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兵
- 作品数:19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矿业工程更多>>
- 浆态床合成甲醇CuO/ZnO/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气-液-固三相浆态床合成甲醇工艺具有传热效率好、可采用富CO合成气、单程转化率高、尾气不循环或少循环、在线更换催化剂以及操作负荷弹性大等特点,适合大规模生产甲醇,并且特别适宜用于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中的化工产品联产...
- 张小兵
- 关键词:浆态床甲醇喷雾干燥
- 文献传递
- 一种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一种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配制硝酸铜、硝酸锌、硝酸铝和第四组分的总浓度为0.5~2.0mol/L的水溶液以及碳酸钠的浓度为0.5~2mol/L的水溶液,在微波控温50~80℃的条件下,控制pH值6.5~8.5,进行共...
- 李忠范辉郑华艳郭启海刘岩张小兵
- 文献传递
- 中国生物柴油技术开发及应用进展被引量:13
- 2008年
- 综述了目前我国制备生物柴油的主要廉价原料资源即基因改造植物油脂、废弃油脂和微生物油脂,并介绍了现阶段我国生物柴油的酯交换技术开发和应用现状,而且对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必须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生物柴油发展道路。
- 李金萍张小兵李茜茜李忠
- 关键词:生物柴油酯交换
- 沉淀及老化温度对浆态床合成甲醇CuO/ZnO/Al_2O_3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利用浆态床反应器,考察了沉淀及老化温度对CuO/ZnO/Al2O3催化剂催化合成甲醇的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并用XRD、BET、FT-IR以及XPS等技术对前驱体及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物相主要以孔雀石(Cu2(CO3)(OH)2)和类孔雀石((Cu,Zn)2(CO3)(OH)2)为主,其中,70℃沉淀和80℃老化条件下制备的前驱体具有适当的结晶度,焙烧后的催化剂中CuO分布均匀,Cu元素的电子结合能位移最大,CuO与ZnO之间作用较强,催化剂的性能最佳,时空收率和失活率分别达到了153.3 g/(kgcat.h)和1.44%/d。
- 李忠张小兵郭启海刘岩郑华艳
- 关键词:浆态床反应器稳定性
- 浆态床合成甲醇CuO/ZnO/Al<sub>2</sub>O<sub>3</sub>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气-液-固三相浆态床合成甲醇工艺具有传热效率好、可采用富CO合成气、单程转化率高、尾气不循环或少循环、在线更换催化剂以及操作负荷弹性大等特点,适合大规模生产甲醇,并且特别适宜用于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中的化工产品联产...
- 张小兵
- 关键词:浆态床甲醇
- 环保甲醇柴油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甲醇柴油,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改性生物柴油:40%~90%;甲醇:10%~60%;石化柴油:0%~30%,在常温常压下混合搅拌均匀即可。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无污染,经在柴油发动机上测试,...
- 李忠张小兵鲍卫仁米杰谢克昌
- 文献传递
- 甲醇生物柴油的合成和性能研究(英文)被引量:1
- 2007年
- 以价格低廉的双氧水为氧化剂,在60℃及常压条件下,对生物柴油进行了化学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生物柴油和甲醇可以任意比例互溶。所制甲醇生物柴油(甲醇≤40%)可以使未做任何改动的柴油机很好地启动和运行,而且尾气排放可以完全达到欧洲3号标准的要求。较好地解决了生物柴油由于其价格较高而迟迟不能在市场上进行大面积推广的难题,为车用燃料的多元化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 李忠张小兵米杰鲍卫仁谢克昌
- 关键词:生物柴油甲醇化学改性
- 一种浆态床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一种浆态床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配制硝酸铜/锌/铝总浓度为0.5~2.0mol/L的水溶液及碳酸钠/氢钠的浓度为0.5~3.0mol/L的水溶液,在50~80℃及搅拌下控制沉淀母液pH值为6.5~8.5进行反应,并在...
- 李忠张小兵郑华艳谢克昌
- 文献传递
- 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04年
- 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催化体系目前主要有铜系、钴系、钯铜复合系以及硒系四种。铜系中CuCl催化体系已工业化,但由于氯离子的丢失而引起催化剂活性的下降及设备腐蚀问题是其致命缺点。这一问题可采取添加配体或助剂稳定氯离子或取代氯离子等方法来解决。其中后者是一种较新的方法,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张小兵李忠卫有存
- 关键词:甲醇碳酸二甲酯催化剂
- 煤矿采矿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18年
-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各种资源产量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消耗大,并且随着中国近年来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于资源消耗情况十分严重。因此,必须要保证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合理运用高新科技技术,进行资源开采,保证工作效率和工作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资源浪费。并时刻注意在煤炭开采中的一些问题,积极解决,并且合理规避这些问题的出现,确保煤炭开采安全。
- 张小兵
- 关键词:煤矿采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