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瑜
- 作品数:18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以个案考察切入跨文化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温儒敏李宪瑜
- 关键词:个案考察跨文化研究比较文学文化景观中西文化跨文化沟通
- 张爱玲“自传三部曲”与所谓“晚期风格”被引量:4
- 2012年
- 时间:2011年9月13日15:00—17:00地点:首都师范大学诗歌中心会议室主讲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宪瑜张桃洲:今天李老师讲的是张爱玲,但是跟她以往讲张爱玲可能不一样的是,涉及到最新出版的张爱玲的著作,围绕所谓的"自传三部曲"来讨论张爱玲的晚期风格。那么让我们掌声欢迎。
- 李宪瑜
- 关键词:晚期自传会议室
- “失《诗经》”:再读《倾城之恋》被引量:5
- 2009年
- 对于张爱玲来说,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词歌赋,似乎并没有如《红楼梦》、《金瓶梅》、《海上花列传》等旧小说那样深入地渗透到她的文学理念及创作中;但显然,她对这类诗歌作品也绝非陌生。胡兰成回忆他同张爱玲一起读书(包括古诗),就感觉“那书里的字句便像街上的行人只和她打招呼”。的确,张爱玲似乎对诗歌中“字句”——字眼、只言片语——的阅读往往是通达透彻的心领神会,或许从一两句诗,她便可以敷衍出一段传奇。例如,
- 李宪瑜
- 关键词:《诗经》《倾城之恋》《海上花列传》中国古典文学诗歌作品《金瓶梅》
- 以个案考察切入跨文化研究——评乐黛云先生主编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被引量:1
- 2006年
- 温儒敏李宪瑜
- 关键词:跨文化沟通个案考察跨文化研究主编中国传统文化
-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一个“赤匪”的追述
- 2003年
- 李宪瑜
- 关键词:斯诺《西行漫记》毛泽东毛泽东形象
- 走了,走了,走到哪里去? 林徽因作品一组导读
- 2022年
- 林徽因(1904―1955)是一位现代作家,她的作品对现在的中学生读者来说,最具知名度的大概是新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其实,林徽因的写作比较“杂”,她还写过不少散文、小说、文艺评论。另外,因为她曾比较系统地学习过戏剧,所以她还做过话剧舞美设计、写过话剧剧本;而她的主业是建筑学,所以她还有一系列的建筑学、建筑考古乃至工艺美术的相关文章。那么阅读这样一位作家,我们也不妨读得“杂”一点,可以选择她不同文体的一组作品,做一次小规模的“群文阅读”。这一组文章包括林徽因的两篇名作,即小说《九十九度中》和散文《窗子以外》,还有一封信件《山西通信》。
- 李宪瑜
- 关键词:林徽因话剧剧本舞美设计文艺评论现代作家建筑学
- 记人与话旧——读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被引量:1
- 2002年
- 李宪瑜
- 关键词:散文写作手法
- 《新青年》杂志研究
- 本论文的考察对象是久负盛名的《新青年》杂志。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整理,本论文认为,目前对《新青年》杂志的研究,多是着眼于将其纳入到思想史、政治史或文学史的研究中,从而相对忽略了它作为一种“杂志”,而且是一种社会文化转型期的知...
- 李宪瑜
- 关键词:知识分子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价值
- 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白洋淀诗群”研究被引量:13
- 1999年
- “白洋淀诗群”这一文学史现象是独特的。一般研究者把它作为“朦胧诗”的“附属”或背景来观照,视作“前崛起”、“前朦胧”。其实这两种诗歌是有实质性差别的。“白洋淀诗歌”更接近于一种诗歌写作的“原状态”。它不受意识形态控制,也不受接受群体的口味左右,更不受传媒或商业化因素的诱导,而是一种忠实于自我的“个人化写作”。作为在特殊背景下新诗不间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 李宪瑜
- “新青年”的舞台召唤术——以《新村正》为中心被引量:1
- 2019年
- 1919年6月19日,距离五四运动月半,为了给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筹募经费,北京大学的学生们举行演剧活动。鲁迅日记当日记录:"晚与二弟同至第一舞台观学生演剧,计《终身大事》一幕,胡适之作,《新村正》四幕,南开学校本也,夜半归。"(1)"五四"时期的新剧,理论倡导胜于作品原创,有影响的新剧作品屈指可数,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这天同场演出的《终身大事》与《新村正》。
- 李宪瑜
- 关键词:鲁迅日记《终身大事》胡适之学生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