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国瑞

作品数:117 被引量:27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37篇油田
  • 27篇调驱
  • 25篇油藏
  • 24篇堵水
  • 21篇调剖
  • 16篇采收率
  • 15篇微球
  • 15篇封堵
  • 14篇海上油田
  • 11篇性能评价
  • 10篇提高采收率
  • 10篇控水
  • 9篇渤海油田
  • 8篇乳液
  • 7篇低渗
  • 7篇水平井
  • 7篇驱油
  • 7篇纳米
  • 7篇高温高盐
  • 6篇乳液聚合

机构

  • 114篇中海油田服务...
  • 23篇中海石油(中...
  • 12篇东北石油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海石油(中...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海洋石油...
  • 3篇中国海洋石油...
  • 3篇中海石油(中...
  • 2篇长江大学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油气钻采工程...
  • 1篇中国石油
  • 1篇英国Bath...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116篇徐国瑞
  • 55篇李翔
  • 30篇刘丰钢
  • 29篇鞠野
  • 22篇贾永康
  • 15篇张云宝
  • 11篇冯轩
  • 11篇常振
  • 10篇于萌
  • 10篇刘光普
  • 8篇卢祥国
  • 7篇刘文辉
  • 7篇铁磊磊
  • 6篇郑玉飞
  • 5篇徐景亮
  • 4篇曹伟佳
  • 4篇郭宏峰
  • 4篇葛嵩
  • 3篇王涛
  • 3篇刘进祥

传媒

  • 12篇当代化工
  • 10篇石油化工应用
  • 8篇精细石油化工
  • 6篇辽宁化工
  • 5篇石油化工
  • 4篇油田化学
  • 4篇海洋石油
  • 2篇化工科技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油气井测试
  • 2篇北京石油化工...
  • 2篇石油化工高等...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油气藏评价与...
  • 1篇石化技术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山东化工

年份

  • 8篇2025
  • 28篇2024
  • 9篇2023
  • 14篇2022
  • 13篇2021
  • 5篇2020
  • 9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适用于海上油田的配水测试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上油田的配水测试结构,解决了管线过仪器时的摆动和外凸于仪器外,在下井时容易被压瘪、损坏的技术问题。所述配水测试结构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内设置有轴向的流道,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
杜晓霞王天慧吕国胜杨树坤赵广渊郭宏峰季公明廖朝辉王春林徐国瑞
文献传递
Janus纳米颗粒制备及其驱油性能
2024年
采用Pickering乳液法成功合成具有不同亲水、亲油性的Janus纳米颗粒,通过SEM,TEM,FTIR,TG等方法表征了Janus纳米颗粒的结构和性质,以此为基础构筑了Pickering乳液调剖剂体系,并通过单岩心物模实验测试了该体系在较低渗透率条件下的调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Pickering乳液型调剖剂体系在90℃,35000 mg/L矿化度条件下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和乳液稳定性,并展现出较好的乳化增黏效果。当岩心渗透率为50×10^(-3)μm^(2)时,后续水驱阶段注入压力可由1.053 MPa增至1.824 MPa,采收率可在一次水驱基础上提高16.71百分点,表明Pickering乳液调剖剂体系具有优良的调剖效果和提高采收率效果。
郭永华徐国瑞杨劲舟李晓骁王硕楚重重
关键词:提高采收率二氧化硅驱油
疏松砂岩油藏长期水驱高渗透通道形成机理研究
2024年
A油田疏松砂岩油藏由于长期水驱而呈现出高渗透通道发育的特征,而孔喉的大小和结构影响着堵剂的选择,因此,了解这些通道发育的特征对油田控水稳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A油田提供的天然砂岩岩心设计了长期水驱实验,研究了在流体剪切应力长期作用下储层物性和孔喉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长期水驱过程中,黏土矿物很容易发生运移,使得较小的孔喉逐渐消失,较大的孔喉进一步扩大,孔喉体积比变小,储层润湿性更多转变为水湿,进而导致油藏微观非均质性增强,储层物性改变,最终,注入水低效循环日趋严重,形成了高渗透通道。
山金城付校飞李翔王涛徐国瑞金楷方
关键词:储层物性黏土矿物
微气泡增效二元复合驱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实验被引量:1
2024年
针对普通稠油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现状,研究了一种化学驱油新体系。通过高效二元复合驱配方的筛选,微气泡的分散,构建了微气泡增效二元复合驱体系,分别从驱替普通稠油效果和有关机理方面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溶气法构建微气泡增效体系简单实用,形成的微气泡(平均直径26.7μm)能较均匀地分散于常规高效二元体系中,具有注入性好,提高阻力系数能力强,残余阻力系数高等特点。除存在一般二元复合驱的采收率机理外,微气泡产生的贾敏效应叠加以及微气泡对稠油的协同乳化携带作用,能显著增加体系的波及能力和洗油效率。在模型非均质条件下,微气泡增效二元复合驱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高效二元复合驱,可以再增加12个百分点。本文研究为普通稠油化学驱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思路。
石先亚郐婧文王冠华丁名臣徐国瑞徐国瑞陈五花王业飞
关键词:普通稠油二元复合驱微气泡提高采收率
海上油田泡沫堵水体系优选及适应性评价被引量:12
2019年
油井出水是油田开収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影响油井产量,控水稳油是改善油田开収效果的关键。通过室内评价实验,对渤海油田现场使用的SD型起泡剂进行了评价,优选出最佳使用浓度为1.0%;为了增强泡沫稳定性,对常用的两种聚合物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浓度为0.1%的HK海水速溶型聚合物稳泡性能较好,泡沫堵剂体系为1.0%SD型起泡剂+0.1%HK海水速溶型聚合物;通过三层非均质岩心模型,对泡沫堵剂体系的适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油藏低渗基础渗透率为500×10-3μm2,渗透率级差为5~10倍,原油黏度低于100 mPa·s时,实验所得泡沫堵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够有效降低含水率、提高原油采出程度。
李翔徐国瑞贾永康李晓伟杨劲舟
关键词:堵水剂渗透率级差原油黏度
中心管阻流控水技术在海上水平井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渤海A1h井为优质筛管砾石充填完井,2019年因高含水问题关停,通过生产动态分析判断其出水类型为点状水淹,水脊剖面图显示水突进的位置位于跟部和中部。以数值方式模拟不同中心管布孔方案下的控水效果,最终优选出相控阀短节分布方案,在跟端、中部、趾部分别下入15只、9只、36只相控阀,配合开关短节和控水隔离器,实现筛管段内分层,通过优化各层段流入阻力剖面,达到阻流控水效果。2020年1月现场实施后,含水率由措施前的96%降低至89%,日增油18 m3,取得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李晓伟徐国瑞王晓龙杨会峰肖文凤张文喜
关键词:AICD
一种防砂段水驱方法
一种防砂段水驱方法,涉及石油测井技术领域,包括:根据水窜层位和水窜程度将防砂段划分为若干小层;根据各个小层的注水渗透率,确定目标封堵层和目标启动层;采用目标区块油砂填制各小层模型,进行物理模拟评价,确定各小层吸液水平、相...
张云宝徐国瑞李翔刘文辉陈月飞赵利昌
文献传递
一种强制拉伸速溶装置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研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提高配聚效率的强制拉伸速溶装置。包括位于壳体内的溶解单元,和驱动单元。溶解单元包括与驱动单元相连的主动轴和连接在该轴上的齿盘组件,齿盘组件包括连接在主动轴上的动齿盘和外周与壳...
徐国瑞李翔王晓龙郭永华杨劲舟刘丰钢冯轩徐景亮
淀粉胶体系调剖性能的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8年
渤海油田开采已超过20年,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加大单井注采强度,会进一步加剧其非均质性。为解决储层非均质性问题,特选定渤海SZ36-1储层性质和流体为模拟对象,通过室内实验确定淀粉胶体系范围,再对不同浓度组成的调剖体系进行室内岩心驱替实验,以注入压力、含水率、采收率增幅等性能为评价对象,优化了调剖体系的配方为4%改性淀粉+4%丙烯酰胺+0.036%交联剂+0.012%引发剂+0.002%无水硫酸钠。该调剖体系能较好降低储层非均质性,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22.1%,提高采收率效果显著。
刘光普刘述忍李翔徐国瑞杨劲舟刘丰钢
关键词:调剖淀粉胶SZ36-1油田提高采收率
双相复合凝胶堵水体系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针对目前海上油田化学堵水体系难注入、封堵强度低、有效期短的问题,研制出适应海上油田的双相复合凝胶堵水体系(Dual Phase Colloid,简称DPC),并开展了相关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溶解时间小于5 min,初始黏度低(3 mPa·s^8 mPa·s),适应地层温度60℃~170℃,凝固后强度高(针入深度2 mm^18 mm);该体系具有良好的注入性,对油水具有选择性封堵功能,处理量为0.3 PV时,对高含水层封堵率为78.4%,中含水层封堵率为35.1%,低含水层的封堵率为15%;不同渗透率条件下,体系优先进入并封堵高渗层,渗透率级差越大,体系越不容易进入低渗层。基于研究成果,采用复合堵水体系对南海油田1口水平井开展了该技术的矿场应用,施工后措施井平均含水率下降约4%,目前含水率90%,平均日增油10.8 m3,井组累计增油量5536 m3,有效期已达8个月,控水增油效果明显。
张文喜徐国瑞王晓龙李晓伟贾永康杨劲舟
关键词:海上油田化学堵水控水增油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