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家杨

作品数:46 被引量:169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浮萍
  • 9篇破囊壶菌
  • 9篇壶菌
  • 7篇DHA
  • 6篇油脂
  • 6篇球藻
  • 6篇微藻
  • 5篇油脂提取
  • 5篇脂提取
  • 5篇培养基
  • 5篇硅藻
  • 4篇生物吸附
  • 4篇生物吸附剂
  • 4篇污染
  • 4篇吸附剂
  • 4篇小球藻
  • 3篇厌氧
  • 3篇雨生红球藻
  • 3篇脂肪酶
  • 3篇生物柴油

机构

  • 44篇北京大学
  • 4篇北卡罗来纳州...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加州大学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北卡罗莱纳州...
  • 1篇深圳市深港产...

作者

  • 46篇成家杨
  • 9篇崔岩
  • 8篇唐杰
  • 6篇钟钰
  • 5篇刘瑛
  • 5篇李阳
  • 4篇张善发
  • 4篇袁文桥
  • 4篇刘瑛
  • 4篇王欣
  • 4篇马炯
  • 4篇张飞
  • 3篇高桂玲
  • 3篇李晶晶
  • 3篇魏桃员
  • 3篇章莹颖
  • 3篇温志友
  • 3篇李晶晶
  • 3篇邓春芳
  • 3篇吴海龙

传媒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4篇可再生能源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中国油脂
  • 2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14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领域,尤其是提供了一种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海水培养基中引入硅藻源,环境温度下曝气培养至稳定生长期,获得硅藻液;B、对所述硅藻液体进行离心处理,获得硅藻浓缩液;C、干燥所述...
漆亚瑢王欣成家杨
文献传递
一种富含甘油酯型DHA的破囊壶菌Aurantiochytrium PKU#SW7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了一株经过选育可用于生产甘油酯型DHA的破囊壶菌及其应用。所述破囊壶菌分离自中国深圳沿海水域,已于2012年7月保藏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藻类新能源技术开发和应用工程实验室,保藏编号为PKU#SW7。所述破...
刘瑛李晶晶张善发成家杨温志友袁文桥
文献传递
高温厌氧发酵有机废物生产沼气综述(英文)被引量:8
2017年
随着化石燃料消耗导致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可再生能源在近20年被人们大量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厌氧发酵处理有机废物产生的沼气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汇总了高温混合厌氧发酵有机废物生产沼气的相关研究,探讨了高温厌氧发酵相比中温厌氧发酵的优点,影响厌氧发酵效率的因素(例如温度、p H值、总固体量、碳氮比和水力停留时间),以及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方法对动物粪便和农作物废弃物混合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的影响,并描述了厌氧发酵产生沼气过程的数学模型。
刘智敏朱建航成家杨
关键词:厌氧发酵沼气有机废物可再生能源高温发酵
不同溶剂萃取小球藻油脂结构及组分差异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化石能源枯竭,微藻生物柴油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但对藻油的高效、高选择性萃取仍存在技术瓶颈。该文选择不同沸点、极性和油水分配系数的有机溶剂萃取微藻藻油,并通过FTIR及GC-MS对微藻生物质结构及藻油组分差异进行明晰。结果表明:乙腈和正庚烷对藻油的提取率最高,分别为22.10%和18.71%,且与温度正相关,但是溶剂的极性和油水分离系数对其萃取率无显著影响,主要取决于所萃取产物的组分及结构;对微藻生物质结构及藻油组分研究表明不同溶剂对烃类、醇类、酯类等不同物质的萃取有较强的选择性;二氯甲烷和丙酮对烃类的萃取率高,为72.74%和69.50%,正庚烷对酯类的萃取率较高,为80.46%,乙腈对胺类的萃取率较高,为58.52%,乙酸乙酯对醇类的萃取率较高,为24.65%。
戴欣杨雪薇崔岩王波周连宁成家杨
关键词:微藻生物柴油溶剂萃取
生长条件和多样性对浮萍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以Lemna aequinoctialis LC33,Landoltia punctata LC06和Spirodela polyrhiza LC15作为供试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温度、光照、营养)下对其进行单独和混合培养,研究生长条件和物种多样性对可溶性糖含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20℃)、强光照(10 000 lx)、低营养(N为0 mg/L,P为0 mg/L)的条件更有利于浮萍可溶性糖的积累。此外,适当的混养有助于浮萍可溶性糖的积累,如由3种浮萍组成的混养体系在低温条件下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由两种或3种浮萍组成的混养体系在强光照条件下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由两种浮萍组成的混养体系在低营养条件下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由此可见,生长条件和物种多样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密切相关,适当的混合培养可以提高整个体系的生物质产量。
李阳成家杨钟钰唐杰
关键词:浮萍可溶性糖
2种浮萍干粉对Cd^(2+)的吸附性能被引量:7
2017年
以多根紫萍(Spirodela polyrhiza)、少根紫萍(Landoltia punctata)干粉为生物质吸附剂,考察2种浮萍干粉对水环境中镉离子(Cd^(2+))的吸附作用,探索处理含镉废水的新途径。结果表明,浮萍干粉投量、溶液初始pH值、吸附时间、溶液初始Cd^(2+)浓度是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2种浮萍干粉对Cd^(2+)的吸附在反应开始10 min后达到平衡,且吸附容量均可达50 mg/g;当浮萍干粉投加量为0.2 g、溶液初始pH值为6.8、处理溶液初始Cd^(2+)浓度为50 mg/L时,2种浮萍干粉对镉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3.15%(少根紫萍)、95.72%(多根紫萍);两者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均可用二级速率方程进行描述,决定系数r2均达到0.999以上;在5~500 mg/L浓度范围内,2种浮萍干粉的等温吸附曲线与Langmuir、Freundlich、Tempkin等温吸附模型的拟合性均较好,线性拟合的r2均在0.9以上,且通过分析模型相关参数发现,2种浮萍干粉对Cd^(2+)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是一种潜在的新型生物吸附剂;此外,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浮萍干粉所含糖类中的羟基及酰胺中的氨基可能参与了对Cd^(2+)的吸附。
李阳成家杨钟钰唐杰
关键词:浮萍生物吸附剂镉污染
一种筛选高效吸附微藻的载体材料的实验方法
本发明基于热力学模型,从能量变化角度研究了微藻与吸附载体材料之间的作用机理,总结出一种筛选高效吸附微藻的载体材料的实验方法,从而提高微藻在载体材料表面的吸附和生物膜的形成,进而应用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生物处理。本发明通...
崔岩成家杨袁文桥李静
文献传递
不同碳源条件对集胞藻PCC6803和聚球藻PCC7942生长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文章考察了单独添加NaHCO_3作为碳源以及同时提供CO_2混合气曝气和NaHCO_3作为碳源对集胞藻PCC6803及聚球藻PCC7942生长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添加NaHCO_3作为碳源的情况下,在NaHCO_3的初始浓度为0.1 mol/L的培养液中,两株微藻的生长速率最高;当NaHCO_3的初始浓度为0.2,0.3mol/L时,PCC6803的生长速率明显低于PCC7942,并在培养后期出现OD_(685 nm)值下降的情况。同时提供CO_2混合气曝气和NaHCO_3作为碳源的情况下,两株微藻的生长速率最高值对应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PCC6803和PCC7942分别能够在CO_2曝气条件下和空气曝气条件下在NaHCO_3的初始浓度为0.1 mol/L的培养液中呈现出最高的生长速率。
江东雒义凡侯娟Maurycy Daroch成家杨
关键词:集胞藻PCC6803碳源碳酸氢钠
一种富含DHA破囊壶菌的培养液及培养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含DHA破囊壶菌的培养液和培养方法,其中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保藏于平板上的破囊壶菌菌落转移至10-30ml液体培养基中活化培养,用作接种液,每100ml培养液中含葡萄糖1g,蛋白胨0.15g,酵母...
刘瑛张飞李晶晶张善发成家杨温志友袁文桥
文献传递
泡桐产生物乙醇稀酸预处理过程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在121℃下进行稀酸(0.5%,1.0%,1.5%和2.0%)预处理泡桐30~90 min,检测水解液中的总还原糖、各种单糖的浓度以及预处理过程中抑制物(糠醛和羟甲基糠醛)。在控制抑制物质量浓度在1 g/L以下,即不影响后续酶解发酵的情况下得到良好的酶解效率。最佳预处理条件为稀酸质量分数1.5%,反应时间60 min,该条件下总还原糖的得率可达到理论值的82%,葡萄糖和木糖的转化率分别达到了39.5%和48.7%。
成佳琪陈元彩成家杨
关键词:生物乙醇泡桐纤维素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