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润衡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野生植物珊瑚姜抗真菌研究
- 曹煜张士英朱润衡
- 关键词:真菌野生植物抗真菌
- 珊瑚姜挥发油抗真菌作用的透射电镜观察被引量:12
- 1990年
- 通过TEM对经1%珊瑚姜挥发油作用的红色毛癣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4n后,真菌细胞变性,核旁出现斑片状电子薄区。48h后,细胞膜明显皱缩。120h后,线粒体等细胞器及细胞核均消失,细胞内完全被电子薄区占据。作者认为,由于某些成分的共同抗真菌作用,珊瑚姜挥发油对真菌作用点广泛。
- 曹煜张士英朱润衡
- 关键词:挥发油抗真菌作用电镜
- 中药藤黄外用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及实验室研究
- 张宁陆洪光廖跃申小平吴承龙朱润衡凌淑清赵秀华
- 我们从1982年开始用30%藤黄酊治疗带状疱疹,并进行了藤黄用于相关疾病治疗的临床观察及实验室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临床观察方面:研究对象是就诊于我院皮肤科的病人,主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观察内容主要有: ...
- 关键词:
- 关键词:病毒性皮肤病
- 倒膜术治疗面部痤疮临床疗效评价
- 1991年
- 近年来,倒膜术始用于皮肤科临床,治疗某些皮肤病,但对其疗效的评价,尚不完全一致。为了客观判定该方法的优劣,作者用自身对照交叉试验(Cross—over triat)对倒膜术与三种传统治疗痤疮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陆洪光杨晓朱润衡
- 关键词:面部痤疮
- 一个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家族的HLA系谱分析
- 1994年
- 报道一个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家族的HLA系谱分析结果,并随访观察13年。在随访期间先证者先后伴发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皮角。对该家族王代11人的HLA系谱分析的结果表明:HLA-A26B35单倍患只有二位患者及他们的子女具有。透射电镜检查未见病毒颗粒。对本病病因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 魏羽佳凌淑清刘若英邹复珍宋守荣朱润衡
- 关键词:疣状表皮发育不良人白细胞抗原
-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患者及其家族的HLA系谱分析被引量:3
- 1994年
- 魏羽佳凌淑清朱润衡刘若英邹复珍
- 关键词:疣状表皮发育不良人白细胞抗原
- 对顽固难治掌跖角化过度型手足癣的治疗研究
- 1994年
- 对顽固难治掌跖角化过度型手足癣的治疗研究曹煜,朱润衡,李云(贵阳医学院皮肤病学教研室)作者近年来采用5%的过氧乙酸与10%尿素霜联合治疗顽固难治的掌跖角化过度型手足癣。在对100例病人随机分组治疗中,通过治疗前后真菌培养对照及治疗前后皮损及外表对比,...
- 曹煜朱润衡李云
- 关键词:掌跖尿素霜真菌培养皮肤病学
- 酮康唑与10%姜黄醑治疗14例动物源性头癣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1994年
- 酮康唑与10%姜黄醑治疗14例动物源性头癣的疗效分析曹煜,廖跃,李云,申宜兰,张宁,朱润衡(贵阳医学院附院皮肤科贵阳医学院药学系)由于灰黄霉素的缺陷,作者等应用酮康唑、10%姜黄油醑治疗14例动物源性头癣的患者。治疗结果表明:酮康唑与10%姜黄油醑会...
- 曹煜廖跃李云申宜兰张宁朱润衡
- 关键词:酮康唑姜黄油动物源性显微镜检查石膏样小孢子菌小孢子
-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临床分析及电镜观察
- 1992年
-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Epidermodyspla-sia Verruciformis,EV),是一种临床少见皮肤病,1922年由 Lewandowsky 和 Lutz首先报道。目前普遍认为其与病毒感染有关。对该病的超微结构观察,国内仅见张氏报道2例。我们曾收治一例临床症状典型并经组织病理证实的 EV 患者,追踪观察13年,并进行了透射电镜(TEM)观察,现报告如下。病例与方法一、病例:患者男性,34岁。因面颈部、四肢相继出现扁平丘疹28年入院。于6岁时在面颈部出现绿豆至扁豆大之淡红色或褐色扁平丘疹,日晒后微痒,无畏光、无全身不适,此后皮疹缓慢延至上胸、双前臂、手背、指背、双小腿、躯干。10年前来我科求治,根据其皮损特点考虑为 EV,并经病理组织切片证实。近6年来,患者先后出现基底细胞癌。
- 魏羽佳凌淑清朱润衡
- 关键词:表皮发育不良电子显微镜
- 对顽固难治掌跖角化过度型手足癣的治疗研究
- 1990年
- 作者近年来采用5%过氧乙酸与10%尿素霜联合治疗顽固难治的掌跖角化过度型手足癣,取得显著效果,治愈率达92%,有效率为100%.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药物采用配合型20%过氧乙酸配制5%过氧乙酸(20%过氧乙酸25ml+95%乙醇30ml+蒸馏水45ml),10%尿素霜(100克基础霜中含10克尿素)和1%益康唑霜(广州第一制药厂出品).
- 曹煜朱润衡李云
- 关键词:角化过度型手癣足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