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玉凤

作品数:4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晋中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绿素荧光特...
  • 1篇杂交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条件
  • 1篇生芽
  • 1篇施肥
  • 1篇施肥水平
  • 1篇种植密度
  • 1篇组织培养技术
  • 1篇温室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 1篇丽格海棠
  • 1篇光合参数
  • 1篇海棠
  • 1篇二次通用旋转...
  • 1篇番茄

机构

  • 4篇晋中学院
  • 3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曹玉凤
  • 3篇杨艳君
  • 3篇郭平毅
  • 2篇宁娜
  • 2篇王玉国
  • 2篇原向阳
  • 2篇王宏富
  • 2篇赵宇
  • 2篇李洪燕
  • 1篇邢国芳
  • 1篇解丽丽
  • 1篇赵红梅
  • 1篇郭俊
  • 1篇邵东红
  • 1篇邵青玲
  • 1篇聂萌恩
  • 1篇陈林晶
  • 1篇祁祥
  • 1篇王林波
  • 1篇张熹涛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谷子杂交种与常规种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明确杂交谷的光合优势是否是其产量高于常规谷的一大主因,本研究于2013年对常规谷晋谷21号和杂交谷张杂谷5号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每个品种种植5个小区,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测定各项光合指标。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张杂谷5号的净光合速率、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显著高于晋谷21号;但在灌浆期,张杂谷5号和晋谷21号之间的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光化学淬灭参数和非光化学淬灭参数都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杂交谷在拔节期和灌浆期的光合性能高于常规谷。
杨艳君赵红梅邵青玲李洪燕曹玉凤郭平毅
关键词: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
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张杂谷5号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被引量:46
2012年
优质高产的杂交谷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保障提供了有力保障,但良种需良法配套,为此研究杂交谷的最佳栽培条件。采用五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探讨氮、磷、钾、行距和株距对张杂谷5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穗数、穗粒数显著正相关,而与千粒重无显著相关。氮、行距、磷、钾对产量和穗粒数有显著影响,氮肥和行距影响较大,而磷和钾肥影响较小。行距、株距和氮对穗数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以及株距和行距的缩小,穗数呈增加趋势。施磷水平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千粒重表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研究的5个因素中,施氮水平、施钾水平以及株距之间交互作用对穗粒数和产量有显著影响;施氮水平与株距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该5个因素与产量间回归关系极显著,拟合程度较高,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使张杂谷5号产量最大的农艺方案为氮施用量186kghm–2,P2O5施用量95kghm–2,K2O施用量60kghm–2,行距23cm,株距13cm,预期产量为6683kghm–2。
杨艳君郭平毅曹玉凤王宏富王玉国原向阳邢国芳邵东红祁祥解丽丽聂萌恩郭俊宁娜
关键词: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施肥
响应面设计法在温室番茄栽培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为优化温室番茄的栽培条件,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施氮量和施钾量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的影响。通过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构建三因素(栽培密度、氮肥、钾肥)五水平的响应面设计方法,并建立番茄产量与三因子的二次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三因素对温室番茄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P<0.01),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栽培密度>施钾量>施氮量;栽培密度与施氮量、施钾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施氮量与施钾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番茄产量影响不显著(P>0.05);多元二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栽培密度、施氮量、施钾量与番茄产量之间的回归模型高度显著(P<0.01)。统计分析确定温室番茄的最佳栽培条件为栽培密度4.83万株/hm2,施氮量262kg/hm2,施钾量513 kg/hm2;在此条件下,温室番茄产量的预测值为119381 kg/hm2,验证试验所得产量为121005kg/hm2。本研究为日光温室番茄高产、稳产和优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艳君郭平毅李洪燕赵宇潘玉峰曹玉凤王玉国王宏富原向阳宁娜
关键词:番茄响应面法栽培条件
丽格海棠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丽格海棠中度成熟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诱导,并进行扩繁培养和诱导生根,以期筛选适宜的丽格海棠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并建立其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较好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 0.5mg/L,扩繁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 0.5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3mg/L。
陈林晶张熹涛曹玉凤王林波赵宇
关键词:丽格海棠丛生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