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运林

作品数:247 被引量:2,945H指数:3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9篇期刊文章
  • 59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4篇环境科学与工...
  • 50篇天文地球
  • 12篇生物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水利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68篇太湖
  • 67篇湖泊
  • 49篇有机物
  • 46篇可溶性有机物
  • 44篇水体
  • 41篇有色可溶性有...
  • 31篇营养化
  • 31篇蓝藻
  • 31篇富营养化
  • 29篇水华
  • 20篇蓝藻水华
  • 20篇CDOM
  • 19篇藻类
  • 19篇植物
  • 19篇浮游植物
  • 18篇悬浮物
  • 18篇叶绿素A
  • 17篇光谱
  • 16篇荧光
  • 16篇颗粒物

机构

  • 245篇中国科学院
  • 3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0篇南京农业大学
  • 9篇南京大学
  • 9篇江南大学
  • 8篇南京师范大学
  • 7篇杭州市环境保...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6篇西华师范大学
  • 5篇河海大学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4篇聊城大学
  • 3篇常州大学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3篇杭州海康威视...
  • 3篇河北省气象科...
  • 2篇云南大学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盐城师范学院

作者

  • 247篇张运林
  • 122篇秦伯强
  • 71篇朱广伟
  • 46篇施坤
  • 43篇周永强
  • 41篇陈伟民
  • 32篇许海
  • 24篇高光
  • 20篇刘笑菡
  • 18篇邓建明
  • 16篇朱梦圆
  • 16篇杨顶田
  • 16篇刘明亮
  • 12篇汤祥明
  • 12篇龚志军
  • 12篇时志强
  • 11篇李未
  • 11篇殷燕
  • 10篇马荣华
  • 10篇罗潋葱

传媒

  • 45篇湖泊科学
  • 20篇环境科学
  • 8篇水科学进展
  • 8篇环境科学研究
  • 7篇中国环境科学
  • 6篇环境科学学报
  • 6篇海洋湖沼通报...
  • 6篇长江流域资源...
  • 5篇生态学报
  • 4篇科学通报
  • 4篇地球科学进展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上海环境科学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遥感信息
  • 3篇遥感学报
  • 2篇地理学报
  • 2篇气象科学
  • 2篇海洋与湖沼

年份

  • 6篇2024
  • 8篇2023
  • 2篇2022
  • 15篇2021
  • 17篇2020
  • 27篇2019
  • 8篇2018
  • 10篇2017
  • 14篇2016
  • 13篇2015
  • 14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10篇2007
  • 11篇2006
  • 18篇2005
2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风浪条件下太湖梅梁湾光合有效辐射的衰减被引量:29
2005年
基于2003年7月12~17日在太湖梅梁湾进行的连续6d原位水下光场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风浪条件下光合有效辐射(PAR)的衰减和真光层深度,探讨了影响水下光合有效辐射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间向下PAR衰减系数为2.63~4.71·m-1(均值为3.63±0.47·m-1),对应的真光层深度为0.98~1.75m(均值为1.29±0.18m),显示1.5m以下深度浮游植物、沉水植物基本上无法获取足够的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从小风浪到中风浪、大风浪向下PAR衰减系数分别是2.63、3.72和4.37·m-1,衰减系数分别增加了41%、66%.透明度、PAR衰减系数、真光层深度与悬浮物浓度存在显著性线性相关,并且与悬浮物中无机颗粒物相关性最好,而与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及溶解性有机碳相关性很低.多元逐步线性回归表明,叶绿素a和溶解性有机碳最先被剔除方程,说明在梅梁湾由于风浪扰动引起悬浮物浓度的改变是影响水下光场的主导因素.
张运林秦伯强陈伟民胡维平高光朱广伟罗潋葱
关键词:悬浮物真光层深度
重要饮用水源地天目湖水库有色可溶性有机物来源与组成特征被引量:14
2021年
天目湖作为重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体水质变化会影响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是溶解性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与组成直接影响水处理工艺与出水品质,因而研究天目湖CDOM来源及时空分异规律对其水质供应安全及生态系统功能维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2017年逐月野外采样数据,运用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等对CDOM光谱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天目湖CDOM来源和组成的空间及季节变化特征.PARAFAC结果表明,天目湖CDOM库中微生物作用类腐殖酸组分C1相对丰度最高(44.2%±9.8%),其次为类色氨酸组分C2 (29.2%±4.3%)和类酪氨酸组分C3(17.2%±13.1%),陆源类腐殖酸组分C4相对丰度最低(9.4%±2.4%).时空分布特征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天目湖河口区CDOM丰度a(254)、C1和C2组分显著高于下游湖区,而光谱斜率S275-295则显著低于下游湖区(t-test,P <0.05),意味着入湖河流输入造成天目湖河口区CDOM腐殖质化程度及相对分子量的升高.夏、秋季节的a(254)、C1、C2和C4组分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冬、春季节(t-test,P <0.05).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对CDOM组成的影响不仅要考虑降雨量和径流输入的差异,还应综合考虑水体温度、热分层和浮游植物生物量以及光和微生物降解对CDOM的矿化作用.
周蕾周永强周永强朱广伟
我国城市水源水库水质风险成因及对策
2024年
我国城市水源中约40%为湖泊或水库,且大部分为水库,因此水源水库的水质状况对我国城市安全极其关键。本文综述了我国水源水库水质问题研究进展,分析了22个代表性水源水库的周年水质状况。结果发现,当前我国城市水源水库水质风险类型主要是异味问题、藻类水华、铁锰超标、有机质偏高、营养盐超标等。引发水源水库水质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流域开发强度过大、库底淤积及内源释放、生态系统结构失衡、气候与水文异常变化等。针对上述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在线水质监测预警体系、控制流域土地开发强度、构建面源拦截及流域净化系统、疏浚底泥、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实施应急曝气与控藻工程、完善流域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等多种水源水库水质安全保障技术措施。鉴于水源水库水质及水生态对暴雨、高温热浪等极端气象响应敏感而复杂,在当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强度不断增加的气候背景下,还应加强水库生态学基础研究,以深入理解水源水库水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高水库水安全保障科技支撑能力,满足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水资源需求。
朱广伟许海朱梦圆肖曼国超旋邹伟张运林秦伯强
关键词:水库嗅味物质藻类水华生物操纵水安全
一种非接触式实时原位水质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实时原位水质监测方法,包括:采集光谱数据和待测水样数据,构建基于高光谱的水质参数深度学习模型;基于水质参数深度学习模型、光谱数据和待测水样数据,获得待测水样参数的最优算法模型;基于待测水样参数的最...
张运林张毅博施坤孙晓李娜王玮佳
文献传递
不同水文情景下高邮湖、南四湖和东平湖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生物可利用性特征被引量:10
2020年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生物可利用性直接反映其生物可降解潜力,影响水体中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和水质优劣状况.本研究运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EEMs-PARAFAC)结合室内微生物培养实验,分析了高邮湖、南四湖和东平湖CDOM光谱组成和荧光组分的生物可利用性特征,并进一步阐述其对丰水和枯水两种水文情景的响应.结果表明:①运用EEMs-PARAFAC方法解析出4种荧光组分,微生物作用类腐殖酸C1和陆源类腐殖酸C4,类色氨酸C2和类酪氨酸C3.②3个湖泊丰水期吸收系数差值Δa(254)(培养前-培养后)均为正值,而枯水期Δa(254)部分为负值,这意味着CDOM生物可利用性对季节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③不同水文情境下,南四湖和东平湖类腐殖酸组分%ΔC1、%ΔC4均为负值,南四湖丰、枯水期和东平湖丰水期类蛋白组分ΔC2~ΔC3为正值(t-test,P<0.001,P=0.005).而丰水期高邮湖类蛋白组分ΔC2~ΔC3也为正值(t-test,P=0.008,P=0.005),这意味着不稳定类蛋白组分更容易被微生物矿化,可能生成更稳定的类腐殖酸. 3个湖泊腐殖化指数HIX、荧光峰积分比值IC∶IT均大于培养前,同时斜率S275-295均减小进一步证实该结论.④丰、枯水期3个湖泊的类蛋白组分C2~C3的生物可利用性在入湖区域较高,同时该类湖泊入湖口区域类腐殖酸累积也较高,因而需要进一步加强入湖河流水质管理,减少外源CDOM输入以确保上述3个湖泊供水安全.
张柳青石玉李元鹏郭燕妮周蕾周永强周永强张运林
关键词:南四湖生物可利用性
太湖北部不同湖区春、夏季溶解性酸性多糖分布被引量:2
2013年
为研究太湖dAPS(dissolved acidic polysaccharides,溶解性酸性多糖)的时空变化,探讨湖泊水体中dAPS对有机碳的贡献和重要性,于2012年春、夏季调查了太湖北部不同湖区(竺山湾、梅梁湾、贡湖湾、湖心区)水体中ρ(dAPS),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ρ(Chla)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不同湖湾中dAPS对DOC(溶解性有机碳)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太湖北部水体中ρ(dAPS)春、夏季变化范围为3.02~9.93 mg/L,平均值为(6.10±1.59)mg/L.夏季太湖北部各湖区之间ρ(dAPS)没有显著性差异,春季梅梁湾中ρ(dAPS)显著高于湖心区(P<0.05),其他湖区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春、夏两季ρ(dAPS)的最低值均出现在湖心区.除贡湖湾外,夏季太湖北部各湖区ρ(dAPS)与ρ(Chla)都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而春季各湖区则无显著线性关系.这说明春、夏季dAPS的受控因素不一样,夏季ρ(dAPS)受藻类影响较大.夏季各湖区dAPS对DOC的贡献率以贡湖湾最高,平均值高达46.7%±7.7%,春季则以梅梁湾的贡献率较高,平均值为68.6%±5.9%,这意味着dAPS在太湖水体有机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刘丽贞秦伯强吴攀牛城张运林黄琪邓建明
关键词:酸性多糖叶绿素A溶解性有机碳太湖
太湖北部湖区颗粒物吸收特性的时空变化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对太湖北部不同湖区2005—2006年4个典型月份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吸收系数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太湖北部湖区水体中颗粒物吸收和浓度的时空分布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颗粒物吸收在4个月中存在明显差异,夏秋季浮游植物吸收特性得以显现,而冬春则类似非藻类颗粒物吸收特性随波长增加大致按指数规律衰减,吸收系数值夏秋航次的测量数据明显高于冬春航次的测量数据,在空间分布上也有所差异。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光谱斜率(Sd)值除7月稍低于其他3个月外,整体时空相差不是太大;浮游植物特征波长的吸收系数与叶绿素a浓度具有显著性正相关,1月相关性最低,其他3个月差别不大。总颗粒物、非藻类颗粒物吸收系数与总悬浮物(TSS)、有机(OSS)、无机颗粒物(ISS)均存在显著性相关,且其相关系数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TSS>ISS>OSS,季节排序为冬春高于夏秋;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只与有机颗粒物有弱线性相关。
王鑫张运林张文宗
关键词:太湖悬浮颗粒物浮游植物吸收光谱
太湖梅梁湾水源地示范区水质改善初探被引量:13
2006年
基于改善环境、恢复生态系统的思路,在太湖梅梁湾水源地实施了旨在恢复水生植物的环境改善和生态修复工程。通过2003年8月开展的本底调查及2003年9月~2004年11月的水质监测资料,对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质改善示范区水质的时空变化趋势和质量状况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前示范区内各点位的透明度、总氮、氨氮、总磷、叶绿素a等指标均超标,水质为Ⅳ-Ⅴ类,表现为富营养化水平;各项工程措施实施后水质有了明显改善,溶解氧明显升高,全年较2003年8月份升高34%,夏季较2003年8月也升高了17%,10个点透明度平均由0.29m提高到0.35m,增加了21%,强化净化区较外围区提高0.05m。但是,上述水质改善仅是生态工程物理效应的结果,由于水生植物尚未恢复,因此,有些指标的改善并不明显,如叶绿素等。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水生植物得到恢复后,其水质改善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史龙新张运林秦伯强
关键词:太湖示范区水质
基于藻类指数频次法的富营养水体水生植被遥感提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藻类指数频次法的富营养水体水生植被遥感提取方法,包括:S1、对富营养化水域中水生植被茂盛且面积稳定的若干时段选取MODIS影像;S2、对选取的MODIS影像进行FAI指数的计算;S3、根据FAI指数计...
刘笑菡张运林施坤周永强
文献传递
基于EEMs及PARAFAC的洪湖、东湖与梁子湖CDOM组成特征分析被引量:19
2013年
国内外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洪湖、东湖及梁子湖等大中型浅水湖泊DOM组成特征的分析较少,本文基于2007年9月-10月洪湖、东湖与梁子湖34个站点野外实地采样数据,运用三维荧光图谱(EEMs)与平行因子分析(PARAEAC)模型,着重分析了三个湖泊CDOM吸收荧光特性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CDOM在350 nm处吸收系数a(350)在三个湖泊表现为洪湖极显著高于东湖与梁子湖(P<0.001);三个湖泊CDOM光谱斜率S_(208~500)与a(350)呈极显著负相关(R^2=0.781,p<0.001)且洪湖S_(280~500)值极显著低于东湖与梁子湖P<0.01);光谱斜率比值S_R值也表现为洪湖显著低于东湖与梁子湖(p<0.05)。PARAFAC模型解析得到两个类腐殖质组分(C1,C2),两个类蛋白质组分(C3,C4),其中组分C1与C2呈极显著正相关(R^2=0.884,p<0.001),组分C3与C4亦为极显著正相关(R^2=0.677,p<0.001),这表明三个湖泊CDOM组分C1与C2,C3与C4来源相似,然而统计结果并未发现四个荧光组分与DOC及Chl-a浓度之间存在任何显著性相关关系。三个湖泊荧光指数FI_(255)(HIX),FI_(265),FI_(310)(BIX)与FI_(370)值均表现为东湖显著高于梁子湖(P<0.05),极显著高于洪湖(P<0.01),这意味着东湖富营养化程度高于洪湖与梁子湖。
周永强张运林牛城王明珠
关键词: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平行因子分析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