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同欢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电池
  • 5篇电解质
  • 5篇锂电池
  • 5篇离子
  • 4篇全固态
  • 4篇负极
  • 3篇锂离子
  • 3篇锂离子电池
  • 3篇离子电池
  • 3篇固体电解质
  • 2篇电池负极
  • 2篇全固态薄膜锂...
  • 2篇锂离子电池负...
  • 2篇离子传输
  • 2篇离子导体
  • 2篇活性材料
  • 2篇激光
  • 2篇激光蒸发
  • 2篇固态
  • 2篇负极材料

机构

  • 5篇天津大学
  • 4篇福州大学
  • 4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宁德师范高等...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11篇杨同欢
  • 6篇刘兴江
  • 3篇郭永榔
  • 3篇刘永梅
  • 3篇周学酬
  • 2篇李求忠
  • 2篇丁飞
  • 2篇桑林
  • 1篇桑林

传媒

  • 2篇电源技术
  • 2篇电池
  • 1篇化工时刊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中国电子科学...
  • 1篇天津大学20...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研究进展
全固态锂电池具有安全性好、寿命长、易于集成等优点,被认为是锂二次电池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介绍了全固态薄膜锂电池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晶体型无机电解质、LiPON等非晶体固态电解质等特征及发展。阐述了薄膜正负极的研究状况,...
杨同欢丁飞刘兴江
关键词:薄膜锂电池电解质正负极电池结构
碳包覆纳米SnO_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9
2009年
采用热解Sn(OH)4和淀粉混合物制备碳包覆纳米SnO2的方法合成了无定形碳包覆纳米SnO2.采用XRD、SEM、TEM、STEM-EDX以及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其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材料中无定形碳呈薄片状,被包覆的纳米SnO2(20~50nm)均匀分布在片状无定形碳中.产物中SnO2与碳的不同比例影响了产物的性能,样品(SnO2∶C=1∶1)首次循环的可逆比容量达到404mAh·g^-1,20次循环内无明显衰减.
杨同欢郭永榔周学酬刘永梅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SNO2
锂电池用固体电解质界面修饰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用固体电解质界面修饰膜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固体电解质单面或双面附着一层界面修饰膜;所述界面修饰膜的制备步骤包括:⑴选用快离子导体或锂离子活性材料和水的均匀混合物;⑵将快离子导体或均匀混合物压制成靶...
杨同欢桑林刘兴江
文献传递
纳米Sn/SnO_2/石墨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以氯化锡、氨水和无水乙醇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nO2粉末,并与石墨、葡萄糖共热制备Sn/SnO2/石墨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镜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采用该方法制备出的Sn/SnO2/石墨复合材料可逆容量可达680 mA.h.g-1,经过20次循环后容量基本稳定在380 mA.h.g-1。
杨同欢周学酬李求忠刘永梅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SNO2石墨复合
Ni-Sn-Co合金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化学还原共沉积法制备Ni-Sn和Ni-Sn-Co合金材料。用XRD和SEM分析了结构和形貌,用充放电曲线、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了嵌脱锂行为。Ni-Sn合金为粒状结构,Ni-Sn-Co合金为疏松棉状多相结构。Ni-Sn-Co合金电极的100 mA/g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542 mAh/g和1 419 mAh/g;第20次循环的可逆比容量为365 mAh/g,库仑效率为94.3%。
李求忠杨同欢郭永榔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锂电池用固体电解质界面修饰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用固体电解质界面修饰膜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固体电解质单面或双面附着一层界面修饰膜;所述界面修饰膜的制备步骤包括:⑴选用快离子导体或锂离子活性材料和水的均匀混合物;⑵将快离子导体或均匀混合物压制成靶...
杨同欢桑林刘兴江
文献传递
磁控溅射制备免退火钴酸锂正极薄膜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钴酸锂正极薄膜,通过对溅射功率的研究,制备出不需要进行退火处理仍具有60μAh/(cm2.μm)的比容量的正极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钴酸锂薄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对钴酸锂薄膜正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功率制备的钴酸锂薄膜具有不同的结晶取向和结晶度,其对正极薄膜的性能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适合的功率下制备的钴酸锂薄膜在不退火处理的情况下仍具有较高的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同时研究了采用磁控溅射的铝薄膜作为集流体,代替铂或金等贵金属薄膜集流体,大幅减低了薄膜电池正极的制备成本。
杨同欢刘兴江
关键词:磁控溅射
无机锂离子固体电解质的界面特性及应用研究
全固态锂电池、混合电解质锂/空气电池是高能电池研究的热点,而锂离子固体电解质是新型锂电池研究的重点,锂离子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和应用研究更是研究的关键和突破点。本文对Li2O-Al2O3-TiO2-P2O5(LATP)玻璃陶...
杨同欢
关键词:界面动力学放电性能
高比能水体系锂电池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实现水溶液锂电池的关键技术是如何保护金属锂电极不与水反应。提出了一种保护金属锂电极,其不仅在有机电解液体系稳定而且在水溶液中也可稳定工作,这种锂电极可以用于水体系锂电池。该研究制备了双层锂离子电解质保护的金属锂电极,其外层采用的LAGP(Li1+x+yAlxGe2-x SiyP3-yO12)玻璃陶瓷电解质相对于包括水溶液等电解液是稳定的,该玻璃陶瓷电解质的电导率达到0.57 mS cm-1。通过交流阻抗评估发现不同电解质间的界面阻抗是水体系锂电池内阻的主要来源。最终采用双层保护金属锂电极制备的水体系锂空气电池和锂水电池可以稳定工作。
刘兴江杨同欢桑林丁飞
关键词:锂电池水溶液固体电解质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研究进展
2011年
全固态锂电池具有安全性好、寿命长、易于集成等优点,被认为是锂二次电池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介绍了全固态薄膜锂电池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电解质、正负极的研究状况,分析了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的发展方向,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杨同欢丁飞刘兴江
关键词:薄膜锂电池电解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