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任森

作品数:134 被引量:1,989H指数:25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农业科学
  • 51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2篇化感
  • 34篇化感作用
  • 20篇植物
  • 18篇菌根
  • 15篇丛枝菌根
  • 13篇化感物质
  • 11篇菌根真菌
  • 11篇丛枝菌根真菌
  • 10篇玉米
  • 10篇入侵
  • 9篇水稻
  • 8篇茉莉酸
  • 8篇抗性
  • 8篇番茄
  • 7篇诱导抗性
  • 7篇水杨酸
  • 7篇薇甘菊
  • 6篇杂草
  • 6篇三裂叶蟛蜞菊
  • 6篇生态学

机构

  • 114篇华南农业大学
  • 25篇福建农林大学
  • 8篇广西大学
  • 7篇佛山科学技术...
  • 6篇揭阳职业技术...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南开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华...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湖北第二师范...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涪陵师范学院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34篇曾任森
  • 45篇骆世明
  • 33篇宋圆圆
  • 22篇王瑞龙
  • 19篇苏贻娟
  • 15篇黄京华
  • 12篇张晖
  • 10篇聂呈荣
  • 9篇石木标
  • 9篇陈敏
  • 7篇刘迎湖
  • 7篇叶茂
  • 7篇谢丽君
  • 6篇吴国昭
  • 6篇江贵波
  • 6篇李明
  • 6篇胡林
  • 5篇黎华寿
  • 5篇曾强
  • 5篇梁笑婷

传媒

  • 16篇华南农业大学...
  • 15篇应用生态学报
  • 8篇生态环境学报
  • 7篇生态学报
  • 6篇生态学杂志
  • 6篇生态科学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广西植物
  • 2篇高等农业教育
  • 2篇广西农业生物...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第12届全国...
  • 2篇第八届全国化...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玉米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12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稻壳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水稻稻壳的化学成分及其除草活性。【方法】用柱层析的方法和现代波谱技术手段对水稻稻壳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分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7种化合物,分别为苜蓿素-7-O-新橙皮糖苷(1)、麦黄酮(2)、stigmast-4-en-6β-ol-3-one(3)、stigmast-4,22E-dien-6α-ol-3-one(4)、3-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5)、4-羟基-3-甲氧基肉桂醛(6)和tachioside(7)。【结论】化合物1、3~7为首次从水稻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化合物2在50μg/mL时能显著抑制稗草的生长。
顾承真吕晶夏小美曾任森
关键词:化学成分化感作用
化感作用研究动态和对我国化感作用学科发展的几点建议
<正> 化感作用(allelopathy)是植物(含微生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影响邻近植物生长发育的现象。化感作用研究领域近年来在国际上发展很快,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科学家队伍日趋壮大,这些科学家有来自生态学、植物学、有机化学...
曾任森骆世明
文献传递
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呼吸对模拟酸雨的响应被引量:15
2016年
以鼎湖山不同演替阶段的3种森林类型(马尾松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2009年6月开始,在森林里喷施不同处理水平的模拟酸雨(对照(p H 4.5的天然湖水)、T1(p H 4.0)、T2(p H 3.5)和T3(p H 3.0)),2012年4月—2013年3月对模拟酸雨下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子进行观测,试图揭示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呼吸对酸雨的响应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模拟酸雨抑制了森林土壤呼吸,但抑制作用随森林演替阶段、观测季节和处理水平的不同而不同;模拟酸雨没有显著影响松林的土壤呼吸,但却显著地抑制了阔叶林土壤呼吸(P<0.05),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混交林土壤呼吸(P=0.10);与对照相比,阔叶林T1、T2和T3处理的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下降了0.1%、10.5%和17.1%,混交林为-1.7%、8.1%和13.9%,而松林则为1.1%、1.9%和8.1%;3个林型土壤呼吸对模拟酸雨的响应敏感性随森林的顺行演替而增强。但模拟酸雨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具有季节差异性,抑制作用只在湿季达到显著差异,且只有强酸处理T3显著抑制了土壤呼吸。模拟酸雨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与其胁迫下土壤酸化而导致土壤微生物活性下降有关,这种下降程度也大体上随森林的顺行演替而增强。
梁国华吴建平熊鑫吴小映褚国伟周国逸曾任森张德强
关键词:森林土壤呼吸酸雨土壤酸化土壤微生物活性
模拟酸雨对外来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生长及化感作用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外来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对我国华南地区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同时华南地区也是强酸雨分布区域。采用不同pH值(2.5,4.0,5.6)的模拟酸雨对三叶鬼针草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测定其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室外模拟酸雨喷淋三叶鬼针草,生物测定三叶鬼针草叶片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pH为4.0和5.6的酸雨处理后提高了三叶鬼针草种子的萌发率;pH为4.0的酸雨促进幼苗生长,增加幼苗苗高和生物量;而pH为2.5的酸雨抑制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生长。同时,pH 4.0和2.5酸雨增强了三叶鬼针草叶片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表明:三叶鬼针草具有较强的耐酸能力,酸雨胁迫可能通过促进外来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的生长和提高化感潜力而有利于其进一步入侵。
王瑞龙翁洁宋圆圆胡林苏贻娟张晖曾任森
关键词:模拟酸雨三叶鬼针草化感作用
拟南芥抗日本曲霉毒素SAF突变体的筛选
2011年
黑麦酮酸F(SAF)是从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中分离的化感物质。以拟南芥为材料,在萌发期和幼苗期分别以0.250、0.300 mmol/L SAF为选择浓度,根据种子是否萌发和幼苗能否存活为指标,并结合细胞死亡、MDA含量、H2O2含量等植物生理生化指标初步筛选得到拟南芥抗SAF突变体Hst 1,为进一步研究SAF的化感作用机理提供试验材料,也为拟南芥突变体的快速筛选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李明曾任森骆世明
关键词:拟南芥突变体
三裂叶蟛蜞菊对花生化感作用的生理生化机理被引量:57
2002年
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L.)是华南地区的重要杂草和园林绿化植物。本文研究了三裂叶蟛蜞菊水提液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一些生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裂叶蟛蜞菊各器官水提液浸种显著降低了萌发花生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提高了质膜透性,进而使萌发花生种子的活力和呼吸速率显著降低。其中三裂叶蟛蜞菊根、茎、叶和全植株水提液使萌发花生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降低了32.80%、39.48%、32.37%和34.40%,使脂肪酶活性分别降低了21.19%、26.69%、24.15%和22.88%。在花生植株幼苗生长过程中,喷淋三裂叶蟛蜞菊各器官水提液极显著地降低了花生根系干物重、单株根瘤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干物重;其中三裂叶蟛蜞菊叶水提液分别使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干物重降低31.95%、32.65%和37.93%。喷淋三裂叶蟛蜞菊各器官水提液还极显著地抑制了花生氮素代谢中两种关键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使叶片全氮含量有所下降。三裂叶蟛蜞菊各部分水提液对萌发花生种子化感作用的大小顺序是:茎>叶>全株>根系;而对花生幼苗,化感作用的大小顺序则是:叶>茎>全株>根系。
聂呈荣曾任森黎华寿任永浩黄京华程莉琼
关键词:化感作用三裂叶蟛蜞菊生化机理生理机理
香茅、胜红蓟和三叶鬼针草根分泌物的化感作用研究被引量:39
1996年
香茅、胜红蓟和三叶鬼针草根分泌物的化感作用研究曾任森,骆世明(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研究室,广州,5l0642)ALLEDOPAHICEFFECTSOFROOTEXUDAHSOFCymbopogoncitratus,Ageratumconyzoides...
曾任森骆世明
关键词:根分泌物化感作用香茅胜红蓟三叶鬼针草
丛枝菌根菌丝网络介导番茄植株间防御信号的传递及其机理的研究
植物能&#39;偷听&#39;到邻近受害植株产生的挥发物,来激活自身的防御反应,进而提高对病虫害的抗性。然而,挥发性物质介导的化学通讯容易受气候条件影响,通讯传输的距离也非常有限。菌根(Mycorrhiza)是土壤真菌与...
宋圆圆曾任森
关键词:摩西球囊霉番茄
中药野艾挥发性物质的抗菌活性与成分鉴定被引量:14
2008年
研究了中药野艾(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Prodr)挥发物抗菌活性与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为开发利用野艾药用资源提供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艾的地上部的挥发油,测定了野艾的挥发油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玉米纹枯病菌的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对挥发油的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野艾的挥发油对以上两种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对水稻稻瘟病菌和玉米纹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35.6%和42.8%。从挥发油中检测出48种成分,用质谱图检索鉴定出其中38个化合物,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含量。已鉴定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88.32%,其主要成分为石竹烯(25.39%)、菊油环酮(13.21%)和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7.75%)。野艾的挥发物对作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江贵波曾任森陈少雄陈晓丽
关键词:挥发油抑菌活性
菌根菌丝网络介导的番茄植株间机械损伤信号的传递被引量:5
2019年
利用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 Fm)在供体与受体番茄根系间建立菌根菌丝网络(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 CMNs),研究机械损伤供体植株叶片诱导产生的防御信号可否通过CMNs传递给受体植株,诱导受体植株产生防御反应.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处理预先接种Fm的供体植株后,与供体有CMNs连接的受体植株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受体植株叶片和根系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和β-1,3-葡聚糖基因(PR2)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无菌根菌丝网络连接、菌根菌丝网络连接被阻断以及有菌根菌丝网络连接但供体植物叶片未机械损伤的对照处理,其叶片中,4种酶最高活性是无CMNs连接对照处理B的162.1%、69.1%、230.6%和54.6%,而叶片和根系中2个基因最高转录水平分别是无CMNs连接对照处理B的3.9、17.3和7.2、9.0倍.可见,机械损伤诱导供体番茄叶片产生的防御信号可以通过CMNs传递到邻近健康受体番茄植株,诱导其产生防御反应.
廉法卓林熠斌胡林王杰曾任森宋圆圆
关键词:番茄机械损伤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