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欣
- 作品数:6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盐度水淹胁迫对海滨木槿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以1年生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扦插苗为材料,采用"双套盆法",研究了高盐度海水和低盐度地表水及其不同持续时间的水淹胁迫对海滨木槿叶片叶绿素含量、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SOD和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淹胁迫下,海滨木槿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电导率、POD活性持续升高,到胁迫的第26天,低盐度地表水胁迫下各处理的POD活性分别高出对照的150%、180%;胁迫解除后20 d,各处理的恢复能力表现为低盐度地表水>高盐度海水,与海水胁迫相比,地表水胁迫下植物叶片的SOD和POD活性较高,持续时间长,海滨木槿的受害程度小,说明海滨木槿对研究区低盐度地表水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力。
- 周和锋李会欣邵学新房聪玲叶小齐吴明
- 关键词:海滨木槿水淹胁迫生理特性
- 潮间带消浪林海滨木槿光合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以慈溪杭州湾滨海绿地试验林场的海滨木槿为对照,对比分析了杭州湾南岸潮间带消浪林海滨木槿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以及叶绿素含量特征。结果表明,消浪林海滨木槿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与对照相同,均呈双峰曲线,但其平均值显著下降,仅为对照的76.02%;光响应曲线经非直角双曲线拟合得到,潮间带海滨木槿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为(22.36±3.22)μmol.m-2.s-1,是对照的91.75%,而光补偿点LCP为(28.57±1.51)μmol.m-2.s-1和暗呼吸速率Rd(1.98±0.31)μmol.m-2.s-1却是对照的1.44倍和1.33倍,表观量子效率AQ Y与对照相差不大;消浪林海滨木槿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分别为(0.82±0.04)g.kg-1(、0.12±0.00)g.kg-1和(0.94±0.04)g.kg-1,分别是对照的65.08%、100.00%和68.1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消浪林海滨木槿的Pn、Amax、LCP、Rd、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与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
- 周和锋房聪玲李会欣吴统贵
- 关键词:潮间带海滨木槿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叶绿素含量
- NaCl胁迫对海滨木槿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0年
- 采用盆栽法,对NaCl胁迫条件下(2.0、4.0、6.0、8.0 mg.g-1 NaCl)1年生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 Sieb.et Zucc.)扦插苗叶片中电解质渗出率,叶绿素、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SOD和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在质量浓度较低(2.0和4.0 mg.g-1)的NaCl胁迫条件下,海滨木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组,而在质量浓度较高(6.0和8.0 mg.g-1)的NaCl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则有所降低;随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海滨木槿叶片的叶绿素a与b的比值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在2.0和4.0 mg.g-1 NaCl胁迫条件下,整个实验期间(70 d)叶片的电解质渗出率与对照组间几乎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6.0和8.0 mg.g-1NaCl胁迫条件下叶片的电解质渗出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处理组叶片的MDA含量随NaC l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甚至低于对照组,且在处理的第20和第70天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组叶片的脯氨酸含量随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总体上呈先急剧升高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均高于对照组;各处理组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随NaCl质量浓度的提高以及胁迫时间的延长没有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随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叶片的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POD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但总体上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海滨木槿对一定浓度的NaCl胁迫具有一定的耐性,且对胁迫伤害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
- 李会欣吴明方炎明邵学新梁威
- 关键词:海滨木槿NACL胁迫生理特性耐盐性
- 潮滩湿地植物对磷素形态转化及截留的影响机制研究
- 邵学新吴明蒋科毅贾兴焕李会欣梁威
- 针对滨海地区由于磷的过量输入而引发的水体富营养化及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该研究系统开展了滨海潮滩湿地植物对磷素形态转换及持留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组以杭州湾南岸典型潮滩湿地为研究区,依托国家林业局杭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
- 关键词:
-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微生物多样性
- 海滨木槿光合生理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 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是原产我国浙江舟山群岛和福建沿海岛屿,具有根系发达、适应能力强、冠型优美等优良特性,2005年引入杭州湾湿地生态定位观测站,为进一步推广利用该优良树种,本试验测定了不同生境自然条...
- 李会欣
- 关键词:海滨木槿光合生理土壤含盐量淡水
- 文献传递
- 林药复合系统林下植物光合特性对生长光强的响应被引量:38
- 2011年
- 以上海市松江不同郁闭度(低、中、高)生态公益林——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林下种植的红茴香(Illicium henryi)和大吴风草(Farfugium japonicum)为研究对象,并以香樟萌生苗为对照,分析各植物光合特性在不同生长光强下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郁闭度下,红茴香和大吴风草具有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AQE)、较低的光补偿点(LCP),而香樟具有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光饱和点(LSP)。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各植物AQE逐渐增加,且不同郁闭度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香樟Pmax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红茴香和大吴风草则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香樟暗呼吸速率Rd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红茴香和大吴风草则表现为逐渐降低;各植物的LCP和LSP均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以适应弱光环境。可见,香樟通过降低自身的LCP和LSP逐渐适应弱光环境,但在高郁闭度下其光合作用仍然受到胁迫;而红茴香和大吴风草则通过降低LCP、LSP和自身能量消耗来适应弱光环境,且在中等郁闭度下具有最高的光合能力,充分证明其阴生特性。
- 吴统贵虞木奎孙海菁李会欣张翠成向荣
-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林下植物光合特性郁闭度耐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