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文
- 作品数:10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心肌损伤及梗死中的应用发展被引量:23
- 2013年
-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tion,AMI)的发病率及致死致残率都较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具有重要价值,测定血中特异标志物是反映心肌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AMI发病突然,进程凶险且转归难以预测,若能提前预知事件的发生,实施早期干预,可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目前已有很多风险预测标志物在临床中得到应用。现就心肌损伤及风险指标的发展进程作一综述。
- 李文文刘宇赵仙先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
- 不同年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在本院住院的STEMI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比较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预后。结果共1 354例STEMI患者,其中青年组68例,中年组413例,老年组873例。青年组男性患者、吸烟、冠心病家族史、KillipⅠ级所占比例以及甘油三酯和血小板水平较老年组患者高,而高血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新发心房颤动,Killip IV级较老年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和单支病变所占比例较中年组和老年组高,而后壁心肌梗死和三支病变较低(均P<0.05)。青年组死亡、心肌再梗死和再次PCI的发生率低于中年组及老年组患者(均P<0.05)。结论急性STEMI的危险因素、临床情况、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预后青年与中年和老年患者有较大不同,应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治疗。
- 陈启陈韬朱荔李文文刘宇陈亮马丽萍赵仙先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预后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脑钠尿肽与GRACE危险评分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e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血浆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及危险分层的关系,分析BNP对NSTE-ACS患者近期(6个月)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2011年12月-2013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NSTE-ACS患者194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9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raction,NSTEMI)104例。入院后测定BNP及血脂水平。采用GRACE危险评分标准计算患者GRACE评分并进行危险分层,低危组59例,中危组65例,高危组75例。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治疗。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终点为发生MACE的情况。结果: 将NSTE-ACS患者按GRACE评分进行危险分层,高危组BNP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均P〈0.01),中危组BNP显著高于低危组(P〈0.01)。血浆BNP水平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r=0.656,P〈0.05)。随着GRACE评分越高,血浆BNP水平亦增高,住院期间、随访期MACE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结论: GRACE评分越高,BNP水平越高,在NSTE-ACS患者中,联合运用GRACE评分和BNP水平检测,在对其进行早期危险分层、评估预后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
- 朱荔陈韬陈亮汪莹李文文余慧赵仙先
- 关键词:脑钠尿肽预后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治策略的选择(附36例报告)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结合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发病特点,探讨其诊治策略的选择。方法回顾2006年12月至2012年1月入院的36例青年AMI和1 283例中老年AMI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诊治策略。结果 (1)青年AMI占AMI患者的2.7%,男性占绝大多数(35/36,97.2%),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主(34/36,94.4%),常存在吸烟、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者较少。青年AMI患者发病后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者分别占5.6%(2/36)、16.7%(6/36)、5.6%(2/36),无院内及随访期间死亡病例。(2)33例进行冠脉造影的青年AMI患者中,单支病变占63.6%(21/33),最常累及前降支,前壁心肌梗死多见。在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15例患者中,6例(40%)患者血栓负荷重,但冠脉狭窄不重,未急诊置入支架。结论对于吸烟、血脂异常、有胸痛症状的青年男性,应注意AMI的可能。青年AMI多为单支病变,预后相对较好,需及时进行血运重建。
- 黄松群李文文赵仙先马丽萍
- 关键词:心肌梗死成年人血运重建
- 单中心九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死亡原因的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PCI围术期患者死亡的原因。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10年12月行PCI患者5225例,记录围术期死亡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死亡时间及死亡原因。结果围术期患者共死亡54例,病死率1.03%,54例死亡患者中,单支病变13例,双支病变11例,3支病变30例;19例(35.2%)死于术后第1天、20例(37.0%)死于术后2~8d;有18例(33.3%)死于心源性休克、9例(16.7%)死于支架内血栓形成、7例(12.9%)死于严重左心衰竭。结论 PCI围术期死亡发生率低,且多发生在急诊PCI、老年、多支病变患者。引起死亡原因多为心源性休克、支架内血栓形成、严重左心衰竭等。
- 王可李文文郭志福游晓华黄新苗马丽萍赵仙先郑兴秦永文
- 关键词:血栓形成心力衰竭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及随访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 目的:探讨AMI院内及5年死亡情况并分析可预测死亡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住院诊断为AMI的1319例患者的住院及5年随访资料.结果:1.近5年AMI院内死亡率为7.4%.女性死亡率...
- 李文文马丽萍秦水文郑兴赵仙先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死亡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6年12月至2012年1月入院的883例60~89岁的AMI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60~74岁为老年组共473例,75~89岁为高龄组共410例)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及家族史、临床检查及诊断、并发症、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老年组死亡率明显低于高龄组(5.9%vs 14.6%,P=0.000),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率明显高于高龄组(92.6%vs 69.8%,P=0.000)。两组患者死亡均与尿素氮、血糖、白细胞、脑钠肽(BNP)水平高,并发窦性停搏、心室颤动、心房颤动、心源性休克、Killip 3-4级,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未手术呈正相关;与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呈负相关。尿素水平高、并发窦性停搏与心源性休克、未手术为两组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积极PCI治疗可改善老年AMI患者预后,需重视其尿素氮水平及窦性停搏、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
- 李文文马丽萍秦永文郑兴赵仙先
- 关键词:老年人心肌梗死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及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死亡的原因并分析可预测院内死亡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2年1月入院的1319例AMI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及家族史、入院时检查、临床诊断、并发症、治疗情况及院内死亡、死亡原因。结果(1)近5年AMI院内死亡率为7.4%,其中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13.2%vs5.9%,P=0.000),未手术者死亡率高于手术者(31.4%VS3.4%,P-0.000),急诊手术的患者死亡率高于择期手术的患者(5.0%VS2.2%,P=0.008)。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为10.6%;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达47.1%,其中未手术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急诊手术的患者和择期手术的患者(80.4%VS34.5%、17.6%,P=0.000)。(2)AMI患者院内死亡(控制性别)与年龄、尿酸、尿素、肌酐、胱抑素C、血糖、白细胞、肌钙蛋白峰值、B型钠尿肽(BNP)、并发心律失常、并发心源性休克、并发Killip3~4级、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未手术治疗呈正相关;与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药物使用率呈负相关。(3)女性、年龄大、高尿素、高血糖、高肌钙蛋白峰值、高BNP、并发心律失常、并发心源性休克、并发Killip3~4级、未手术治疗、使用IABP、未使用药物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积极再灌注治疗是改善AMI患者尤其是并发心源性休克者早期预后的最佳治疗措施。应重视年龄、尿素、血糖、肌钙蛋白峰值、BNP对判断预后的价值并提高胱抑素c的检测率。
- 李文文马丽萍秦永文郑兴赵仙先
- 关键词:心肌梗死医院死亡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介入治疗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法洛三联症1例报告
- 2014年
- 1病例资料患者,男,19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3个月"入院。查体: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瘦长体型,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62次/min,律齐,肺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余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图1A):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75次/min。
- 刘宇陈启张必利于曼丽李文文安丽娜赵仙先
- 关键词:法洛三联症介入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 高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院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住院期间的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STEMI入住我院并行直接PCI的高龄患者(年龄≥75岁)的一般情况、既往史、入院情况、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发症等资料,总结分析该类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预后,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127例患者,其中男性84例(66.14%),女性43例(33.86%),年龄79±3岁,住院时间13.07±7.80天,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率为17.32%,其中死亡4例(3.1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2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与高龄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高龄STEMI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STEMI患者接受直接PCI治疗总体安全,影响其住院期间MACE的危险因素包括心功能不全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单兴华陈亮李文文汪莹陈启余慧秦永文赵仙先
- 关键词: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