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石
- 作品数:43 被引量:177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皮质激素抑制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病毒基因反式激活途径中NF-κB活性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为核因子-κB(NF-κB)介导病毒基因反式激活触发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SRSNS)提供反面证据,并探讨糖皮质激素对NF-κB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RT-PCR和ELISA分别测定SRSNS、肾炎性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毛细支气管炎和正常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NF-κB活性、呼吸道病毒基因和血浆病毒抗体;同时采用Westernblot和实时定量RT-PCR分别检测SRSNS和正常儿童IκBα蛋白质、IκBα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SRSNS缓解期和其他组比较,SRSNS活动期组NF-κB活性明显增加。SRSNS活动期NF-κB活性与IκBα蛋白质水平呈直线负相关(r=-0.884,P﹤0.05)。SRSNS活动期复发和SRSNS缓解期患儿NF-κB活性低于SRSNS初发患儿,而IκBαmRNA和IκBα蛋白质高于后者。[结论]IκBα在SRSNS病毒基因反式激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通过诱导IκBα合成来抑制NF-κB活性。
- 陶于洪王峥李缠生朱小石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IΚBΑ病毒基因反式激活呼吸道病毒
- 硫唑嘌呤与霉酚酸酯联合应用对儿童狼疮肾炎的长期免疫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为探索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与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联合应用对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儿童免疫系统的长期影响,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LN患儿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n=47)与MMF组(n=46)。其中MMF组患儿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口服,联合治疗组患儿在MMF组基础上给予AZA片剂口服。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后2年BUN、Scr、胱抑素C(cystatin-C,CysC)、补体C3、血清钙结合蛋白复合物(S100A8/A9)、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 ligand 16,CXCL16)与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水平;检测24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fication,24hU-Pr)与尿MIF水平;统计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与治疗后2年两组患儿BUN、24hU-Pr、Scr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MMF组(P<0.05);两组患儿补体C3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MMF组(P<0.05);两组患儿S100A8/A9、CXCL16与CysC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MMF组(P<0.05);两组患儿血清MIF与尿MIF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MMF组(P<0.05);两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AZA与MMF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LN患儿肾功能,对自身免疫反应具有明显、长期的抑制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 朱小石张渝邓俊超李运璧李建超
- 关键词:狼疮肾炎儿童硫唑嘌呤霉酚酸酯免疫抑制
- 小儿氟乙酰胺中毒致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34例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总结小儿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特征,探讨治疗手段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00年~2009年我们收治的34例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男19例,女15例,年龄18月~14岁,发病时间最短的服毒后5min,最长者10h。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为主要表现,还可出现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受累表现。本组病例累及2个脏器21例,3个脏器10例,4个脏器3例。除给予洗胃,重者透析、输液等处理外,及时给予乙酰胺及对症、脏器支持治疗,治愈好转率94%。结论:氟乙酰胺毒性大,常合并MODS,要及早以乙酰胺治疗,并注意保护脏器功能,以取得较好救治效果。
- 李运璧李建超朱小石
- 关键词:小儿氟乙酰胺多脏器功能失常中毒综合征
- 儿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179例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对本院儿科1994~2006年临床报告的179例儿童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方法:179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ADR,按照不良反应类别进行归纳、统计和分析。结果:同期儿科ADR临床报告共378例,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占47.35%(179/378)。涉及青霉素类112例,占62.57%;头孢菌素类67例,占37。43%。共23种药物,其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居首位41例,占22.91%。ADR涉及人体器官10个,其中皮肤粘膜损害146例,占81.56%。其严重程度,轻度23例(占12.85%),中度147例(占82.12%),重度9例(占5.03%)。结论:本次调查报告中,青霉素类ADR所占比例较高,其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居首位;绝大多数涉及皮肤粘膜损害,ADR损害程度以中度为主,但还有些严重不良反应。
- 朱小石李运璧
- 关键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儿科病例
- 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血浆AT-Ⅲ、D-dimer水平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通过研究AT-Ш、D-dimer的水平,探讨新生儿凝血功能紊乱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SIRS/MODS)中的表现。方法:对87例SIRS新生儿及40例非SIRS新生儿血浆AT-Ⅲ活性、D-dimer含量进行检测。结果:SIRS组与正常对照组和非SIRS对照组比较,AT-Ⅲ活性明显减低,D-dimer含量明显升高;SIRS组AT-Ⅲ、D-dimer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IRS对照组(65.5%、56.3%vs12.5%、10.0%,P<0.05);SIRS合并MODS与SIRS未合并MODS者比较,AT-Ⅲ活性明显减低,D-dimer含量明显升高;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AT-Ⅲ活性明显减低,D-dimer含量明显升高。结论:SIRS新生儿存在凝血机制异常,合并MODS者,凝血功能紊乱越显著,病死率越高。
- 朱小石陈昌辉
- 关键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D-二聚体
- 危重儿童5G救护车院际转运建设技术规范被引量:1
- 2022年
- 危重儿童院际转运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急救医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可实现医院之间及转运救护车单元信息实时共享。为充分发挥上级医疗机构在诊疗技术、设备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危重儿童安全、快速转运,特制定危重儿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救护车院际转运建设技术规范,规范危重儿童救护车转运的团队建设、设备物资、转运流程及质量控制要求,以达到降低危重症儿童病死率、改善预后的目的。
- 周艳周艳潘玲丽朱小石胡语航张国英李磊李磊杨昆杨欣何云何云蔡强李雪梅唐晓军赵荣香赵荣香陈国兵陈国兵付红敏付红敏许峰
- 关键词:危重症
- 胆酸减轻鹅膏毒肽攻击人肝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胆酸减轻受鹅膏毒肽攻击人肝细胞(L.02)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鹅膏毒肽的质量浓度将实验分为0.00g/L、0.26g/L、0.40g/L、1.40g/L、2.80g/L共5个剂量组,将培养至指数生长期的L-02铺于96孔板,每孔1×10^3细胞,24h加入上述浓度的鹅膏毒肽,每组设3个复孔,分别与药物作用24、48、72h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肝细胞活性,确定肝细胞生存的最小鹅膏菌毒素攻击剂量。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损伤组和胆酸组,每个组均设3个时间点:攻击24、48、72h,在攻击24h后使用牛磺胆酸、鹅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和牛磺鹅脱氧胆酸分别保护损伤肝细胞,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进行活细胞计数,生化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AST和ALT。结果肝细胞生存的鹅膏毒肽体外最小攻击剂量为1.40g/L。空白对照组、损伤组、牛磺胆酸组、鹅脱氧胆酸组、甘氨胆酸组、甘氨鹅脱氧胆酸组及牛磺鹅脱氧胆酸组在鹅膏毒肽攻击肝细胞72h时吸光度分别为0.812±0.035、0.345±0.021、0.363±0.018、0.387±0.027、0.431±0.018、0.465±0.015及0.452±0.030。胆酸各组较损伤组攻击72h时吸光度逐渐升高,其中鹅脱氧胆酸组、甘氨胆酸组、甘氨鹅脱氧胆酸组、牛磺鹅脱氧胆酸组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酸各组AST和ALT活性下降,其中甘氨鹅脱氧胆酸组AST和Au活性最低,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酸对鹅膏毒肽攻击L-02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鹅膏毒肽和胆酸同为钠离子-牛磺酸共同转运多肽和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底物有关。
- 李梦妮付燕红龚小霞李运壁母发光廖静朱小石
- 关键词:人肝细胞胆酸
- 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病毒基因反式激活过程中核因子κB活化及IκBα表达研究
- 2007年
-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 alpha,NF-κB)及抑制子κBα(inhibitory kappaB alpha,IκB)α在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responsive simple nephrotic syndrome,SRSNS)病毒基因反式激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RT-PCR和ELISA分别测定SRSNS、肾炎性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毛细支气管炎和正常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中NF-κB活性、呼吸道病毒基因和血浆病毒抗体;实时定量RT-PCR、Western blot和ELISA分别检测SRSNS和正常儿童IκBα基因表达、蛋白质表达和血浆IL-8水平。[结果]与SRSNS缓解期和其他组比较,SRSNS活动期NF-κB活性明显增加。NF-κB活性与呼吸道病毒检出阳性率呈正相关趋势。SRSNS活动期血浆IL-8水平增高,并且与NF-κB活性呈直线正相关关系。SRSNS活动期IκBα蛋白质低于SRSNS缓解期患儿和正常儿童,与NF-κB活性呈直线负相关。而SRSNS活动期IκBαmRNA水平高于正常儿童,但仍低于SRSNS缓解期患儿。[结论]病毒基因反式激活过程中NF-κB活化及IκBα蛋白质表达降低可能是呼吸道病毒触发SRSNS主要机制之一。
- 陶于洪王峥李缠生朱小石
- 关键词: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IΚBΑ核因子-ΚB病毒基因反式激活呼吸道病毒
- 儿童急性肾损伤68例临床分析
-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10年以来治疗的68例儿童急性肾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病例中男40例,女28例,其中城市15例,农村53例,新生儿期4例,婴...
- 李运璧朱小石
- 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及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2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severe adeno-virus pneumonia,SAP)临床特征及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应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的儿童SAP 92例作为丙种球蛋白组,另选择该院同期未应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的儿童SAP 8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儿童SAP临床特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机械通气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及病死情况。结果 180例儿童SAP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发热时间2~25(12.56±4.15)d,主要表现为咳嗽178例,憋喘150例,呼吸急促162例,肺部体征以湿啰音及哮鸣音为主128例,并发呼吸衰竭138例、胸腔积液89例,胸部X线检查表现为肺部节段性实变94例、胸腔积液89例。丙种球蛋白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SAP热度高,发热时间长,病情重且常有多系统并发症。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可提高儿童SAP治疗效果,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安全可靠。
- 邓俊超朱小石
- 关键词:肺炎病毒性腺病毒儿童丙种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