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涵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康复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室
  • 1篇心室充盈
  • 1篇心衰
  • 1篇心衰患者
  • 1篇药物治疗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早期康复
  • 1篇早期康复治疗
  • 1篇韧带
  • 1篇韧带损伤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系统功能
  • 1篇生物力学
  • 1篇衰竭

机构

  • 4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孟涵
  • 4篇王惠芳
  • 2篇王予彬
  • 1篇崔芳
  • 1篇朱文辉
  • 1篇梁炳寅
  • 1篇师东良
  • 1篇卢亮宇
  • 1篇李靖龙
  • 1篇潘惠娟

传媒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塑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观察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变化。方法:在Pubmed、EMBASE、CINAHL、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CNKI)进行文献检索,然后筛选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6篇文献入选本研究。这些文献主要使用了体感诱发电位、脑电图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了前交叉韧带损伤和重建术后的脑功能。发现: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P27电位缺失,重建手术并未恢复P27电位。P27电位缺失者功能较好。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大脑额部θ功率区活动增加。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对侧的丘脑、顶后部皮质、初级感觉运动区、基底核—外侧苍白球、次级躯体感觉区、扣带回运动区、运动前区和同侧的小脑和初级感觉运动区的激活消失,但是对侧辅助运动前区、对侧次级躯体感觉区后部和同侧颞下回后部的激活增强。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塑。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康复治疗有必要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塑。
师东良李靖龙孟涵朱文辉卢亮宇王惠芳翟华王予彬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慢性心力衰竭的运动训练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任何损害心室充盈能力或射血能力的器质性或功能性心脏病都能引起慢性心衰。尽管药物治疗可以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但却无法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医学界开始把目光转到其他干预手段,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运动训练等。
孟涵王惠芳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心室充盈心衰患者药物治疗
老年人退行性肩袖损伤的机制和治疗策略被引量:10
2014年
退行性肩袖损伤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也是老年人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肩袖疾病(包括磁共振显示肩袖部分或完全撕裂)的患者中年龄在60岁或以上54%.退行性肩袖损伤更容易发生在大于50岁老年人中,超声检查研究显示50多岁、60多岁和70多岁这3个年龄段的人群中肩袖撕裂的患病率分别为13%、20%和31%.退行性肩袖损伤通常没有明确的外伤史,表现为进行性的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1].本文就退行性肩袖损伤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进展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孟涵梁炳寅王惠芳王予彬
关键词:生物力学康复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治疗的探讨
21世纪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心脏康复可明显提高心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逐渐成为心...
潘惠娟王惠芳孟涵于喆崔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治疗依从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