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强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腺瘤
  • 2篇内镜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海绵窦
  • 2篇分子
  • 1篇蛋白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检...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学进展
  • 1篇肢端
  • 1篇肢端肥大
  • 1篇肢端肥大症
  • 1篇上段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神经内镜
  • 1篇神经源

机构

  • 8篇兰州大学第二...

作者

  • 8篇梁强
  • 4篇丁永忠
  • 3篇段磊
  • 2篇谢民
  • 2篇周旺宁
  • 2篇潘亚文
  • 2篇李强
  • 1篇吴恭瑾
  • 1篇岳中瑾
  • 1篇包军胜
  • 1篇杨鹏宇
  • 1篇石玮

传媒

  • 3篇国际神经病学...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颅内压监测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9年
颅内压(ICP)监测是神经监护的重要内容,对适合指征的急诊患者,植入颅内压探头,并行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可以尽快的评估患者颅内情况,以指导下一步治疗,这对患者的临床预后起着积极作用。然而,许多研究表明,目前基于平均ICP的监测方法不能可靠地反映大脑对颅内压的自我代偿调节能力,也就是顺应性。
梁强邵淑琦段磊
关键词:颅内压
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海绵窦解剖研究进展
2013年
近10余年来,神经内镜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与各种神经外科新技术、新工具,包括神经导航技术、立体定向技术、超声、激光等日益融合,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基本覆盖了神经外科的各个领域。神经内镜已经成为许多神经外科医师的有力工具。海绵窦的位置深在,其内神经、血管丰富,容易损伤。应用传统开颅方式到达海绵窦内需要经过外侧壁上很多重要的神经、血管组织,创伤大且视野狭小模糊,而神经内镜恰恰具有人路直接、利用天然孔道,创伤小,视野广泛、清楚的特点。近几年来,应用内镜,通过扩大经鼻入路进人海绵窦已成为海绵窦区解剖研究的热点,为海绵窦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现综述如下。
梁强丁永忠李强
关键词:内镜海绵窦
成人腰椎管内畸胎瘤致神经源性膀胱二例报告被引量:3
2016年
例1 男,18岁.因夜间遗尿1个月于2015年3月18日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双肾积水并输尿管上段扩张,膀胱内小梁、小室形成.尿动力学检查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患者既往无外伤史、手术史.查体:马鞍区皮肤感觉减退,下肢肌力5级,膝腱反射正常.腰椎MRI检查示L2~L4椎体节段椎管内占位.转至神经外科行椎管内肿物切除术,术中于脊髓圆锥见肿瘤组织,大小约5.0 cm ×1.5 cm×1.0 cm,分离后切除肿瘤.肿瘤剖面可见大量毛发及黄褐色油脂样组织.病理诊断:椎管内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术后随访1年,患者症状消失.复查B超示无残余尿.
何伸宝包军胜吴恭瑾石玮梁强岳中瑾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瘤组织成人输尿管上段肿物切除术
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海绵窦区解剖学观察
2014年
目的通过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海绵窦解剖研究,进一步明确海绵窦内神经血管关系,为海绵窦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8具成人尸头(共16侧海绵窦)上应用0度和30度柱状硬性内窥镜,模拟扩大经鼻入路进行海绵窦区解剖研究。结果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可清楚的显露海绵窦内结构;相关解剖标志有利于解剖定位。结论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是海绵窦区解剖及手术的最佳入路。
梁强李强丁永忠谢民周旺宁段磊
关键词:神经内镜海绵窦外科解剖
SOX9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4年
转录因子SOX9属于SOX家族中SOXE亚类,目前已有大量文献证实其表达与神经胶质瘤有关。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而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极差,因此研究神经胶质瘤发病机制同时寻找新的有效治疗靶点十分重要。SOX9转录因子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调控下游靶标,影响神经胶质瘤的发生、进展、治疗和预后。SOX9的上调与神经胶质瘤的进展呈正相关,对胶质瘤预后不利,降低SOX9的表达在胶质瘤治疗中可能是有利的。同时多种microRNA通过下调SOX9的表达来间接影响胶质瘤的生长进程。现就SOX9的结构、功能及影响神经胶质瘤细胞表型的信号通路与机制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临床上可能的治疗靶点。
王旭东梁强周景寰王鸿宇潘亚文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SOX9微小RNA
生长激素腺瘤的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进展
2011年
生长激素腺瘤约占垂体腺瘤的20%。本文从病理学特性阐述了颗粒密集型和颗粒稀疏型细胞腺瘤的临床特点;从分泌特性分类总结了混合性生长激素/催乳素细胞腺瘤、催乳素生长激素腺瘤、嗜酸性干细胞腺瘤的临床异同。从分子遗传学角度阐述了生长激素腺瘤的可能基因由MEN-1定位于染色体11q13的肿瘤抑制基因MEN-1突变所致;CNC是由定位于染色体2p16的肿瘤抑制基因突变所致;McCune-Albright综合征,是由定位于20q13的原癌基因突变激活所致。最常见于散发性生长激素腺瘤的基因改变是gsp基因激活突变。
梁强丁永忠
关键词:生长激素腺瘤肢端肥大症病理学分子遗传学
焦亡机制及其在胶质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4年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不断探索其有效的诊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焦亡作为一种新的炎症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胶质瘤中已有大量的研究揭示其过程与机制。该文综述了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包括炎症小体的激活通路、执行焦亡的Gasdermin家族,以及焦亡相关通路和靶点在胶质瘤发展和诊疗中的应用和挑战,寻求通过细胞焦亡探索新的胶质瘤治疗策略以提高患者预后。
王旭东梁强周景寰孙超潘亚文
关键词:胶质瘤分子机制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Fascin蛋白、MMP-2和MMP-9的表达与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的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检测肌动蛋白结合蛋白(Fasc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9)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垂体腺瘤的生长侵袭性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三者在72例垂体腺瘤(侵袭性27例,非侵袭性45例)中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三者在垂体腺瘤中表达差异性,及与不同临床特征的表达相关性。结果:Fascin蛋白、MMP-2及MMP-9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表达水平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t=3.03,t=3.33,t=2.02,P<0.05)。三者在垂体腺瘤中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无明显相关,与肿瘤有无分泌功能无明显相关,但与肿瘤大小有关(χ2值分别为8.53,11.31,12.46,P<0.05)。结论:Fascin蛋白、MMP-2及MMP-9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高表达,提示三者可能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密切相关。
谢民丁永忠周旺宁段磊梁强杨鹏宇
关键词:垂体腺瘤FASCINMMP-2侵袭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