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松林
- 作品数:34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创新被引量:9
- 2009年
- 艺术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任何一件设计作品都凝聚着设计者的聪明智慧和辛勤的汗水,是设计者价值观、美学观以及自身综合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完整体现。由此可以看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只是接受纯艺术技能的训练,还应该学习和掌握与之相关的社会科学、
- 方松林
-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高校物质文化生活艺术设计专业生活质量知识结构
- 城市开放空间中广场的闲暇性作用研究
- 闲暇广场是城市中供人们游玩、休憩以及举行多种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西方国家城市广场的发展相对成熟,目前已逐渐走向以改造为主、新建为辅的良性可持续建设道路上来,而且国外城市广场的发展趋势日益亲切化、人性化,和整个时代的发展特...
- 方松林
- 关键词:城市开放空间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城市文化
- 文献传递
- 大雁塔北广场地面铺装浅析被引量:3
- 2011年
- 本文通过对大雁塔北广场地面铺装特点的分析,深入研究了北广场地面铺装材料的形式和拼法,指出简洁而丰富的地面铺装是广场设计需要关注的方面,它对促进人们景观感受活动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生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方松林
- 关键词:地面铺装图案
- 项目实践教学在城市景观设计课程中的运用被引量:3
- 2018年
- 城市景观设计课程的实践性要求较高,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入项目实践教学,旨在通过以实际设计项目驱动为导向,逐步建立起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系统设计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较快地适应未来设计市场对实践型设计人才的需求,并通过实践项目的训练建立起较强的景观设计审美能力。文章介绍了城市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对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 方松林
- 关键词:项目实践教学设计审美
- 实践应用与成果展示相结合的《效果图技法》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 2018年
- 《效果图技法》课程是我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旨在系统探索在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学时安排、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创新性改革思路,以更好地促进本课程的实践应用效果与实践成果展示效果相结合。
- 方松林
-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
- 口袋公园策略下的城市公共废弃空间景观活力提升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当下城市建设逐步由增量扩张向存量更新转型,大量消极废弃的城市公共空间问题凸显,空间活力和效能亟待提升。文章通过对城市公共废弃空间的现状分析与改造案例分析,依据口袋公园的设计策略对城市公共废弃空间的景观活力提升进行研究。强调从注重城市公共空间功能性与绿地率、关注市民公共需求、公共废弃空间的适宜化改造三个方面提升城市公共废弃空间应有的景观活力。
- 方松林薛姣
- 关键词:口袋公园景观改造
- 乡村建筑发展观被引量:5
- 2011年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在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中国当代的乡村建筑如何确立既符合中国特殊国情又能彰显本村文化特色的新形式与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对待乡村建筑必须弄清它的根源、实质、内容和真正的意义,避免表面化的理解而带来徒具形式主义的劣质品。
- 方松林
- 关键词:地域性文化乡村建筑环境观
- 陕北矿业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景观重建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陕北地区中小煤矿纷纷关停整合,废弃矿井不断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和闲置资源浪费问题。因此,如何加强陕北矿业遗产保护,同时重建文化旅游景观以促进陕西经济社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方松林
- 折流式人工湿地对矿区降雨径流的净化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根据陕西省渭南市蒲白矿区降雨径流的水质和水量特征,采用新型折流式人工湿地对人工湿地不同运行阶段模拟降雨径流的净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CODCr,SS,TN,TP,NH4+-N以及重金属Pb,Zn,Cu在湿地系统中的沿程变化,探讨人工湿地的主要去除机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CODCr,TP,TN,NH4+-N,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3%,65.9%,71.2%,73.5%,94.8%,对重金属Pb,Zn,Cu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3%,94.5%,81.2%,对重金属的去除率基本高于对营养元素的去除率;除了TN外,折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出水各污染物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质量标准,其中TN达Ⅳ类标准,出水重金属Pb,Zn,Cu均能达地表Ⅲ类水标准。降雨径流各污染物主要在人工湿地的第1格被去除,其中,CODCr,TP,SS和Pb均有一半以上的去除率发生在第1格。随着人工湿地沿程进水浓度的增加,其去除率逐渐下降。研究表明,折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对矿区降雨径流的净化效果显著,并且该湿地系统具有较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可用于城市地面径流污染的控制和雨水利用。
- 方松林曹盼宫
- 关键词:人工湿地降雨径流
- 新兴资源型城市景观生态构建模式研究——以陕北榆林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基于对因资源开发而兴盛的新兴资源型城市的整体认识,以陕北榆林为例,结合相关统计数据资料,指出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能源产业结构单一,能源开发浪费严重;产品精深加工不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在此基础上,从微观、中观、宏观3个层面提出了资源型城市景观生态构建的新模式,强调从微观层面建立新型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模式,从中观层面构建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模式,在宏观层面建立矿区整体生态恢复模式。以期对新兴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方松林王军
- 关键词:能源景观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