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耀
- 作品数:29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漯河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周剂量紫杉醇联合吡喃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周剂量紫杉醇(PTX)联合吡喃阿霉素(THP)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入组的53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周剂量PTX+THP联合化疗,每21天为1周期,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53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56.6%;其中完全缓解率为17%,部分缓解率为39.6%。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等。其中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多为Ⅰ~Ⅱ度;脱发发生率为71.7%,其中Ⅲ度脱发发生率39.6%。结论周剂量紫杉醇联合吡喃阿霉素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高、安全性好的化疗方案,尤其适合于一般状况较差及老年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 马天江张国耀
- 关键词:紫杉醇吡喃阿霉素联合化疗晚期乳腺癌
- 左、右半结肠癌骨转移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left sided colon cancer,LSCC)和右半结肠癌(right sided colon cancer,RSCC)骨转移病人的临床特征,筛选3年生存影响因子,为结肠癌骨转移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漯河市中心医院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3例结肠癌骨转移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据解剖位置将64例纳入LSCC组,39例纳入RSCC组,对比分析其两组病人的临床特征,筛选3年生存影响因子。结果: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示肿瘤位置、TNM分期、伴肺转移、骨转移后治疗及双磷酸盐治疗与结肠癌骨转移3年生存率相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s回归多因素统计分析示:肿瘤位置、TNM分期影响结肠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结论:结肠癌骨转移预后可能与肿块位置、TNM分期、伴肺转移、骨转移后治疗、双磷酸盐治疗等多种临床因素相关。其中肿瘤位置、TNM分期是结肠癌骨转移3年生存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本文为区分左右半结肠癌骨转移不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评价提供了依据。
- 张国耀曹非史磊张智慧马天江李玉伟
- 关键词:骨转移预后因素
-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方法 146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给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度疼痛初始剂量10 mg/12 h,重度疼痛初始剂量20 mg/12 h,动态评估患者疼痛评分并滴定至疼痛评分<3分。每例患者至少治疗14 d。观察疗效。结果 146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94例,明显缓解41例,中度缓解6例,总疼痛缓解率为96.6%,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恶心呕吐等。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安全有效,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刘娜马天江张国耀
- 关键词:癌痛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生活质量
- 放疗联合内分泌及双膦酸盐同期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内分泌及双膦酸盐同期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漯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120例合并骨转移的晚期前列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将接受放疗联合同期内分泌及双膦酸盐治疗的6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将仅接受内分泌联合双膦酸盐治疗的6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治疗12个月。记录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疼痛缓解程度、骨质破坏变化、不良骨事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分析两组近期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率(86. 7%)高于对照组(65. 0%);疼痛缓解率(95%)高于对照组(80%);骨质破坏修复率(88. 3%)高于对照组(75%);不良骨事件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38. 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有重度骨髓抑制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放疗联合内分泌及双膦酸盐同期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国耀史磊李玉伟
- 关键词:放疗内分泌前列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
- 洛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洛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洛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76.67%(23/3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获益率为90.00%(27/30)、对照组为93.33%(28/30),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进展中位时间和中位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肝损害、骨髓抑制、静脉炎及脱发等,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素贞张国耀史磊
- 关键词:洛铂晚期乳腺癌化疗
- 结直肠癌组织中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质1、分泌型蛋白1阳性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组织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质1(NUSAP1)、分泌型蛋白1(DKK1)阳性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5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法分析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NUSAP1、DKK1阳性表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USAP1、DKK1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比较结直肠癌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的NUSAP1、DKK1阳性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直肠癌患者NUSAP1、DKK1表达预后的生存情况,COX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NUSAP1阳性表达为78.9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3.68%,DKK1阳性表达为54.74%,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72.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USAP1、DKK1单独及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826(95%CI:0.765~0.877)、0.589(95%CI:0.516~0.660)、0.900(95%CI:0.848~0.939),联合诊断的AUC较高,最佳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47%、90.53%;不同TNM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患者NUSAP1、DKK1阳性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USAP1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为60.29%,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的89.27%,DKK1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7.08%,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的53.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多因素结果显示,TNM分期、NUSAP1阳性、淋巴结转移、DKK1阳性、远处转移均是结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患者NUSAP1、DKK1阳性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且NUSAP1、DKK1联合可用于辅助诊断结直肠癌。
- 陈聪曹东辉王准证赵琰张国耀
- 关键词:结直肠癌病理特征
-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给予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结果止痛总有效率82.0%(41/50),生活质量总改善率64.0%(32/50),骨转移控制总有效率62.0%(31/50)。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发热和肌痛。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 刘娜马天江史磊张国耀支卫国牛松涛张智慧陈素华
- 关键词:唑来膦酸恶性肿瘤骨转移
-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治疗肝癌腹胀73例被引量:4
- 2006年
- 郭宏强刘平予张国耀
- 关键词:肝癌腹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三阴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2例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经免疫组化证实ER、PR、HER-2均阴性,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具体用药为: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5mg/m2静脉滴注,第1-3天。21天为1周期,至少2个周期。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每2周期后评价疗效,并随访观察肿瘤进展时间。结果:3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与不良反应,获完全缓解(CR)1例(3.1%),部分缓解(PR)10例(31.2%),稳定(SD)12例(37.5%),进展(PD)9例(28.1%),总有效率(CR+PR)为34.4%(11/3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9.0%,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对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好。
- 刘娜马天江支卫国张国耀陈素华史磊牛松涛张智慧
- 关键词:吉西他滨顺铂三阴性乳腺癌化学治疗
- 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及干预治疗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CCU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并对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进行药物合并优质护理治疗,以期找到合理的"双心治疗"方法。方法 ACS患者入院3d内行HAD评分,评分>8分者认定为焦虑、抑郁患者。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HAD评分<8分者,B组为HAD评分>8分者,E组为正常体检对照组。B组患者随机分为C、D二组,C组除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外,再给予盐酸氟西汀及优质护理服务相结合的方法治疗,D组患者只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后1,3,6个月给予随访。结果 ACS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45.5%)明显高于一般人群(5.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C组给予抗焦虑、抑郁联合优质护理服务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后,随访1,3,6个月焦虑、抑郁比率明显降低(25.27%、15.38%、4.4%),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13.19%),和D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CS患者要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对焦虑、抑郁患者要及时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联合优质护理服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双心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 蔡继锐毛艳张国耀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焦虑抑郁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