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丽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洛阳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追风筝的人》中三大意象间的二元对立模式被引量:1
- 2011年
- 分析指出,小说《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哈桑以及风筝这三种形象作为重要的意象承载着不同的隐喻意义,并认为这三大意象两两之间形成了三对二元对立模式,通过对其分析阐述得出,这三对二元对立模式,调动了冲突元素,强化了冲突效果,有助于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
- 张方丽王璐
-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意象二元对立
- 白人眼中的“上帝”——论《在路上》中的黑人形象
- 2012年
- 《在路上》作为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被文学评论界称为"掉一代的圣经"。故事背景设定在二战后的美国。在当时以白人文化为美国主导文化的时代背境下,小说中的两位白人主人公迪安与萨尔确尊称黑人为"上帝",并希望能够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本文拟从分析小说中黑人成功的事业和家庭入手,挖掘出在特定历史时期,美国亚文化代表之一——黑人文化背后所掩映的深刻文化内涵。
- 张方丽
- 关键词:亚文化
- 转型期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构被引量:1
- 2017年
- 作为大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承载着培养学生国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功能,其课程建设应与国家的发展战略、高校自身的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依据泰勒现代课程论,聚焦教学目标及内容体系两大维度,认为转型期地方高校的大学英语内容体系可构建三位一体的"能力模块":提高学生基础英语水平的通用英语模块;为学生创造人文素养氛围和提高某种语言技能的通识英语模块;满足学生未来职业需要的专门用途英语模块。
- 张方丽
- 关键词:教学目标模块教学
- 现代远程教育教师聘用评价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远程教育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进行锻炼和培养。高校对远程教育的理论和发展进行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高校在开展远程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素养、教师聘用等方面存在问题。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聘用的核心是对教师的素养和教学工作进行考察。因此,应该对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聘用模式进行探讨,建立合理的聘用制。这对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张方丽
-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教师聘用教师评价机制
- “一带一路”视阈下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地方高校肩负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合格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已成为衡量其教育水平的重要指征."一带一路"战略为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缺乏科学顶层设计及战略统筹、国际化课程设置失衡、国际化师资不足等突出问题,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做好顶层统筹规划,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及创建具备国际化素养的教学团队.
- 张方丽
- 关键词:地方高校
- 《在路上》:一次文学文化解放的精神之旅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步入了一个讲究理性和逻辑的时代。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深深影响着美国大众,使他们对人类情感和精神自由视而不见。文学领域因为缺乏个性而变成了一片荒原。《在路上》于1957年的发表对于当时僵化的社会秩序是一...
- 张方丽
- 关键词:《在路上》社会秩序垮掉一代主流文化
- 文献传递
- 旅游景区介绍中各类信息的翻译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选取河南省若干旅游景区介绍实例,在信息突出策略原则的指导下,从实证角度对旅游景区介绍文本中不同的信息类型的特点及其性质、功能、信息传达度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各类信息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期用于指导此类语篇的翻译。
- 王璐张方丽
- 关键词:信息类型翻译
- 解读《不—不仔》中的母亲形象——“他者”的覆灭
- 2010年
- 《不一不仔》是美籍日裔作家约翰·冈田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主要描述了第二代日裔美国人Ichiro在二战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探寻自己文化身份的过程。小说中的母亲形象代表着日本文化身份.而在美国出生长大的Ichiro倾向于选择美国文化身份。因此两者爆发了巨大的冲突。这个过程实际正是对拉康提出的“镜像阶段”的映射。在这场自我与他者的斗争中,母亲最后选择了自杀,他者覆灭:Ichiro最终选择了忠实于自己内心情感的美国文化身份,在分裂中找到了自我。
- 张方丽
- 关键词:母亲形象
- 《蝇王》的生态批评解读被引量:1
- 2012年
-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最负盛名的作品。故事中的孩童们因乘坐飞机失事,迫降到一座孤岛上之后,大肆破坏环境,导致岛上自然生态严重失衡。由于远离了道德和文明的约束,迫于生存的压力,孩子们之间爆发了残酷的派别之争,形成了病态的社会形态。自然生态的失衡和社会生态的病态发展终将导致人类精神生态的畸形—被异化的人性,为了追逐权力,原本单纯的孩童们自相残杀,变成了嗜血的恶魔。从中可以管窥到戈尔丁深邃的生态观: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畸形的精神生态才能恢复正常,精神危机才可解除。
- 张方丽
- 关键词:《蝇王》生态批评异化
- 《不-不仔》中的镜子隐喻被引量:1
- 2012年
- 《不-不仔》是美籍日裔作家约翰.冈田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也是当时第一部日裔美国文学作品。本文分析了小说中Ichiro疯狂的把母亲拉到镜子前的行为;阐述了镜子这一文学意象这小说中的深刻隐喻内涵,它已成为个体构建身份的重要媒介。Ichiro不断与代表着自身日本文化身份的母亲不断抗争,最终找到了独立的自我。
- 张方丽张磊
- 关键词:镜子文化身份日本儒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