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智元

作品数:3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理学
  • 1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对撞
  • 12篇对撞机
  • 10篇电子对撞机
  • 10篇束流
  • 10篇BEPC
  • 9篇正负电子
  • 9篇正负电子对
  • 9篇正负电子对撞
  • 9篇正负电子对撞...
  • 8篇储存环
  • 6篇加速器
  • 6篇北京正负电子...
  • 5篇电子云
  • 4篇束团
  • 3篇英文
  • 3篇条纹
  • 3篇条纹相
  • 3篇条纹相机
  • 2篇动力学孔径
  • 2篇束团长度

机构

  • 30篇中国科学院
  • 7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30篇国智元
  • 13篇秦庆
  • 11篇王九庆
  • 10篇刘瑜冬
  • 9篇张闯
  • 6篇林郁正
  • 5篇邢军
  • 5篇王书鸿
  • 4篇赵政
  • 4篇葛军
  • 4篇王兰法
  • 3篇于程辉
  • 3篇徐刚
  • 2篇罗云
  • 2篇陈利民
  • 2篇童德春
  • 2篇马力
  • 2篇周德民
  • 2篇王生
  • 2篇朱雄伟

传媒

  • 16篇高能物理与核...
  • 3篇第七届全国加...
  • 2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第八届全国加...
  • 2篇第九届加速器...
  • 1篇中国粒子加速...
  • 1篇中国物理学会...
  • 1篇粒子加速器学...
  • 1篇第七届全国激...

年份

  • 3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极场的电子云俘获效应研究(英文)
2004年
电子云效应限制了几台加速器的高束流密度运行 ,例如SLAC和KEK的B工厂 ,CERN的SPS与PS .本文运用辛流形上的 1 form李摄动法研究了 2n多极场的电子云俘获效应 ,结果发现在多极磁铁 (n >1)
朱雄伟国智元
关键词:电子云辛流形多极磁铁
远程束-束作用的研究
1999年
已有的和建造中的对撞机的运行常常被束-束相互作用引起的非线性效果所限制,特别是大流强的束流,如正在研究中的BEPC多束团对撞方案(以下简称BEPCⅡ).BEPCⅡ上的束-束相互作用非常复杂,束团除了在南对撞点正撞外,还在环上其余11个位置有远程相互作用.本文计算了远程束-束相互作用的频移和频散.
王兰法张闯王书鸿国智元林郁正童德春
关键词:频移频散对撞机
高能储存环中的双流不稳定性
高能储存环是高能粒子加速器的一种,通常其束流能量较高,束流不稳定性—双流不稳定性,形成了对束流品质的限制因素.双流不稳定性包括离子效应、电子云束流不稳定性和尘埃效应等.
国智元秦庆王九庆邢军刘瑜冬
关键词:双流不稳定性
用条纹相机测量BEPC的束团长度被引量:2
2003年
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BEPC)中 ,正负电子束团的长度及其拉伸是束流性能重要指标之一 ,它直接影响到物理实验的效率 ,对BEPC的改进和性能进一步提高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由于用条纹相机测束团长度 ,具有精度高 ,且直观的特点 ,因此 ,近年来条纹相机在加速器束团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用条纹相机测量BEPC储存环束团长度的原理、方法、系统配置。
赵政国智元刘德康马力秦庆王九庆徐刚
关键词:BEPC存储环条纹相机束团长度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BEPC中的电子云不稳定性研究
多束团正电子储存环中可能发生电子云不稳定性(ECI).自1996年起,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开展了与这种束流不稳定性相关的系列研究.文章扼要介绍在BEPC上进行的电子云不稳定性研究,包括实验观测和模拟计算,并...
国智元刘瑜冬秦庆王九庆邢军
关键词:电子云储存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Fokker-Planck方程与Vlasov方程在模耦合理论研究中的比较被引量:1
2003年
模耦合理论比较成功地解释了微波不稳定性的发生 ,其理论基础是Vlasov方程 .Fokker Planck方程包含了束团的辐射阻尼效应和量子激发效应 ,是比较完备地描述粒子运动状态的束团分布方程 .比较了Fokker Planck方程和Vlasov方程在来源、意义和解法方面的关联和不同 ,同时介绍了一种多项式展开束团耦合模式来求解Fokker Planck方程的方法 。
葛军国智元林郁正
关键词:FOKKER-PLANCK方程模耦合束团
BEPC束流寿命研究
加速器中,束流寿命是与束流强度、等同重要的衡量机器性能的指标。在对撞机中,较长的束流寿命意味着较高的积分和较小的对撞本底。在同步辐射中,用户更希望机器能提供长寿命的束流。作为一台对撞机兼同步辐射光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
秦庆国智元于程辉
关键词:正负电子对撞机束流寿命
BEPCⅡ储存环加速器物理问题研究
2006年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改进工程——BEPCⅡ,已经完成其设计阶段,并处于建造过程中.系统回顾了BEPCⅡ储存环的设计,系统总结了设计中的加速器物理问题.
徐刚秦庆于程辉王九庆王生刘瑜冬张源陈利民国智元周德民黄楠温雪梅
关键词:正负电子对撞机动力学孔径
双束流激发的纵向尾场与纵向不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用解析的方法研究了同向和反向运动束流激发的纵向尾场,并且给出了线性近似下束团 沿环不均匀分布情形下的双束流多束团纵向不稳定性的计算公式,得出了双束流不稳定性与高频腔(或 其它类腔结构)在环上位置及模的对称性有关的结论。
王兰法张闯王书鸿国智元
关键词:加速器
LIA注入器发射度增长机理研究及其抑制措施被引量:3
2004年
根据直线感应加速器 (LIA)的特点采用了轴对称直流模型 ,结合E .P .Lee的理论导出了发射度增长的微分方程 ,提出了一种直线感应加速器发射度增长的机理 ,根据该机理计算了从均匀分布到高斯分布的演变过程中发射度增长的大小 ,指出直线感应加速器 (LIA)注入器阶段束流发射度增长主要是由于非线性效应导致的束刨面电流密度分布变化引起的 .根据研究结果 ,提出了相应的抑制发射度增长的措施 .
代志勇国智元章林文
关键词:直线感应加速器发射度增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