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
- 作品数:7 被引量:45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为病理性近视CNV患者24例25眼,所有患者行ETDRS视力表检查、前置镜下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所有患者按照常规内眼手术操作要求玻璃体腔内注射10mg/m L雷珠单抗0.05m L,随访4~10mo。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平均治疗次数为1.52次。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平均23.93±12.46个字母;末次随访BCVA平均40.63±7.25个字母,较治疗前提高14.27±9.36个字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4,P〈0.05)。治疗前CMT平均363.47±119.62μm,末次随访平均CMT为190.31±37.02μm,较治疗前下降72.82±60.5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CNV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提高患者视力,减轻视网膜水肿,停止或减少病灶的渗漏。
- 崔丽红杨智徐丽
-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化近视退行性单克隆
- 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室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 2022年
- 研究全麻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室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比较观察组(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术后躁动情况、情绪状态、血压心率、苏醒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和麻醉不良反应等情况明显较好(P<0.05)。结论 对麻醉苏醒室内全麻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在临床护理的应用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刘丹杨智
- 关键词:麻醉苏醒室综合护理干预
- 不同病灶活动程度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眼脉络膜毛细血管扩张程度、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观察不同病灶活动程度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眼脉络膜毛细血管扩张(CCE)扩张程度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探讨CSC病灶活动程度、CCE扩张程度与SFCT 3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确诊为CSC的40例患者40只眼纳入研究。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判定患眼CSC病灶的活动程度。其中,活跃型CSC 23只眼(活跃型CSC组),非活跃型CSC 17只眼(非活跃型CSC组)。两组患眼均行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图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3 mm×3 mm范围内的CCE面积进行测量。以CCE面积占扫描面积66%以上为高度扩张;33%~66%为中度扩张;33%以下为低度扩张。采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测量患眼SFCT。对比两组患眼CCE扩张程度、SFCT的差异;分析CSC病灶活动程度、CCE扩张程度与SFCT 3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OCTA检查结果显示,活跃型CSC组23只眼中,CCE呈低度扩张5只眼,中度扩张12只眼,高度扩张6只眼。非活跃型CSC组17只眼中,CCE呈低度扩张11只眼,中度扩张4只眼,高度扩张2只眼。活跃型CSC组患眼CCE扩张程度明显大于非活跃型CSC组。两组患眼CCE扩张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2,P=0.013)。活跃型CSC组、非活跃型CSC组患眼SFCT分别为(418.13±126.15)、(429.76±105.80) μm。两组患眼SF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8,P=0.760)。CCE低度扩张、中度扩张、高度扩张患眼SFCT分别为(419.13±105.60)、(381.00±125.12)、(515.13±67.68) μm;3种不同CCE扩张程度患眼之间的SF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6,P=0.02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CCE高度扩张患眼SFCT较CCE低度扩张、中度扩张患眼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48);CCE中度扩张与CCE低度扩张患眼SFCT比较,�
- 杨智王海林
- 关键词:荧光素血管造影术诊断显像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对比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方法:对51例54眼NVG患者进行回顾性观察和分析,根据患者的不同手术方式及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27例28眼,行单纯睫状体光凝术;B组14例14眼,avastin玻璃体腔内注射1wk后行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术中敷贴;C组10例12眼,avastin玻璃体腔内注射1wk后行玻璃体切割术+引流阀植入术。B,C两组均在治疗过程中尽早完成全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结果:患者出院时平均眼压:A组为25.75±1.44mmHg,手术成功率为21%;B组为12.86±1.37mmHg,手术成功率为86%;C组为16.58±1.85mmHg,手术成功率为83%。结论:三种方法均不同程度降低眼压。但睫状体光凝术在术后1wk内多数患者眼压控制不在正常范围,故有视力眼不宜选择单纯睫状体光凝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药物联合抗青光眼手术可在1wk内有效控制眼压,对于保存患者视功能明显优于单纯睫状体光凝术。
- 杨智王昕华李若溪
-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睫状体光凝术AVASTIN小梁切除术
- 若干环境因素对干眼症发病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寻找并确定导致干眼症的环境因素,为预防和治疗干眼症提供病因学依据。方法:选择2011-09/2012-09我院的常规体检者233例为研究对象(均无眼前节疾病),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泪液功能检测两个部分。问卷调查内容有工作环境、吸烟情况、职业、荧光屏接触时间、驾车时间、空调房内停留时间等。先行单因素分析,找出与干眼症发病相关的环境因素,然后再对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找出并确定导致干眼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说明:与干眼症发病相关的环境因素有荧光屏接触时间、工作环境、吸烟情况、驾车时间、空调环境停留时间。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是:荧光屏接触时间、工作环境、吸烟情况、驾车时间。结论:就纳入本研究的因素而言,影响干眼症发病的主要环境因素是荧光屏接触时间、工作环境、吸烟情况、驾车时间。
- 杨智李若溪
- 关键词:干眼症环境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对比分析
- 目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ularglaucoma,NVG)是一种难治性的继发性青光眼,可继发于全身性的或者眼部的疾病。本病是由于前房角的,以及虹膜表面的新生血管和结缔组织膜的形成,导致周边虹膜和小梁网的粘连,...
- 杨智
-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睫状体光凝术临床疗效
- 纳米粒子PLGA介导p27kip1基因转染抑制兔RPE细胞增殖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通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载体介导p27kip1基因转染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观察其对视网膜脱离(retinadetachment,RD)的兔眼RPE增殖的抑制情况。方法:制备p27kip1基因纳米粒子,并进行基因含量的测定。然后制备RD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NA蛋白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27kip1蛋白在各视网膜细胞的表达。结果:p27kip1基因治疗组于7,14,28d的PCNA蛋白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PCNA蛋白阳性表达受到p27kip1基因纳米粒子的明显抑制。且基因转染组3,7,14d时p27kip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27kip1基因有可能作为一个目的基因,借助新兴的基因载体纳米粒子用于抑制RPE细胞增殖的基因治疗。
- 杨智王昕华李若溪
- 关键词:P27KIP1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PC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