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玉祺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教育
  • 4篇政治
  • 4篇政治教育
  • 4篇治教
  • 4篇思想政治
  • 4篇思想政治教育
  • 3篇后现代
  • 2篇学科
  • 2篇学科名称
  • 2篇嬗变
  • 2篇民族
  • 2篇更迭
  • 2篇纷争
  • 1篇德育
  • 1篇宣告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意识形态化
  • 1篇意蕴
  • 1篇隐喻
  • 1篇哲学

机构

  • 6篇合肥工业大学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安徽外国语学...

作者

  • 12篇徐玉祺
  • 4篇任雪萍
  • 2篇黄洪雷
  • 1篇史玉民
  • 1篇徐红艳

传媒

  • 1篇理论导报
  • 1篇学术界
  • 1篇跨世纪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红旗文稿
  • 1篇安徽电气工程...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广州社会主义...
  • 1篇江淮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美关系解冻前夕的美国对华舆论被引量:1
2007年
从二十世纪50年代末起,美国对华舆论出现了松动和缓和的迹象,它为尼克松政府的对华政策创造了条件。本文第一部分梳理美国对华舆论的转变迹象,第二部分探讨舆论转变原因。
徐红艳徐玉祺
意识形态化的后现代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2016年
把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解读,是理解后现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最为有效和直接的视角。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后现代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流思想的权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主客体的地位等进行了解构和颠覆。面对后现代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新审视教育对象的本性,构建教育主客体的和谐关系,重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
徐玉祺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后人道主义
基于后现代技术的生活制造研究
技术筑造了人类存在的方式,“生活世界”被打上深刻的技术烙印。工业4.0的提出使得以3D打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后现代技术”显示出其对人类生活的强大影响力。长久以来,贯穿人类技术史的主线的是人与...
徐玉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名称的嬗变与纷争
2008年
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演进和变化,经历着剧烈的自我更新和发展.其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名称的争论更成为受人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简要阐述了思想政治学科名称的演变历史,介绍了学界对学科名称更迭的几种观点和意见.同时在透视更名纷争中提出了学科名称更迭的基本原则.
任雪萍徐玉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名称更迭纷争
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困境探析——兼论香港“德育和国民教育”风波被引量:8
2013年
认同是教育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基础。在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依赖的政治权威性和道德优越感受到多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陷入认同困境。从价值观、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并以香港德育和国民教育事件为例,提出用文化认同明确自我的"根",从而消弭政治认同困境,渐进式实现港人对"德育和国民教育"的接纳,进而达到港人国民身份认同的目标。
徐玉祺任雪萍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国民教育
以“三个坚持”构建新时代国家认同
2019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这“三个坚持”是联系共和国历史与现实、人民与国家情感和共识的纽带。新时代的国家认同,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思想引领、阶级主体和路径选择的认同系统构建。
黄洪雷徐玉祺
关键词:国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主体地位
后现代技术与人的诗意栖居被引量:4
2017年
诗意栖居是人的安宁、自由和富有尊严的生活状态。后现代技术的个性化、生态化和艺术化的特征契合了人类的诗意生活理想。"互联网+"、服务型机器人、虚拟现实、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为诗意的美好生活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可能性。但是后现代技术的泛娱乐化倾向、对情感交流的忽视以及在碎片化趋向中造成的浮躁情绪和心理失衡都给诗意化的生活理想蒙上了阴影。我们需要全面审视后现代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反思中找回被技术异化的生活本真,扎根于大地,塑造后现代的诗意生活。
徐玉祺
关键词:后现代诗意栖居服务型机器人
中国和平崛起中的文化力与文化认同困境分析
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动导致了国际政治内涵的演变,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较量中的作用越来越凸出,日益成为衡量一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军事实力的高速增长,以及国际交...
徐玉祺
关键词:文化力文化认同
文献传递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名称的嬗变与纷争被引量:2
2008年
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演进和变化,经历着剧烈的自我更新和发展。其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名称的争论更成为受人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简要阐述了思想政治学科名称的演变历史,介绍了学界对学科名称更迭的几种观点和意见。同时在透视更名纷争中提出了学科名称更迭的基本原则。
任雪萍徐玉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名称更迭纷争
工业4.0的后现代隐喻与生活制造被引量:4
2017年
后现代主义去中心化、差异化和碎片化特征以及量子力学、大数据等后现代技术都在深层次隐喻工业4.0的核心理念。通过反思现代性技术背离生活本真,指出工业4.0生活化内涵,提出从生活世界向生活制造的转变,解读后工业社会诗意栖居的新意涵。
徐玉祺史玉民任雪萍
关键词:后现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