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 作品数:20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对白血病细胞株Gli2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通路对白血病KG-1细胞株Gli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1)ELISA法检测KG-1细胞培养上清液TGF-β1水平;(2)5μmol/L SIS3作用于KG-1细胞,时间分别为6、12、24 h。处理结束后收集细胞,提取mRNA,检测Gli2的表达。结果 (1)KG-1细胞的培养上清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组;(2)5μmol/L SIS3加入KG-1细胞分别作用6、12、24 h,与对照组(仅加入2甲基亚砜为SIS3的溶剂)相比较,其Gli2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并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差异更加显著。结论 KG-1细胞有低水平的TGF-β1产生,TGF-β抑制KG-1细胞Gli2的表达是通过TGF-β/Smad3途径介导的。
- 李哲李斌潘静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GLI2
- TGF-β对KG-1细胞株Gli 2表达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在白血病KG-1细胞株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对Gli的调控作用。方法用0.1、1、10 ng/mL TGF-β1分别作用于KG-1细胞6、12和24 h,收集细胞,提取mRNA,检测Gli 2表达;5 ng/mL TGF-β1、5 ng/mL TGF-β1+5μmol/L SIS 3(specific inhibitor of Smad3)分别作用于KG-1细胞24 h,收集细胞,提取蛋白,检测Gli 2表达。结果 1、10 ng/mL TGF-β1分别作用于KG-1细胞6、12、24 h,其Gli 2的mRNA表达分别为0.78、0.51、0.16和0.73、0.59、0.15,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5 ng/mL TGF-β1组Gli 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5 ng/mL TGF-β1+5μmol/L SIS3组Gli 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TGF-β降低KG-1细胞Gli 2表达是通过TGF-β/Smad3途径介导的,不依赖于Ptch/Smo途径。
- 李哲李斌
- 关键词:GLI
- 急性白血病颅内出血60例分析
- 回顾分析本院血液科1998年1月-2007年1月发生颅内出血(ICH)的急性白血病(AL)患者60例(ICH组)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AL患者135例为对照组(非ICH组)。分析ICH组和非ICH组的性...
- 李梅君王亮李哲李斌孙园园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颅内出血并发症回顾性分析病例对照研究
- 文献传递
-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效果、安全性及经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住院17例难治性ITP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100mg,每周1次,连用4周),监测治疗前后血常规、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和血小板相关抗体。结果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为(76.4±58.6)×10^9/L,治疗有效率为64.7%;随访6~39个月,复发率36.4%,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成本明显低于标准剂量的利妥昔单抗。结论小剂量的利妥昔单抗是治疗难治件ITP安伞、有效药物,价格适中.
- 金洁萍李斌张宁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利妥昔单抗
- 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症状的结缔组织病23例分析
- 2009年
- 金洁萍李斌毛淑丹
- 关键词: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血小板预后
-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2例报告
- 2010年
- 李斌李梅君
- 关键词: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例报告
- 急性白血病颅内出血60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颅内出血(ICH)相关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 AL 的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血液科1998年1月~2007年1月发生 ICH 的 AL 患者60例(ICH 组)的临床和实验...
- 李梅君李哲李斌毛淑丹孙园园
- 文献传递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化疗的治疗,寻求老年急性白血病较好治疗方案。方法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VDP方案,1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采用DA方案或MA方案。化疗前1d外周血白细胞〈10.0×10^9/L的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下的患者均加用G—CSF 300μg/d皮下注射。白细胞≥10.0×10^9/L的患者在化疗后白细胞〈2.0×10^9/L时加用G—CSF 300μg/d至化疗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1.0×10^9/L。结果17例患者化疗后CR率58.8%,总有效率76.4%。2例患者治疗早期分别死于急性心梗和消化道大出血,早期死亡率11.7%。中性粒细胞持续〈0.5×10^9/L中位时间18.5d,平均缩短4.5d,结论早期加用G—CSF增加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毒性,提高缓解率,并且缩短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的时间,减少感染的机会。
- 金洁萍孙园园李斌潘静
- 关键词:药物疗法
- 口服诺氟沙星引起凝血障碍1例被引量:1
- 2010年
- 李斌李梅君李哲
- 关键词:诺氟沙星凝血障碍口服皮肤淤斑腹泻症状用药史
- 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三氧化二砷(ATO)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中、高危组MDS23例。结果治疗后23例MDS患者部分缓解3例,血液学改善12例,进展恶化1例,有效率为65.2%。毒副作用轻微。结论ATO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中、高危组MDS有明显疗效,多数患者能良好的耐受,治疗价格适中,值得扩大病例进一步观察。
- 金洁萍艾丽梅李斌毛淑丹
-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沙利度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