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丽
-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食品免疫学实验课改革的思考被引量:1
- 2014年
- 实验课教学在整个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性质属于实践性教学环节。本文围绕如何开展食品免疫学实验教学,对食品免疫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探索与改革,提出了食品免疫学实验课改革的措施和方案。通过这些改革措施与方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建食品科学领域本科教学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
- 彭晓丽夏效东张强
- 关键词:食品免疫学
- 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 2015年
- 针对食品毒理学实验课程的特点以及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食品毒理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探索性的改革,旨在增强了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食品毒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 王新郭静胡亚云彭晓丽夏效东张建新
- 关键词: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
- 小麦粉面团吸水率及其理化特性的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明确小麦粉理化特性对其面团吸水率的影响规律,筛选影响面团吸水率关键质量指标,构建面团吸水率预测模型。以34个小麦粉为试验对象,利用相关性和通径分析方法,探究小麦粉粒径分布、灰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质量、破损淀粉含量等理化特性与面团吸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分子量聚集体蛋白(large polymerized protein,LPP)/大分子量单体蛋白(large monomer protein,LMP)、面粉平均粒径(D[4,3])、湿面筋含量和破损淀粉含量对面团吸水率有较大的正向直接影响,灰分含量对面团吸水率有较大的负向直接影响。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构建面团吸水率的最优回归模型:y=34.076+0.705X1(湿面筋含量)+1.477X2(破损淀粉含量)-49.887X3(灰分含量)-0.101X4(D50),R2=0.890 6。
- 王蕾黄璐瑶郭波莉郭波莉彭晓丽张影全
- 关键词:小麦粉面团吸水率理化特性通径分析
- 动物实验在食品专业教学与科研中的生物危害与防护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从食品专业涉及动物实验的教学与科研特点,探讨动物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生物安全隐患,并对食品专业动物实验过程中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构建进行阐述,以期提高食品专业师生的生物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 王新张强张春玲彭晓丽崔璐
- 关键词:动物实验生物安全食品专业
- 棒曲霉毒素对人胚肾细胞增殖与诱导其凋亡的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本文研究了棒曲霉素抑制人胚肾细胞增殖与诱导其凋亡的作用。不同浓度的棒曲霉素作用于人胚肾细胞293后,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检测棒曲霉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了细胞形态学的变化,Annexin V-EGFP/PI标记检测细胞凋亡率,JC-1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检测了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了线粒体相关基因FIS1、ASL、SLC25A6、COX17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棒曲霉素可显著抑制人胚肾细胞293增殖并诱导凋亡,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2.5、5、7.5、10和15μM棒曲霉素对人胚肾细胞293的抑制率分别为8.1%、18.2%、31.0%、42.2%和63.1%;5μM棒曲霉素处理0、3、10、24 h,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94.2%、78.1%、47.4%。5μM和10μM的棒曲霉素处理8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4%,和20.1%。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变化表明棒曲霉素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引起人胚肾细胞293凋亡。
- 张百刚彭晓丽李光辉徐云凤夏效东
- 关键词:棒曲霉素细胞增殖凋亡人胚肾细胞
- 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食品免疫学》教学体会与思考被引量:2
- 2013年
-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与医学的支柱学科之一,食品免疫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已成为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适应该学科发展的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食品免疫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改革,提高了教学效果。
- 彭晓丽张强夏效东
-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安全免疫学教学
- 芹菜素对3-氯-1,2-丙二醇诱导的大鼠肾损伤及线粒体分裂融合的影响
- 2019年
- 通过研究功能因子芹菜素对食品加工污染物3-氯-1,2-丙二醇(3-chloro 1,2-propanediol,3-MCPD)诱导的大鼠线粒体分裂融合的影响,探讨芹菜素对3-MCPD诱导的大鼠肾损伤的保护机制。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溶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组、3-MCPD组和低、中、高剂量芹菜素组,给实验鼠单独灌胃3-MCPD(30 mg/kg m_b)或3-MCPD联合不同剂量的芹菜素28 d。每天记录大鼠体质量、摄食量,灌胃处理28 d后,麻醉处死,解剖取肾、肝、脑。苏木精-伊红染色后,于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形态的变化,检测肾组织线粒体分裂融合及线粒体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芹菜素能缓解3-MCPD诱导的食欲不振、肾组织肿胀、肾脏质量指数的增加以及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排列不齐,肾小球、肾小囊病变等现象。此外,芹菜素缓解了3-MCPD诱导的线粒体分裂基因FIS1、DRP1的上调表达和线粒体融合基因MFN1、MFN2表达的下调。芹菜素协同处理缓解了3-MCPD导致的线粒体转录因子PGC1、NRF1、TFAM基因表达水平的下降。蛋白表达水平测定结果也证实,芹菜素缓解了3-MCPD诱导的线粒体分裂水平的升高、融合水平的降低以及转录因子NRF2表达的下调。研究结果表明芹菜素通过上调3-MCPD诱导的线粒体转录因子表达水平,调节分裂融合状态,有效缓解3-MCPD导致的肾器官损伤。
- 钟玉杰师振强晋程妮王晓瑞李璇韩佳慧薛维伍鹏彭晓丽夏效东
- 关键词:芹菜素3-氯-1,2-丙二醇肾损伤
- 基因表达谱技术分析棒曲霉毒素肾细胞毒性的机制
- 2017年
- 本文研究了食品污染物棒曲霉毒素诱导人胚肾细胞损伤过程中基因表达谱动态变化。5μM PAT作用HEK293细胞3、24h,应用数字基因表达谱(DGE)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基因富集的GO功能,KEGG信号通路及Pathway信号途径分析,并通过定量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分析发现,在3 h和24 h受PAT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79个和261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分别为71和192个,下调表达基因分别为8和69个。PAT主要诱导了细胞凋亡基因的差异表达,RNA降解差异基因全部表达上调,RNA合成差异基因表达下调,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大部分差异基因上调,MAPK信号通路主要参与PAT毒性的下游进程,其相关差异基因大部分上调。DGE技术为我们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了PAT胚肾细胞损伤机制的众多线索,为相关基因生物学效应研究奠定基础。
- 甘婧张百刚师振强钟玉杰王晓瑞晋程妮夏效东彭晓丽
- 关键词:人胚肾细胞凋亡
- 苹果发酵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 2024年
-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肠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该研究探究了苹果发酵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UC小鼠的体内干预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苹果果浆,苹果发酵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了36.59%,0.1 g/mL苹果发酵物的DPPH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是苹果果浆的1.19和1.31倍。动物实验中,苹果发酵物有效维持了UC小鼠的活动能力及食欲,缓解了其体重减轻、腹泻和便血等病理学特征,并减轻了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此外,苹果发酵物能够调节UC小鼠的肠道菌群,提高了其物种多样性,降低了致病菌Streptococcus的相对丰度,增加了Lactobacillus、Veillonella和Bacteroides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且干预后小鼠粪便中的乙酸、丙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相较于UC小鼠分别增加了60%、104%和65%。综上所述,苹果发酵物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多样性、调节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缓解了DSS诱导的肠道炎症,证明了其防治UC的潜力。
- 任璐婷夏满盈罗瑞琳何羽舒张迎晗张婳白徐成彭晓丽
-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