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来
- 作品数:43 被引量:20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深海富稀土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方法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深海富稀土沉积物作为潜在的新型矿产资源,其元素赋存特征及物源指示意义成为目前研究热点。采用高压密闭酸溶、过氧化钠碱熔2种前处理方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稀土元素。以In和Re做内标元素,用标准物质进行了比对试验,2种方法的实测值与推荐值基本相符,测试精密度均满足测试要求;对3个深海富稀土沉积物样品进行前处理,稀土元素测试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从实验结果来看,密闭酸溶比过氧化钠碱熔检出限更低、基体效应更小、分析步骤更加简单,适用于大批量深海富稀土沉积物样品的测试。
- 辛文彩朱志刚宋晓云朱爱美张道来
- 超声波辅助提取RP-HPLC法测定浒苔中的叶绿素a、b被引量:10
- 2010年
- 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中叶绿素a和b含量。采用的色谱条件:Diamonsil-C18(4.6mm×150mm)柱,流动相为甲醇(含0.2%的乙酸)和丙酮,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430nm。在此条件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与浒苔中的其他化合物分离良好,叶绿素a、b质量浓度为0.50~500mg/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能对浒苔提取液中的叶绿素a、b进行准确定量。
- 程红艳陈军辉张道来赵恒强郑立臧家业王小如
- 现代黄河三角洲北岸1.9Ma以来孢粉组合及古环境变化被引量:4
- 2022年
- 通过对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YRD-1101钻孔的沉积地层研究和孢粉分析,认为该地区1.9 Ma以来孢粉组合代表的植被面貌自下而上表现为:针叶阔叶混交林—灌丛草甸→落叶针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落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落叶混交林及灌丛草甸→落叶阔叶混交林及林下灌丛。YRD-1101钻孔沉积特征变化显著,孢粉组合波动频繁。第四纪期间存在3次大的气候拐点,分别发生在0.75 Ma,0.125 Ma和9.1 ka,气候整体表现为温度逐渐上升、湿度逐渐升高的特点。特别是晚更新世以来气候趋于温暖湿润,MIS2陆相沉积阶段气候短暂转为凉爽干燥,海平面下降,植被以耐干旱草地灌丛植被扩张为特点;全新世阶段气温升高、湿度增加,海平面上升,植被以木本植物再次扩张、蕨类和藻类增加为特点。这一趋势与我国第四纪海侵地层分布及范围一致。
- 路晶芳刘健刘健胡刚王红黄威
- 关键词:第四纪孢粉古环境变化
- 胶州湾海岸带表层沉积物中典型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本研究对胶州湾海岸带表层沉积物中吡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洛美沙星、沙拉沙星、恶喹酸和氟甲喹8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含量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36个站点均检测到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范围在0.48×10^(-9)~47.54×10^(-9),平均含量为8.45×10^(-9),含量最高点出现在人口、医院密集的市区附近海域。研究区中恶喹酸检出率最高,可达94.44%,其平均含量为0.89×10^(-9),这与恶喹酸在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有关。洋河河口站点平均含量(8.91×10^(-9))高于大沽河口(3.74×10^(-9)),且其个别站点沉积物的喹诺酮抗生素总含量高达20.32×10^(-9);红岛码头区沉积物中喹诺酮抗生素总含量均达到6.00×10^(-9)以上,检出四种喹诺酮类抗生素;湾口养殖基地周边沉积物中检测出喹诺酮抗生素种类较多,总含量为11.12×10^(-9),可见胶州湾海岸带已明显受到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然而与其他海岸带及我国典型河流沉积物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相比,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喹诺酮抗生素含量较低,处于低污染水平,但个别站位污染种类较多、含量偏高,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合理规划海洋功能区,加强环湾环境保护。
- 刘珂张道来刘娜刘娜朱志刚印萍文丽高茂生
- 关键词:喹诺酮抗生素表层沉积物
- 南大港湿地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6
- 2021年
- 随沿海经济发展及人类开发加剧,滨海湿地受到多环芳烃等污染侵害,值得重视。对南大港湿地19个站点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其来源和潜在风险进行解析与评价。研究表明,该地区表层沉积物中16种PAHs总含量为7.12~156.10 ng/g(均值63.03 ng/g),与全球空间范围湿地污染程度类比,研究区湿地表层沉积物中PAHs整体污染水平并不高。综合特征比值法、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推断出本湿地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源为油类的燃烧以及油类泄露的联合作用源,与周边人类活动情况相符。采用效应区间低值法(ERL)和中值法(ERM)对PAHs进行生态风险评价,零星站位中菲、二氢苊浓度位于ERL与ERM之间,其余站点不存在潜在生态危害。南大港湿地中PAHs对湿地生态的毒副作用尚属于安全范围。该研究可为环渤海海岸带污染控制和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也为保护良好的海湾滨海湿地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信息。
- 吴倩张道来杨培杰李梅娜
- 关键词:滨海湿地多环芳烃沉积物生态风险
- 深海碳酸盐岩ESR测年信号的热力学特征被引量:3
- 2018年
- ESR测年方法的年代范围可以从数百年到几百万年,但在较老的深海碳酸盐岩测年研究中,ESR测年信号的平均寿命较短,其年龄极限受到质疑。利用较老的深海碳酸盐岩进行了ESR测年信号的热力学特征研究,同时估算了深海碳酸盐岩的平均寿命。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级热动力学模式不适于深海碳酸盐岩样品的平均寿命估算,而双一级动力学模式是一种较好的估算方法。经估算,深海碳酸盐岩试样的平均寿命为5.14 Ma,年龄为320±50ka,与铀系不平衡法测得的365±49k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刁少波贺行良何乐龙张道来张剑李建平
- 关键词:ESR测年
- 超声波提取-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近海沉积物中的四种有机锡
- 本文所建HPLC-ICP-MS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锡形态方法,简单、快速,不需要复杂的萃取和衍生步骤,在常温下可直接分离样品中不同形态的锡,适用于大多数极性及非极性有机锡化合物的直接分离测定,为分析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锡...
- 张道来徐磊辛文采林学辉夏宁余晶晶李景喜
- 关键词:海洋沉积物有机锡形态分析
- 马粪海胆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马粪海胆的HPLC指纹图谱,为海胆药材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二元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1,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20μL;进行了12批海胆样品的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该分析方法具有很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10批马粪海胆指纹图谱有12个共有峰,结合相似度分析可以用于海胆药材的质量控制。结论海胆HPLC指纹图谱是海胆药材真伪鉴别及质量控制的有力工具。
- 赵恒强陈军辉王虹张道来王小如李国强
- 关键词:马粪海胆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
-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鉴别柄海鞘中的多种化合物及其特征图谱被引量:12
- 2010年
-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TOF/MS)联用技术用于海洋天然药物柄海鞘多种化学成分快速鉴定及其特征图谱研究的方法。对柄海鞘药材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采用HPLC-ESI-TOF/MS对柄海鞘水提物中多种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出柄海鞘水提物中的10种化合物;在化合物鉴定的基础上,建立了柄海鞘药材的HPLC特征图谱,并发现不同批次柄海鞘的质量存在差异。结果表明,本方法可用于柄海鞘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鉴定及质量控制。
- 程红艳陈军辉杨黄浩赵恒强张道来王小如
- 关键词:柄海鞘
- 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地区始新世-上新世孢粉记录及气候变化被引量:9
- 2020年
- 柴达木盆地发育了一套完整的古近纪—新近纪河湖相沉积地层,选择在其北缘大红沟剖面采集沉积物样品进行孢粉鉴定分析。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划分出14个孢粉组合带,揭示了该地区古近纪到新近纪的植被、气候变化历史。结果显示:该地区古近纪—新近纪植被代表一种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山体针叶林→干旱草原荒漠的植被生态景观演变过程。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植被面貌分析,推断古近纪—新近纪期间研究区气候存在多次冷暖干湿变化,呈现出由暖湿向冷干发展的趋势。11~9 Ma低温干燥的特征与中新世中期全球气候适宜期趋势不一致,可能是盆地构造运动导致的区域特殊性。
- 路晶芳张克信张克信宋博文徐亚东张楗钰黄威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始新世上新世孢粉学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