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清 作品数:16 被引量:348 H指数:13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水利工程 更多>>
春季昌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摄食类群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19 2012年 于2009年4~5月采集鄱阳湖支流昌江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研究其物种组成及其功能摄食类群的空间分布状况,并通过功能摄食类群组成评价昌江流域河流的生境状况.结果表明:四节蜉、宽基蜉、细蜉和多突癞皮虫为昌江的优势类群,其中四节蜉为昌江流域内4条支流共同的优势类群.冗余分析表明,昌江底栖动物主要受水体中总溶解固体和溶解氧的影响.收集者为昌江各支流主要的功能摄食类群;对昌江流域支流间功能摄食类群参数进行比较发现,指示物质循环方面的参数为昌江干流〉北河〉东河〉大北河,指示物质的纵向输送能力方面的参数为大北河〉东河〉北河〉昌江干流,指示沿岸物质的输入方面的参数为大北河〉昌江干流〉东河〉北河.对各功能摄食类群参数和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流量的增加会加速河流中沿岸凋落物的输入,水温的升高会加速凋落物的分解,进而会增加河流中有机碳和其他溶解物质的含量. 孙小玲 蔡庆华 李凤清 杨顺益 谭路关键词:鄱阳湖流域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群落结构 功能摄食类群 生境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溪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动态 被引量:19 2009年 于2007年7月~2008年5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水库若干入库溪流的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时空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节蜉、扁蜉、细蜉、侧枝纹石蛾、直突摇蚊亚科一种和真凯氏摇蚊为该地区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相对丰度分别为20.4%、11.5%、9.1%、5.9%、11.6%和5.0%;季节间底栖动物密度差异显著,生物量差异不显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典型对应分析表明,季度间对底栖动物的影响因子不同是该地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的主要原因. 汪兴中 蔡庆华 李凤清 段树桂关键词:丹江口水库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群落结构 南水北调 溪流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地适合度模型的构建与河道内环境流量研究——以三峡库区香溪河为例 被引量:18 2008年 基于对香溪河河流生态系统的多年研究,以该流域河流大型底栖动物最优势类群四节蜉为指示生物,建立了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基于长期的连续的野外现场实测数据的水生生物栖息地适合度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model,HSM).为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文中将河道内环境流量分为3个层次,即河道内最小需水量、最小环境流量和适宜环境流量,并利用水文法和加权可利用面积法(weighted usable area,WUA)分别构建了这3个层次的河道内环境流量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香溪河的最小需水量为Tennant法中描述为差或最小状态的流量(即0.615 m3.s-1),为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维系河道景观多样性,应将多年平均流量的42.91%(即2.639 m3.s-1)作为研究地点的适宜环境流量.综合考虑水文和生物因素,从3个层次确定了河道内环境流量,可以为香溪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较准确地计算河道内最小环境流量提供探索性研究. 李凤清 蔡庆华 傅小城 刘建康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洱海流域水生态分区 被引量:18 2012年 分区边界的确定是生态分区的重要步骤,但目前多数水生态分区的边界确定以定性分析、专家判断为主。本研究以洱海流域为例,建立了一套两级分区体系。该体系基于GIS技术,用子流域作为分区基本单元,并用相关分析法,定量筛选一、二级分区指标。其中,一级分区指标为高程、坡度和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二级分区指标为农田百分比和城镇百分比。通过指标图层的叠加和重分类,合并同质性子流域,从而将洱海流域划分为5个一级区和9个二级区。藻类群落分布的验证结果表明分区合理。本研究将定量分析和子流域边界应用于水生态分区,使分区边界的确定更科学,在实际管理中更具有可操作性。本研究结果为水生态分区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为洱海流域水生态管理提供了基本管理单元。 杨顺益 唐涛 蔡庆华 肖文 汪兴中 李凤清 唐佳关键词:洱海流域 子流域 香溪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动态 被引量:64 2009年 通过大型底栖动物的量化监测,对香溪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季节动态进行研究.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197种,隶属6纲68科,其中,四节蜉、高翔蜉、短尾石蝇为该水系优势类群,不同季节间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以冬季最为复杂,春、秋季次之,夏季相对简单.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以集食者占优,其次为刮食者、捕食者和滤食者,撕食者丰度最小.典型对应分析表明,不同季节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因子差异较大;夏季和秋季营养盐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水深对各季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均有影响. 蒋万祥 贾兴焕 周淑婵 李凤清 唐涛 蔡庆华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功能摄食类群 香溪河小水电的梯级开发对浮游藻类的影响 被引量:42 2007年 以香溪河干流上5个连续的小水电站为对象,于2005年10月20—22日分别对其浮游藻类和主要理化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占绝对优势(95.54%),其中,线性曲壳藻(Achnanthes linearis)、披针曲壳藻椭圆变种(A.lanceolatavar.elliptica)、扁圆卵形藻(Cocconeisplacentula)为绝对优势种,其平均相对丰富度分别为23.96%、18.62%和12.48%;所有样点的平均藻类密度为6.29×105ind.L-1,最高为1.81×106ind.L-1,最低为2.35×105ind.L-1.方差分析表明,流速变化是小水电站开发影响河流中浮游藻类的主要原因.电站取水坝的建立,使其下游生境(生境3)与其它4个生境显著不同,导致多个参数出现骤变,包括Mar-galef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属的丰富度、硅藻组成、硅藻百分含量等均受到显著影响. 吴乃成 唐涛 周淑婵 傅小城 蒋万祥 李凤清 蔡庆华关键词:浮游藻类 小水电站 酸性矿山废水对底栖藻类的影响 被引量:13 2009年 酸性矿山废水中低的pH和高浓度的重金属对水生态系统影响巨大。依据"参照(Control)-受损(Impaired)-恢复(Recovery)"的设计方法,对高岚河受酸性矿山废水影响的河段、不受影响的河段及恢复河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底栖藻类密度、叶绿素a浓度、无灰干重及自养指数等受酸性矿山废水影响明显,且枯水期酸性矿山废水的影响更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自养指数与各金属显著正相关而与pH值显著负相关,可以很好地指示矿山酸性废水对底栖藻类的影响。 贾兴焕 蒋万祥 李凤清 唐涛 段树桂 蔡庆华关键词:酸性矿山废水 底栖藻类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溪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8 2010年 2007年7月—2008年5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水库若干入库溪流的河流水文、河流形态、河岸带、水体理化和底栖生物进行调查并应用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位于上游的溪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好,而位于城镇下游的溪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差,主要体现在河流形态的改变、底栖藻类自养指数升高和底栖动物多样性减小。提出维持丹江口入库溪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建议,除了对上游地区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外,更要对中游地区受破坏的河流形态进行恢复。 汪兴中 蔡庆华 李凤清 段树桂关键词:丹江口水库 溪流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生态系统健康 基于河流环境与生物复合指标评价辽北地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 被引量:27 2010年 基于河流环境与生物指标,构建了适用于以农田和城镇等土地利用格局为主的平原地区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指数(River health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index,RHCAI),该指数主要由河流水文、河流形态、河岸带状况、水体理化参数以及水生生物5大类指标构成.考虑到生物因子对河流干扰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利用层次分析法适当提高了生物指标的权重.以辽北地区辽河、浑河及其支流为例,利用RHCAI对其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河流的健康状态处于"一般"到"亚健康"水平,在被评价河流中,卧龙湖入湖河流的得分最高,接近"健康"水平,而北沙河、蒲河、柳河与东马莲河的健康状态相对较差.河流是淡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对其健康状态的科学评价可以为河流的生态修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有益借鉴. 李凤清 蔡庆华 唐涛 黎道丰 杨顺益 徐耀阳关键词:河流生态系统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水生生物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主要营养盐的入库动态 被引量:69 2008年 基于香溪河及其主要支流高岚河的5a监测数据,估算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氮磷营养盐的入库通量,并分析了氮磷营养盐的浓度及其通量的逐月动态。研究发现,每年大约有1623.49t总氮和331.85t总磷汇入香溪河库湾,其中,香溪河贡献了68.50%的总氮和91.74%的总磷。在这两条河流中,溶解无机氮是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氮通量表现出夏季7月份偏高、春秋季次之、冬季较低的规律;面源污染是氮进入河道的主要途径。磷酸盐是香溪河磷的主要存在形式,而高岚河磷酸盐的含量则较低;香溪河磷通量的月均波动规律不明显,高岚河磷通量的高峰期出现在春末和夏季;高岚河的磷主要通过面源途径进入河道,而香溪河的磷则存在点源污染。水土流失可能是香溪河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途径,磷矿和磷化工厂的排污则是磷点源污染的主要途径。从保护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的生态学角度考虑,应重点控制香溪河磷的点源污染。 李凤清 叶麟 刘瑞秋 曹明 蔡庆华关键词:氮 磷 通量 三峡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