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树民
- 作品数:61 被引量:450H指数:15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枇杷幼果中定殖的冰核细菌与冻害关系被引量:12
- 2008年
- 从不同地区和不同海拔果园采集枇杷幼果,分离与测定INA细菌冰核活性,结果表明冰核细菌广泛分布在不同产区枇杷幼果,其带菌率与地理生态条件有关。高海拔果园幼果带菌率高达77.5%,且出现冰核活性强的分离菌,海拔愈低其带菌率相应下降。用2个菌株做人工模拟霜冻和果园接种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处理明显加剧冻害,多数情况严重度增50%以上。首次证明INA细菌是诱发枇杷幼果冻害的重要因素。
- 王慧彭建平方树民郑国栋邱春锦黄强陈玉森郑国华
- 关键词:冰核细菌枇杷幼果冻害
- 甘薯新品种莆薯41的选育与抗病性鉴定被引量:2
- 2002年
- 莆薯 41经杂交选育、抗病性鉴定、省品种区试和生产示范等 ,表现迟熟、高产、中优质、高抗蔓割病兼抗薯瘟病等。我省各地生产利用 ,一般早薯每 667m2 产鲜薯 3 5 0 0~ 40 0 0 kg,高产可达 5 0 0 0 kg,晚薯产鲜薯 2 5 0 0~ 40 0 0 kg,较当家种金山 5 7增产 2 0 % ,重病区增产更显著。晒干率 2 5 %~ 2 6% ,出粉率 1 1 %~ 1 2 % ,煮食味软甜 ,适口性好 。
- 郑光武方树民刘文滔黄锦龙许国城
- 关键词:选育抗病性甘薯
- 甘薯抗薯瘟病的遗传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被引量:10
- 1999年
- 用9个不同抗瘟型的甘薯品种做亲本,对其杂交后代分菌系接种鉴定,并考察部分组合后代的产量性状.结果表明,甘薯对薯瘟Ⅰ型菌系抗性由显性主效基因控制,母本细胞质效应小.对Ⅱ型菌系抗性则呈现广泛的分离,并有超亲现象;双亲为抗病的组合,其后代出现抗病型的频率比抗×感或感×感的组合有明显提高,显示出加性效应的遗传特点.相关分析可看出,甘薯F1抗Ⅱ型菌系的能力与鲜薯重呈负相关,与干率呈弱相关.
- 袁照年陈凤翔陈选阳方树民
- 关键词:甘薯
- 烤烟新品种岩烟97抗青枯病鉴定初报被引量:3
- 1997年
- 烤烟新品种岩烟97抗青枯病鉴定初报病株标本采集得到龙岩地区烟草分公司以及邵武、永定、宁化和武平等县市烟草分公司的大力支持。收稿日期:1996-11-28方树民1顾刚2张仁椒2林海2陈剑芳1(1福建农业大学植保系350002;2三明市烟草研究所)烟...
- 方树民顾刚张仁椒林海陈剑芳
- 关键词:烟草烤烟青枯病抗病育种
- 甘薯新品种金山57抗蔓割病鉴定研究被引量:3
- 1993年
- 室内和田间接种鉴定表明,甘薯新品种金山57具有高抗蔓割病兼抗薯瘟病菌群Ⅰ,且对来自不同地区蔓割病的9个菌株抗性反应稳定.追溯渊源,该品种抗性来自 C180,亲子间有密切相关的抗性遗传及不同世代品种间的抗性血缘关系.
- 方树民杨国成郑光武
- 关键词:甘薯抗病性蔓割病
- 冰核细菌对低温胁迫下枇杷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冻害是影响和限制枇杷生产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本试验以"早钟6号"枇杷为试材,采用人工降温的方法,测定接种冰核细菌后,枇杷叶片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显示:冰核细菌的存在能显著降低低温胁迫下枇杷叶片的Pn、Fm、Fv、Fv/Fo、Fv/Fm和水分利用效率,说明冰核细菌加重了低温对枇杷叶片光合机构的破坏性,加重冻害发生。在接种冰核细菌条件下,-3℃比-1℃Pn、Fm、Fo、Fv、Fv/Fo和Fv/Fm降低更显著且时间提前,说明温度愈低,冰核细菌对光合系统的破坏愈重且冻害发生时间提前。另外,Tr与冰核细菌的存在无显著相关性。
- 郑国华潘东明牛先前方树民
- 关键词:枇杷冰核细菌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
- 甘薯抗蔓割病的生理机制Ⅰ.感染蔓割病后甘薯叶片脂质过氧化及保护酶的变化被引量:12
- 1994年
- 在甘薯抗病品种C180、金山57与感病品种岩薯8-6和南惠7号接种蔓割病菌后第2、4、6和8d,分别测定叶片脂质过氧化水平及体内若干保护酶的活性.发现接种后第8d病株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高于未接种的健株,感病品种的高于抗病品种的;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下降,感病品种下降的速率高于抗病品种的;接种第4d,抗、感病品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出现高峰,第6、8d活性下降,感病品种下降速率大于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接种第6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出现高峰,随后又下降,而感病品种活性高峰迟出现,在接种的8d内持续上升.研究表明甘薯品种对蔓割病的抗性与脂质过氧化及体内保护酶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 柯玉琴潘廷国伍迪明方树民
- 关键词:甘薯蔓割病脂质过氧化
- 雷公藤角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侵入途径观察被引量:7
- 2011年
- 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角斑病病原福木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ra elaeodendri)的生物学特性及侵入方式研究表明,该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7-29℃,以胡萝卜培养基生长最好,pH值4.5-9.0适合生长.产孢最适温度31℃,最适pH值为6,燕麦培养基最适产孢.孢子萌发最适温度31℃,最适pH值为3,雷公藤汁液及暗培养条件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且萌发需要一定的湿度.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接种24 h时萌发芽管直接从背面气孔侵入雷公藤叶片.
- 谢婉凤郭文硕陈玉森方树民冯丽贞许文耀刘金燕
- 关键词:雷公藤角斑病生物学特性
- 甘薯种质资源对甘薯瘟的抗病性测定被引量:5
- 2000年
- 用甘薯瘟 2个致病型的代表菌株对 2 5 9份甘薯品种分菌系接种鉴定 ,结果依据两者间的互作反应归类为 ,1 感病型 :对 2个菌系皆表现中感—高感的品种有 1 80份 ,占 6 9 5 % ;2 专化抗病型 :表现高抗Ⅰ型菌 ,中感—高感Ⅱ型菌的品种有 5 9份 ,占 2 2 8%。表现抗—中抗Ⅱ型菌 ,而感—高感Ⅰ型菌的品种有 4份 ,占 6 5 % ;3 抗病型 :对Ⅰ型菌表现高抗 ,且兼抗—中抗Ⅱ型菌的品种有 7份占 2 7%。对 2个菌系皆表现抗—中抗的品种有 9份 ,占 3 5 %。
- 方树民陈玉森
- 关键词:甘薯瘟抗性鉴定种质资源
- 甘薯新品种(系)对蔓割病和薯瘟病的抗性反应
- 2007年
- 用蔓割病菌对27份甘薯新品种(系)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福薯8号、郑群紫1号等15份表现高抗至中抗;金山630、维多莉等12份为中感至高感。用甘薯瘟2个菌系对10份南方区试甘薯新品种(系)分别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广薯182、龙薯18等6份表现感至高感;龙薯16和金山679为专化抗性;泉薯76和广薯155表现抗病;广薯155对两病具较强的双抗能力。
- 方树民郑光武袁照年陈玉森
- 关键词:抗病育种抗性鉴定蔓割病薯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