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祥

作品数:8 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疼痛
  • 4篇椎间盘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臭氧
  • 2篇抑郁
  • 2篇异构体
  • 2篇源性
  • 2篇溶解度
  • 2篇疼痛治疗
  • 2篇同分异构
  • 2篇同分异构体
  • 2篇突出症
  • 2篇注射治疗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椎间盘源性
  • 2篇椎间盘源性疼...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因子
  • 2篇理化性
  • 2篇理化性质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作者

  • 8篇张文祥
  • 8篇倪家骧
  • 1篇何明伟
  • 1篇段红光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第一届全国临...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经皮靶点射频加双针穿刺穿通式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皮靶点射频热凝结合穿通式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5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小关节内侧缘入路以及安全三角入路分别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A组接受靶点射频热凝结合穿通式臭氧注射治疗,B组接受单纯靶点射频热凝治疗。分别于治疗后72h、1个月、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都穿刺成功,两组患者治疗后72h、1个月、3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3个月A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2.3±1.5和2.4±1.6,B组分别为3.7±2.4和4.3±2.5(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A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6.7%和85.0%,B组为79.3%和63.8%,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CT引导下行靶点射频热凝加双针穿刺穿通式臭氧注射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纯靶点射频热凝组。
何明伟张文祥倪家骧段红光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热凝臭氧双针
胶原酶生物学特征及胶原酶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充分认识胶原酶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注射治疗对椎间盘的影响以及其在椎间盘突出症中的重要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类2000-01/2007-02期间的文章,检索词:注射用胶原酶。同时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01/2007-02期间的文章,检索词:collaganase AND disk。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从基础药理到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文献查找原文。然后选择在临床方面病例数较多的文献,特别把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列举出来。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相关中文文献72条,按上述标准纳入15条。英文文献30条,按上述标准纳入15条。资料综合:篇中有10篇侧重于胶原酶的药理及其对脊髓和神经影响的基础研究。其余20篇侧重于临床应用总结分析及推广。30结论:因胶原酶的生物学特征,胶原酶注射是目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其安全性以及对脊髓和神经的远期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张文祥倪家骧
关键词:胶原酶椎间盘突出症生物制剂生物疗法
慢性疼痛与抑郁焦虑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9年
1慢性疼痛概述 1.1慢性疼痛的定义 疼痛是一种由急性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或以这些损伤来描述的不愉快的感觉及情感体验。这一定义强调了疼痛不仅仅是一种感觉现象,而且是一种多维度现象包括感觉、情感、动机、环境及认知成分。同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将慢性疼痛定义为“超过正常的组织愈合时间(一般为3个月)的疼痛”。也就是引起伤害性刺激损伤已痊愈而疼痛依然存在的一种状态,它常常伴随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和身体反应。因此它既是一种乍理反麻,又是一种主观的自常症状。
张文祥倪家骧
关键词:慢性疼痛抑郁焦虑微创介入治疗
臭氧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1臭氧的理化性质 臭氧(O3)是一种不稳定的蓝色气体,氧的同分异构体。它的比重为空气的16倍,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高10倍,比空气高25倍。臭氧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1%(重量)浓度的臭氧水溶液常温大气中半衰期约16分钟,3ppm的臭氧在水中半衰期仅30分钟。臭氧是良好的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在天然元素中仅次于氟。它的副产物是氧气,因此其使用安全,除非不小心将大量臭氧注入血管内。
张文祥倪家骧
关键词:疼痛治疗同分异构体理化性质半衰期溶解度
细胞因子在椎间盘源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椎间盘突出症即影像学有突出,同时有症状、体征。椎间盘源性疼痛是临床上导致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全面认识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制,认识各种细胞因子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利用细胞因子治疗慢性疼痛的进展。
张文祥倪家骧
关键词:细胞因子椎间盘源性疼痛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慢性疼痛患者发生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研究被引量:60
2009年
目的探讨慢性疼痛患者疼痛与抑郁、焦虑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08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住院的慢性疼痛患者131例。根据疼痛种类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三叉神经痛组(Ⅰ组)45例,颈腰椎源性疼痛组(Ⅱ组)39例,复杂神经痛组(Ⅲ组)47例。入院后均采用神经微创介入方法治疗疼痛。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的疾病程度,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RS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评定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结果(1)治疗前Ⅰ组患者疼痛程度与Ⅱ组比较,治疗后Ⅰ组患者疼痛程度与Ⅲ组比较,治疗后3个月Ⅰ组患者疼痛程度与Ⅱ组、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结束后及治疗后3个月的疼痛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1例慢性疼痛住院患者中,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49.62%和57.25%。治疗前Ⅲ组患者抑郁发生率(72.3%)与Ⅰ组(37.8%)、Ⅱ组(35.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Ⅲ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4%、10.3%和25.5%)及治疗后3个月抑郁发生率(分别为0、15.2%和17.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Ⅲ组患者焦虑发生率(68.1%)与Ⅱ组(4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Ⅰ、Ⅱ、Ⅲ组患者焦虑发生率(分别为57.8%、43.6%和68.1%)与治疗结束后(分别为13.3%、15.4%和27.7%)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为0、24.2%和20.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焦虑发生率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疼痛住院患者存在较高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最高,而复杂神经痛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最高;疼痛微创介入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抑郁、焦虑发生率较治疗前
张文祥倪家骧
关键词:疼痛抑郁焦虑
臭氧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8
2007年
张文祥倪家骧
关键词:疼痛治疗同分异构体理化性质半衰期溶解度
细胞因子在椎间盘源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9
2008年
学术背景:椎间盘源性疼痛是慢性腰背痛的一个主要原因,其炎性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炎症机制里有许多细胞因子参与,这些细胞因子在疼痛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应如何利用这些细胞因子来治疗疼痛,说法不一。目的:全面认识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制,认识各种细胞因子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利用细胞因子治疗慢性疼痛的进展。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CNKD期刊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类1994-01/2007-06关于椎间盘源性疼痛方面的文献,检索词"生物因子,疼痛",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获得文章153篇。同时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2-01/2007-06关于椎间盘源性疼痛方面的文章,检索词"gene,chronic pain",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获得文章36篇。检索应用CAJViewer6.0软件。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从基础到临床与细胞因子密切相关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对所得文献进行提炼,按上述标准纳入中文6篇,英文24篇。文献评价:30篇文章中10篇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20篇为临床研究文献。其中RCT文章7篇,循证医学系统综述1篇、汇总分析10篇、个例报道2篇、经验交流10篇。资料综合:椎间盘源性疼痛除传统的机械压迫外,还包括炎症机制和免疫机制。炎症机制在椎间盘源性慢性疼痛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有P物质、磷脂酶A2、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生长因子、一氧化氮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机制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了解了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进而将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应用前景广阔。结论:疼痛的发生以及对于镇痛药物的不同反应有其一定的基因基础,细胞因子在椎间盘源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文祥倪家骧
关键词:细胞因子椎间盘突出基因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