工油松林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与变化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子午岭油松林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与变化趋势,为制订该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和新技术开发等土地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方法,研究该地区人工植被与土壤有机碳积累和变化的相互关系,并用一元方差分析(ANOVA)检验各参数在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结果]①随着油松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地表枯枝落叶和腐殖质现存量逐渐增加,地表枯枝落叶C∶N比显著增加,各样地地表枯枝落叶C∶N比比腐殖质C∶N比高;②12年油松林土壤碳储量为10.12kg/m2,20年油松林土壤碳储量9.51 kg/m2,32年油松林土壤碳储量7.79 kg/m2,表明天然林砍伐后种植油松会导致土壤碳储量降低;③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浓度逐渐降低,表层20 cm土壤中总有机碳储量为44.15%。[结论]在进行森林恢复过程中,需注意针叶、阔叶树种(或乔灌草)的搭配以及针叶树种对其他树种的排斥。
- 王发刚殷恒霞陈开华刘俊英
- 关键词:油松人工林演替
- 镉胁迫对二穗短柄草幼苗叶片中无机离子稳态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为探讨镉胁迫下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叶片对各无机离子的吸收及离子间的平衡机制,测定0~300μmol·L-1 CdSO4溶液胁迫下二穗短柄草叶片中主要无机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镉胁迫程度的加剧,二穗短柄草叶片中出现"吸钠排钾"现象,即Na^+和K^+含量分别增加和下降;Ca^2+、S2-、Cd^2+含量逐渐增加,而Mg^2+、Si^ 4+含量逐渐降低。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在低浓度镉胁迫时虽有升高趋势,但随着处理浓度的逐渐增加而缓慢降低,叶片含水量也随之逐渐下降。说明二穗短柄草幼苗叶片无机离子吸收和平衡、光合色素合成、含水量均不同程度受到镉胁迫的影响,但植株能通过体内不同无机离子含量的变化来缓解镉胁迫危害,从而提高对其的耐受能力。
- 张雯王丽蓉殷恒霞李毅赵鹏善马小飞
- 关键词:二穗短柄草镉胁迫离子含量叶绿素含量
- 盐胁迫对高寒草地牧草老芒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5年
- 采用不同浓度(0、50、150、250mmol·L-1)NaCl溶液处理萌发的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幼苗,检测老芒麦在盐胁迫逆境下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各供试材料的脯氨酸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P<0.05),叶绿素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P<0.05),而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P<0.05),150mmol·L-1 NaCl浓度是其幼苗相对含水量和CAT活性的一个转折临界点。老芒麦幼苗期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SOD活性和CAT活性对盐胁迫浓度的变化响应灵敏,且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变化差异显著,其可作为快速鉴定老芒麦野生种质材料耐盐性的生理生化指标。熵值法综合评价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老芒麦生理指标的影响表明,50mmol·L-1 NaCl最有利于老芒麦调控各生理指标,提高对盐胁迫的适应性,老芒麦适宜在青藏高原盐碱地和湖滨退化湿地的恢复改良中选用。
- 杨月娟张灏周华坤王文颖殷恒霞姚步青赵新全
- 关键词:老芒麦耐盐性脯氨酸可溶性糖抗氧化酶
- 甘氨酸预处理对中华羊茅热胁迫下幼苗生长和氧化损伤的影响(英文)被引量:4
- 2012年
- 研究了甘氨酸预处理对降低中华羊茅幼苗热胁迫的保护性作用.甘氨酸预处理降低了活性氧水平,保护了热胁迫下幼苗细胞膜的完整性,因而降低了植株根系细胞的死亡率.研究表明:甘氨酸预处理可以提高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甘氨酸预处理幼苗中CAT基因的表达比对照高.讨论了抗氧化酶活性在甘氨酸调节热胁迫中的作用.
- 王文颖殷恒霞徐进刘小京米琴杜军华马玲玲周华坤
- 关键词:中华羊茅甘氨酸热胁迫抗氧化酶
- 高寒草甸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全氮含量变化动态分析被引量:13
- 2009年
- 采用凯氏定氮法对高寒草甸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全氮进行季节动态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中020cm层土壤全氮质量分数的顺序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Kobresia-swamp meadow)〉金露梅灌丛草甸(Dasiphoru fruticosa shrubs)〉人工燕麦草地(Avena sativa artificial grassland)〉矮嵩草草甸(Kobresia humilis meadow)〉矮嵩草退化草地(Kobresia humilis-degraded grassland)。原生植被草甸类型下单位面积土壤全氮含量远高于退化草地。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土壤每平方米的全氮含量最高,达到0.712kg,金露梅草甸次之,两者之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其他三种草地类型单位面积土壤全氮含量差异性显著(p〈0.05);原生草甸矮嵩草草甸每平方米全氮平均含量为0.406kg,而退化的矮嵩草草地每平方米全氮平均含量为0.301kg,可以推算,土地退化导致土壤全氮流失的量为0.105kg,即高寒草地退化导致25.86%氮流失。随着季节的变化,土壤全氮质量分数随生长季均有所增加,最高值都出现在8月份,但各月份之间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变化差异性不显著(p〉0.05)。原生植被0-10cm层土壤全氮含量高于10-20cm层,人工草地与退化草地差异性不显著。
- 陈开华殷恒霞刘俊英王伟龚伯奇梅后敏路朋王秀萍王文颖
- 关键词:高寒草甸土壤全氮含量
- 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对Cd耐受和富集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初探
- 龙葵(Solanum nigrm L.)是一种Cd超富集植物,为茄科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生长周期短、对Cd富集能力强,生物量较大,因此成为植物修复机理研究和应用的良好材料。本论文以龙葵为材料,(ⅰ)建立了高...
- 殷恒霞
- 关键词:超富集植物组培快繁脯氨酸根系结构MRNA差别显示
- 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及特性被引量:3
- 2016年
- 采用磁珠富集法构建了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通过测序结果对文库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获得的13 922条微卫星序列中完美型占88%,非完美型10%,混合型2%。微卫星重复基元显示5种类型,以三碱基基元(GGT)n、(TGG)n、(ACC)n最多,占总数的60.7%;其次为二碱基基元,主要是(AC)n、(GT)n、(CA)n,占38.6%;这5种微卫星重复基元的重复次数多集中在5~10。通过对随机挑选的100条微卫星序列设计引物,并以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较远个体的基因组为模板进行扩增筛选,可有效扩增的引物为62对,并进一步测序筛选获得了12对多态性微卫星引物。磁珠富集法是开发红砂基因组微卫星序列的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法,构建的微卫星文库效率较高,富集量大,重复基元类型丰富,为红砂遗传进化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和高效的分子遗传标记。
- 殷恒霞石勇张雯燕霞马小飞
- 关键词:微卫星磁珠富集文库
- 一种从柽柳组织中提取总RNA 的方法
- 一种从柽柳组织中提取总RNA的方法,通过用试剂盒结合添加PVPP粉改进传统提取RNA的方法,使得不易提取的植物材料RNA提取效果和质量提高。主要的技术流程包括试剂盒设备提取前处理,提取RNA的详细过程,以及后期RNA浓度...
- 燕霞马小飞钱朝菊尹成亮殷恒霞石勇
- 文献传递
- 蚓果芥乙烯受体基因的克隆与进化分析
- 2013年
- 采用已报道的十字花科植物乙烯受体基因(Ethylene Receptor 1,ETR1)通用引物,以蚓果芥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分析BhETR1的多态性,进而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蚓果芥的进化特征。结果表明:(1)已克隆得到的14条ETR1基因序列,长度为1 644~1 661bp;经Bioedit软件比对,14条核苷酸序列之间相似性为93%~98%,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78%;采用DnaSP v5程序分别统计BhETR1序列多态性,发现14条BhETR1序列形成了14种单倍型。(2)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蚓果芥近缘物种ETR1序列进行进化分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蚓果芥14条ETR1序列形成3大分支;根据分支进化关系,每支中分别选取克隆2(c2)、克隆29(c29)、克隆35(c35)与拟南芥ETR1(AtETR1)和琴叶鼠耳芥ETR1(AlETR1)的序列进行比对,其一致性均为78%,说明BhETR1是一个乙烯受体类似(ETR1-like)基因,而蚓果芥自身14条序列的高度异质性表明蚓果芥的遗传背景相对复杂。
- 郝海婷李唯殷恒霞石勇刘源闫成才
- 关键词:乙烯受体ETR1基因克隆进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