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扬

作品数:19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电影
  • 6篇身体
  • 5篇电影表演
  • 3篇音乐
  • 3篇音乐剧
  • 3篇乐剧
  • 3篇表演
  • 2篇迪斯尼
  • 2篇迪斯尼乐园
  • 2篇性格
  • 2篇意味
  • 2篇语言
  • 2篇身体语言
  • 2篇体语
  • 2篇歌舞
  • 2篇歌舞片
  • 2篇表演创作
  • 1篇电影符号
  • 1篇电影符号学
  • 1篇电影改编

机构

  • 19篇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

  • 19篇杨扬
  • 3篇朱娣
  • 1篇韩伯维
  • 1篇杨艳荣
  • 1篇钟文斌

传媒

  • 16篇当代电影
  • 1篇中国商界
  • 1篇管理观察
  • 1篇阅读与成才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艺术与学科阅读 访中国传媒大学杨扬教授
2023年
《阅读与成才》:杨扬老师好,距2022年《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已经过去半年多了,现在刚好到了一个可以“回看”的时候,您认为新课标较之既往发生了哪些变化,您怎么看待这些变化?杨扬:我认为新课标的变化非常积极、有益。新课标将原本的音乐和美术学科扩展为五个学科,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和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更全面地覆盖了不同领域的艺术表现形式。
赵晖(采访)杨扬
关键词:美术学科义务教育数字媒体艺术艺术课程标准
人与技术的博弈——数字媒体时代的电影表演被引量:7
2016年
电影表演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诞生以来,在与电影制作技术相互推动、从不断对抗至走向和谐的过程中确立了其独特的形态。电影表演与技术如同博弈的两位棋手,技术进步一次次将表演统摄在技术表现范围内,表演则一次次使技术从奇观展示转化为情感表达的媒介。而今,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电影制作技术的历次进步相似,电影表演与数字媒体技术两者,仍然是相互推动、从对抗到和谐的博弈关系。在与技术的博弈中,知己知彼方能立于不败,电影表演既要有的放矢地适应技术,也要利用技术增强表现力,充分发挥技术带给表演的无限可能性,同时坚守真实细腻的情感追求。
杨扬杨艳荣
关键词:电影表演数字媒体技术
迪斯尼制胜法宝——创新管理
2009年
迪斯尼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其主题乐园——迪斯尼乐园已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主题乐园,它优质特别的服务是享誉世界的,而这种成功,正是来源于迪斯尼独特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和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这创新性的管理方式成了迪斯尼的制胜法宝。
杨扬
关键词:迪斯尼乐园创新管理微笑服务
现象学视域下的桌面电影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在现象学视域下,带着流媒体感的桌面电影从亚类型逐步走入了主流视野,也成功挑战了公众的观影习惯。这类新媒体介入下的前沿数字电影,历经了从实验影像到商业电影的品格嬗变--不断地超越电影的边界。桌面电影因其强烈的直接感官体验而具有诸多电影现象学的审美特征,从而引发了电影审美体验的巨大变化。这是新的数字美学具有自反性的结果。人与媒介互为延伸的桌面电影用特有的手段减弱了电影中事件的物质性与感官性,为的是阻碍从"另一种"视角让电影传递价值观或某种特有意义。屏幕摄影(Screen life)新形式下的桌面电影为电影类型找到了一种先验经验,其对电影语境的充实亦颇具学术价值。
杨扬
关键词:现象学主体间性
好莱坞歌舞片跨媒介营销策略
2022年
好莱坞歌舞片的跨媒介营销,是建立在百老汇音乐剧产业和好莱坞电影产业协同共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创新型营销模型。好莱坞歌舞片从百老汇音乐剧产业模式和运营管理中学习成功经验,在音乐剧和电影产业之间,打造不同品类之间的联合生产元素,以优势互补方式寻求在跨行业、跨产业下商业价值链的继续延伸和市场协同发展。好莱坞歌舞片的跨媒介营销在多次强化电影品牌影响力同时,将音乐剧产品边界的消费群体进行不断扩容,从而实现歌舞片跨媒介联合营销下的利润最大化。好莱坞歌舞片跨媒介营销策略,是一种以"融合"为核心的营销商业模式,成为好莱坞歌舞片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是由电影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发展需求所决定的。
杨扬
悲剧性的多重意味——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在东方电影中的诠释被引量:5
2015年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四大悲剧作为其扛鼎之作,流传甚广,影响巨大,不仅活跃在戏剧舞台上,更是不同国家和文化语境下电影导演的创作对象,成为一个持续的文化现象。而莎士比亚作品中蕴含的悲剧性则一直是莎士比亚研究中的重要一环。本文立足于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在东方电影改编作品的分析,以华语电影和日本电影的改编作品为例证,探讨其改编作品中的多重悲剧性。
杨扬朱娣
关键词:四大悲剧悲剧性
迪斯尼——文化产品品牌延伸被引量:2
2009年
米老鼠这个形象已经存在了近八十年,不但没有衰落,却为迪斯尼创造了越来越多的价值.这都源于迪斯尼成功的文化产品延伸,迪斯尼由电影和动画片进行的产品延伸已经扩展到服装、食品、玩具、等产品领域,同时迪斯尼乐园、酒店的建设和迪斯尼音乐剧的产生都为迪斯尼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
杨扬
关键词:迪斯尼乐园文化产品音乐剧衰落
消失的功夫之躯——香港功夫片脉络中的《一代宗师》被引量:8
2013年
从李小龙开始,香港功夫片进入了功夫明星近于影片"作者"地位的历史阶段。摆脱了儒家道德的束缚,功夫之躯赤裸裸地也更为纯粹地显示男性阳刚魅力和暴力特征,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得到张扬。然而随着功夫之躯渐被电影技术手段取代,香港电影也进入了功夫明星匮乏的时代。作为后功夫明星时代的作品,《一代宗师》在隐藏了男性身体的同时,也消解了身体暴力的社会属性和政治功能。令人担忧的是,随之消失的,或许还有尚武之精神。
杨扬
关键词:功夫片身体暴力尚武精神
电影符号学视域下近年国产主旋律电影的表演实践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以电影符号学为理论框架,聚焦近年来国产主旋律电影表演的创新实践。电影符号学基于哲学家麦茨、阿尔都塞、富尔赖等人的建构,从电影影像的符号特征、符号类型和叙述法则等方面对电影的表意功能进行剖析。首先,通过对同一演员在不同影片中的表演分析,揭示差异性表演在电影视觉符号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效用;其次,分析语言符号与听觉符号在表演中的贯穿性机制,通过电影符号学视角剖析观众对表演文本的解码过程;最后,本文强调电影符号学理论对国产主旋律电影表演实践的深刻影响,强调其在实现表演创新中的推动作用。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呈现国产主旋律电影在电影符号学视域下表演实践的发展过程,旨在揭示新时代中国主旋律电影创作和发展的哲学内涵。
杨扬喻红玉
关键词:电影符号学电影表演
身体、意识和自我认识--AI技术与电影表演中的身体表现
2024年
在AI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影表演中的身体表现方式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AI技术不仅拓展了传统的表演边界,还重新定义了虚拟角色的情感表达和互动模式,使得电影艺术跨越了物理限制,达到了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全新境界。本文探讨了AI技术如何在电影表演中塑造身体表现与意识传达,通过动作捕捉、深度学习和个性化叙事,赋予虚拟角色更高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通过分析《阿凡达》和《黑客帝国》等影片的案例,本文揭示了AI在电影艺术中的变革潜力,及其对观众情感体验和自我认识的影响。AI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电影叙事和视觉效果的创新,也为未来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杨扬
关键词:AI电影表演虚拟角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