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莉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青年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3篇心肌损伤
  • 3篇血压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高血压
  • 3篇肌损伤
  • 3篇急性心肌损伤
  • 3篇高血压
  • 2篇选择素
  • 2篇乙酰半胱氨酸
  • 2篇异丙肾
  • 2篇异丙肾上腺素
  • 2篇原发性高血压...
  • 2篇溶酶
  • 2篇溶酶原激活剂
  • 2篇肾上腺
  • 2篇肾上腺素
  • 2篇纤溶
  • 2篇激活剂
  • 2篇高血压患者

机构

  • 7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哈尔滨市第一...

作者

  • 7篇李红莉
  • 4篇于维汉
  • 4篇刘滨
  • 4篇周令望
  • 3篇张一娜
  • 3篇刘阳
  • 2篇付锦
  • 2篇赵洪清
  • 1篇韩英
  • 1篇崔璨

传媒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4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损伤细胞因子变化和N-乙酰半胱氨酸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肌缺血坏死模型,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ISO组、ISO+NAC组、对照组。测定大鼠血清心肌酶CK、LDH含量,测定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RT-PCR测定心肌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NF-γmRNA的表达。结果与ISO相比较,ISO+NAC组大鼠血清CK、LDH含量显著降低,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NF-γ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NAC对ISO致大鼠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心肌过氧化损伤,减少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有关。
刘滨李红莉刘阳周令望于维汉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异丙肾上腺素心肌损伤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4
2000年
赵洪清李红莉张一娜付锦
关键词:高血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AI
PDTC对大鼠阿霉素心肌病的防治作用观察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阿霉素(ADR)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DR组、ADR + PDTC组和对照组。实验第30天,测定心肌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阴离子(O2·)及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测定心肌组织中bcl-2、bax、p53 mRNA的表达。结果与ADR组比较,ADR + PDTC组心肌组织T-AOC升高、SOD和GSH-Px活性显著增加;心肌组织O2·及LPO水平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bcl-2 mRNA表达显著增加,bax、p53 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PDTC对ADR致大鼠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活性氧的产生,进而调节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李红莉刘滨刘阳周令望于维汉
关键词:吡咯烷类心肌疾病阿霉素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观察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6例初次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犤男17例,女19例,平均年龄(52±7)岁犦及31例血压正常者犤男16例,女15例,平均年龄(51±7)岁犦。两组受试者的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别。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他们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剂(PAI-1)的活性和a2-PI活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t-PA和a2-PI活性明显低于对照者,P<0.05,PAI-l,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内源性纤溶功能低下。
张一娜李红莉崔璨韩英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纤溶系统血浆
大鼠急性心肌损伤E选择素和细胞因子的变化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观察异丙肾上腺素导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早期E选择素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mRNA的变化,进一步探讨E选择素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在异丙肾上腺素导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5只)和实验组(35只),实验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分别在给药后4、8、16、24、48h各取7只大鼠心脏,光镜下观察心肌形态结构病理改变,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组织E选择素、TNF-α和IL-1β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4hE选择素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E选择素mRNA表达8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48h恢复正常;实验组TNF-αmRNA表达4h已经升高,16h达高峰,24h到48h逐渐下降;实验组IL-1βmRNA表达4h已经升高,8h达高峰,16h到48h逐渐下降。结论E选择素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在大鼠急性心肌损伤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刘滨李红莉刘阳周令望于维汉
关键词:E选择素急性心肌损伤IL-1ΒMRNA表达细胞因子镜下观察
大鼠急性心肌损伤后N-乙酰半胱氨酸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早期免疫分子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1)基因表达,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对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选用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将3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ISO组和ISO+NAC组,每组10只。测定大鼠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含量,测定心肌组织抗氧化体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的活性;测定心肌组织中E-选择素、MCP-1mRNA的表达。结果:ISO组大鼠心肌组织SOD和GSH-Px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SO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选择素、MCP-1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SO+NAC组心肌组织的SOD和GSH-Px活性犤(3.06±0.44)mkat/g,(65.85±9.84)μkat/g犦显著高于ISO组犤(1.74±0.36)mkat/g,(35.51±5.67)μkat/g犦(P<0.01);而心肌组织中E-选择素、MCP-1mRNA表达显著低于ISO组(P<0.01)。结论:NAC对ISO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心肌组织中E-选择素、MCP-1基因的表达有关。
刘滨李红莉周令望于维汉
关键词:E选择素趋化因子类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变化
2001年
目的 观察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 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 40例血压正常者的血浆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 (t PA)及其抑制剂 (PAI 1)的活性和纤维蛋白溶酶原 (Plg)活性。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t PA活性明显低于血压正常者 ,PAI 1和Plg活性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
李红莉赵洪清张一娜付锦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纤维蛋白溶酶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