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均如
- 作品数:8 被引量:11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广西平话概论被引量:79
- 1999年
- 梁敏张均如
- 关键词:南宁白话粤方言桂南平话桂北平话西南官话
- 侗台语言的系属和有关民族的源流被引量:11
- 2006年
- 侗台语族包括壮泰、侗水、黎和仡央四个语支,共约二、三十种语言。它们分布在东起中国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西至印度阿萨姆邦,北到四川的金沙江,南抵泰国南部的一大片互相毗连的地区。总人口约有五、六千万之多。这些语言的语音结构相似,语法体系大致相同,同源词较多。无疑,它们有着亲密的同源关系。语言、人文、历史等事实证明侗台民族的先民过去曾在广西和云南东南部、贵州南部、广东西部一带长期居住,滋生繁息,后来因为战乱和寻找更适合居住的区域而迁徙到海南岛、越南北部、泰国、老挝和印度阿萨姆邦等地。
- 梁敏张均如
- 关键词:侗台语
- 从汉台语言的数词是否同源说起被引量:13
- 2004年
- 作者认为壮傣、侗水两语支语言的数词借自古平话,与汉语数词不是同源关系。黎、仡央两语支的数词是分化后各自产生的。侗台语和汉语没有发生学关系。
- 梁敏张均如
- 关键词:汉语数词侗台语语源
- 桂北平话语音演变的一些遗迹被引量:4
- 2006年
- 在我们过去广西平话的一些文章中,除了介绍平话的一般情况外,还根据各地语音的不同把它们分为桂南平话和桂北平话两片。桂北平话又可以分为融柳(融水、柳江)和灵龙(灵川、龙胜)两个小区。融柳小区与桂南平话的语音比较接近;灵龙小区(有同志称为两灵区———两江、灵川)的平话因韵尾变化合并较多而显得差别较大。文章刊出后,有些同志对这种观点表示认同;有些同志(如韦树关)认为融柳平话与桂南平话相同,应该是有别于粤方言和其他汉语方言的一个独立的汉语方言,而桂北平话(他指的是灵龙小区)韵尾简化特多,应属湘方言。还有些同志(如詹伯慧)认为桂南平话应属粤方言,而桂北平话还不能下结论,但反正不能归入湘方言。本文主要是从桂北平话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说明灵龙区平话早期发展的情况与融柳区平话是一致的,桂北各地壮话中的汉语老借词读音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至于平话为什么不是粤方言的一支这个问题,我们将另文探讨。
- 梁敏张均如
- 关键词:桂北平话历史发展
- 对《左江史画研究的重大突破》一文的质疑
- 2004年
- 梁敏张均如
- 关键词:社会功能绘画手法艺术风格
- 宾阳话的语音和词汇(上)被引量:7
- 2006年
- 宾阳话是今广西宾阳县流通最广,势力最大的交际用语,使用人口达70万以上,属桂南平话中较有特点的一种汉语次方言。宾阳县的汉人大都说他们的先人是从山东省青州府益都县等地迁来。宾阳话的词汇还保留不少古代汉语的词语。
- 张均如
- 关键词:语音词汇
- 宾阳话的语音和词汇(下)被引量:3
- 2006年
- 张均如
- 关键词:词汇语音影子
- 临高语借词、读书音的来源及语言相互影响被引量:9
- 1997年
- 临高语属侗台语族台语支,分布在海南岛北部的临高、琼山、澄迈、儋县及海口市郊等地。据80年代初的估计,使用临高语的人口至少有50多万。临高人的先民大约是在秦朝之前从两广迁居海南岛的,比汉人进岛要早。故临高语管当地汉人叫 xek^7,即"客人"。汉人大量进入海南的时间主要是唐、宋及宋以后。从此临高人与汉人的关系日益密切。后来与临高语关系密切的汉语方言,一是属闽南方言的海南话。
- 张均如
- 关键词:海南话借词侗台语族语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