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庆

作品数:14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急救
  • 4篇多发伤
  • 4篇严重多发
  • 4篇严重多发伤
  • 3篇院前急救
  • 3篇细胞
  • 2篇血管
  • 2篇照射
  • 2篇内照射
  • 2篇肿瘤
  • 2篇肿瘤浸润
  • 2篇肿瘤浸润淋巴...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疗法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机构

  • 14篇重庆三峡中心...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曾庆
  • 5篇崔新民
  • 5篇易代碧
  • 4篇刘先玲
  • 3篇王获程
  • 3篇王淑英
  • 3篇李庆平
  • 3篇李静
  • 3篇李刚
  • 2篇毛良平
  • 2篇黄玮
  • 2篇宋先权
  • 2篇周家明
  • 2篇刘峰
  • 1篇姜剩勇
  • 1篇冉东川
  • 1篇向雪
  • 1篇邓天伟
  • 1篇张宁
  • 1篇王贤德

传媒

  • 2篇中华理疗杂志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第四届全国灾...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第四届全国灾...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2篇200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探讨被引量:1
2004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病情进行性加重,易致肺心病、呼吸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
毛良平曾庆
关键词:气流阻塞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生物治疗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研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生物治疗中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 (telom erase activation,TA)变化的情况。方法分离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以 IL - 2体外扩增后回输患者 ,同时随访疗效。应用 TRAP- PCR检测 TA。结果发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 TA明显高于肿瘤未浸润淋巴细胞 TA(t=2 .819,P<0 .0 5 ) ,体外扩增淋巴细胞的 TA0 .0 82± 0 .0 14明显高于肿瘤未浸润淋巴细胞 TA 0 .0 2 6± 0 .0 0 6 (t=12 .81,P<0 .0 1)。回输 30 d后的淋巴细胞 TA与扩增前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A接近。端粒酶阳性扩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生物治疗缓解率 5 6 .2 5 %与有效率 75 .0 0 %明显高于端粒酶阴性的扩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生物治疗缓解率 30 .0 0 %与有效率 5 0 .0 0 %。结论增殖培养可引起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改变 。
李刚王获程李庆平王贤德王淑英刘先玲曾庆
关键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生物治疗端粒酶端粒
氦氖激光腹腔内照射H_(22)肝癌小鼠对一氧化氮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2001年
李刚王获程李庆平王淑英刘先玲黄玮曾庆
关键词:肝癌氦氖激光照射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研究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ILIB)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ILIB组 6 0例恶性肿瘤患者用ILIB加生物治疗 ,对照组 6 0例恶性肿瘤患者用模拟照射加生物治疗 ,分别测定照射前后TIL细胞增殖活性、细胞亚群 (APAAP法 )、细胞毒性 (MTT法 )与端粒酶活性 (TRAP -PCR法 )。结果 ILIB组治疗 2 0d后TIL增殖活性与对照组及治疗前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CD3、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 (P <0 .0 5 ) ,而CD8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TIL细胞毒性治疗后 (4 1.0± 6 .2 ) %明显高于治疗前 (2 1.1± 4.0 ) %及对照组 (2 5 .1± 3 .1) %(P <0 .0 1) ;TIL端粒酶活性治疗后 0 .0 6 1± 0 .0 0 1明显高于治疗前 0 .0 2 8± 0 .0 0 9及对照组 0 .0 2 5±0 .0 0 7(P <0 .0 5 )。ILIB组缓解率 5 3 %、有效率 79% ,明显高于对照组缓解率 2 8% (χ2 =7.84,P <0 .0 1)、有效率 48% (χ2 =12 .17,P <0 .0 0 1)。结论 ILIB引起TILCD3、CD4、CD4/CD8、细胞毒性与端粒酶活性增加 ,增加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增强TIL抗肿瘤效应 ,ILIB辅助生物治疗有希望进一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
李刚王获程李庆平王淑英刘先玲邓天伟姜剩勇黄玮曾庆
关键词:肿瘤ILIB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激光疗法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比较及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100例。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8周后检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酸磷酸激酶(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水平。结果两组均能显著降低TC、LDL-C、TG水平,升高HDL-C水平(P<0.05),A组比C组作用更强(P<0.05),且两组安全性均好。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均具有良好疗效,均能显著的降低血脂水平,瑞舒伐他汀作为临床最新上市的他汀类药物,比阿托伐他汀疗效更佳,两者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均较为安全。
曾庆李静刘峰冉东川
关键词:高脂血症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严重多发伤并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特征及其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特征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45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严重多发伤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率,对比血小板增多组与正常组患者的ISS评分、入院时APACHEⅡ评分、脾切除等一般情况,比较创伤1周后血小板增多组与正常组D-二聚体最高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的发病率为14.67%,血小板计数中位数为579×10^9L;血小板增多均发生于病程1周以后,中位时间点为第28天,持续时间(19.12~5.36)d。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组的脾切除、使用刺激骨髓造血药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超过48h、7d后预防性抗凝治疗比例均明显高于血小板正常组(P〈0.05);血小板增多组患者血小板增多期间最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血小板正常组患者1周后的最高水平(P〈0.05);两组的总住院病死率、总住院时间、总血栓栓塞事件、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及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并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生率较高,且血小板增多患者脾切除比例高于血小板正常患者,血管活性药物、抗凝药物及刺激骨髓造血药物的时间使用长于血小板正常患者。
郭智勇曾庆宋先权陈怀祥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血小板增多预后
417例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急救
随着现代工业、交通业、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创伤病人逐渐增多,严重多发伤病情危重,早期死亡率高,抢救成功率低,已成为院前急救及创伤外科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2000 年1月至2007年4月共院前急救26294人次,其...
崔新民曾庆易代碧
文献传递
417例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急救及转送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院前急救及转送的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4月我院急救部417例严重多发伤院前急救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43例成功送入医院,74例中途死亡。结论争取黄金3min,早期救治,先将伤员脱离危险场地,到安全地方实施现场急救,恢复呼吸功能,吸氧、止血、液体复苏、骨折外固定等。转送途中生命征监测,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做好医院急诊科病情及资料交接,完善各种抢救记录。
崔新民刘先玲曾庆易代碧
关键词:院前急救严重多发伤转送
417例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急救
随着现代工业、交通业、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创伤病人逐渐增多,严重多发伤病情危重,早期死亡率高,抢救成功率低,已成为院前急救及创伤外科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某医院2000年1月至2007年4月共院前急救26294人次,其...
崔新民曾庆易代碧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院前急救创伤外科急救系统现场急救
文献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某院一线医护人员焦虑抑郁状况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流行期间我院一线医护人员焦虑抑郁情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5-3月8日在我院一线医护人员1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抗疫分为抗疫一线(A组)和非抗疫一线(B组),采用GAD-7焦虑和PHQ-9抑郁自评量表问卷调查,并心理干预1月后,再次对两组进行自评量表问卷调查,命名为A1组和B1组。结果:焦虑量表统计A组焦虑倾向共60人,检出率58.8%,B组焦虑倾向共60人,检出率63.8%;A1组焦虑倾向共55人,检出率56.1%,B1焦虑倾向共50人,检出率55.6%。抑郁量表统计A组抑郁倾向共57人,检出率55.9%,B组抑郁倾向共58人,检出率61.7%;A1组抑郁倾向共49人,检出率50.0%,B1组抑郁倾向共49人,检出率54.4%。焦虑量表中度焦虑分值心理干预前A组均较B组高,有统计学差异,心理干预后A1组中度焦虑分值较A组显著下降(F=4.193,P<0.05)。结论:COVID-19流行期间我院一线医护人员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倾向,且抗疫前线的一线医护人员比非前线人员的中度焦虑倾向明显,积极的心理干预对焦虑有缓解作用。
张宁屈云飞史文新冯丹君曾庆向雪
关键词:医护人员焦虑抑郁心理干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