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清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河南省人间布氏菌病流行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04年
- 目的 分析河南省布氏菌病流行因素 ,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的方法 ,对河南省 1981~ 2 0 0 3年布氏菌病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和疫情活跃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981~ 2 0 0 3年全省检出新发布氏菌病人 1895例 ,年发病率 ( 0 .0 0 1~ 0 .2 ) /10万 ;病例散布在 72个县 (市、区 ) ,其中偶发县有 5 6个 ,散发县有 10个 ,高发县有 6个 ;80年代病例较少 ,90年代缓慢增加 ,2 0 0 0年以后大幅度增加。发病时间以 2~ 7月较多 ,发病人群以饲养放牧等农村人口为主。结论 河南省自 90年代以来人间布氏菌病疫情活跃 ,疫情回升的原因与有关部门重视不够、财政投入不足、病畜难以淘汰。
- 张更荣吕家锐张爱梅宋振清邓文斌郝宗宇
- 关键词:人间布氏菌病发病人群偶发病畜放牧饲养
- 2000—2003年河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报
- 河南省是我国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严重流行区之一,主要传染源为各种羊只.为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找出影响因素、提出预测预报、指导防治实践,按照卫生部、农业部《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试行方案》要求,结合我省布病历史疫情分布和各...
- 吕家锐郝宗宇邓文斌张爱梅宋振清唐晓燕
- 关键词:疫情监测布鲁氏菌病传染源传染病流行
- 文献传递
- 2000-2003年河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报
- 2004年
- 河南省是我国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严重流行区之一,主要传染源为各种羊只.为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找出影响因素、提出预测预报、指导防治实践,按照卫生部、农业部<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试行方案>要求,结合我省布病历史疫情分布和各地畜牧养殖业发展状况,2000-2003年在全省设置布病疫情监测点7个(分别为西部的灵宝市、陕县,北部的林帅Ⅰ市、安阳县,中部的郑州市,西南部的叶县,西北部的博爱县)常年开展监测工作.监测对象为7-60岁、与传染源接触较密切的人群,如兽医、饲养放牧、屠宰、皮毛乳肉加工人员等.……
- 吕家锐郝宗宇邓文斌张爱梅宋振清唐晓燕
- 河南省1996~2003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掌握疫情动态,找出影响因素,评价防治措施,提出预测、预报,指导防治实践.方法根据历史疫情分布和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在全省不同区域选择若干布病疫情监测点,采用统一的方案进行连续监测.结果各年度各监测点均存在不同程度人群感染,1996~2003年呈突然升高又缓慢下降趋势,2002~2003年发病人数则显著增多.病人和感染者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和中部疫区.结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新传染源的大量输入,原有传染源净化不彻底,人群免疫水平下降,以及疫区自然环境、地理地貌等都对疫情产生重要影响.针对不同疫区疫情特点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吕家锐郝宗宇邓文斌张爱梅宋振清唐晓燕
- 关键词:人间布鲁氏菌病疫区传染源疫情监测布病疫情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