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美云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细胞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内膜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超微
  • 1篇蛋白质
  • 1篇递质
  • 1篇电子显微术
  • 1篇凋亡
  • 1篇形态学
  • 1篇诱发白血病
  • 1篇幼龄大鼠
  • 1篇粘膜
  • 1篇粘膜损伤
  • 1篇神经递质
  • 1篇生物样品
  • 1篇生物样品分析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上海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南通医学院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福州总医院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周美云
  • 2篇曾弥白
  • 2篇俞国新
  • 2篇钱若兰
  • 1篇费俭
  • 1篇张惜阴
  • 1篇胡钧
  • 1篇华泽钊
  • 1篇李兆申
  • 1篇黄抗美
  • 1篇李民乾
  • 1篇郭礼和
  • 1篇任禾盛
  • 1篇陈儿同
  • 1篇周先荣
  • 1篇蔡国强
  • 1篇刘征峡
  • 1篇张小云
  • 1篇曹斌融
  • 1篇王奇凤

传媒

  • 3篇实验生物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上海机械学院...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福州总医院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 1篇198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SPR原理研究mGAT-1基因5’区域和组织核蛋白的相互作用
1999年
用PCR方法扩增到小鼠GAT-1基因5’近侧序列-1775—-1594片段(F182DNA),通过生物素偶联到感应片(SA5)上,利用生物传感器,研究了小鼠肾、肝组织核蛋白提取液和F182DNA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小鼠肾、肝核蛋白与F182DNA片段结合明显,并且它们的表观解离速率常数都是k_d=1.4E-5/秒。实验还发现,在F182序列中一人鼠保守的序列是一个蛋白主要的结合位点,证明这一保守序列在mGAT-1基因调控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王琼蔡国强费俭周美云郭礼和
关键词:转运蛋白神经递质基因调控
HMG蛋白质(1+2)的功能研究
1995年
HMG蛋白质是一类酸溶性的非组蛋白质,虽然这类蛋白质在染色质内的含量非常丰富,但有关它们的生物学功能目前依然不清楚.本文对HMG蛋白质(1+2)与β-CAT质粒DNA相互作用的模式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这类蛋白质能促使β-CAT质粒DNA解螺旋,此外,在质粒DNA的局域部位,还能观察到DNA环结构的形成.
钱若兰周美云陈雅娣戴长虹孙彤
关键词:蛋白质
用低温取代法研究金鱼胚胎在低温下的超微结构图象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用低温取代法,研究了金鱼胚胎经两种不同的降温程序冷却到液氮温度后的超微结构图象。研究表明:若金鱼胚胎置入低浓度的抗冻剂溶液,慢速降温到-20℃后再快速浸入液氮,胚胎中有许多大的冰晶形成。这些大冰晶严重地破坏了金鱼胚胎的超微结构。而若将金鱼胚胎置入高浓度的玻璃化溶液中快速浸入液氮,胚胎外溶液可实现玻璃态固化。虽然胚胎内部仍有许多小的冰晶形成,但其体积比慢速降温时小得多,它们对胚胎细胞结构的影响也较小。
俞国新任禾盛华泽钊陈锡浩王奇凤周美云
关键词:金鱼胚胎超微结构
不同反流导致大鼠食管形态学的变化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导致食管的形态学变化及其在反流性食管炎(R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运用不同手术方式制作单纯胃食管反流(G组)、单纯十二指肠食管反流(D组)及十二指肠胃混合食管反流(DG组)动物模型。于不同病程分批取得食管标本进行大体、光镜及电镜研究。结果:大体及光镜下见各实验组出现程度不等的食管炎症、糜烂、溃疡、上皮高度增生,D组病变最重、发病率最高,DG组次之,G组最轻。电镜下见G组表层细胞脱落,细胞间隙增宽,桥粒减少;D组损害较严重,细胞表面微褶明显减少、不规则,细胞膜不连续,细胞器变性;DG组兼见以上两种改变。结论:胃及十二指肠反流均可造成明显食管粘膜损伤,但不同的反流物引起的上皮病变表现及程度均有差别,在RE发生中均有重要意义。
王雯李兆申张捷文晓冬吴秋萍周美云
关键词:食管反流十二指肠反流光镜形态学糜烂食管粘膜损伤
幼龄大鼠子宫内膜蜕膜化的研究
1989年
出生10—14天的Wistar大鼠,在雌二醇和孕酮一定剂量和时程的作用下,以油剂作为蜕膜化刺激,成功地诱发了蜕膜瘤。并在亚显微结构水平上,系统地观察了基质细胞转化为蜕膜细胞的过程。结果表明,出生10—14天的幼龄大鼠子宫内膜,已能对卵巢甾体作出迅速反应。孕酮加微量雌激素处理第三天,基质细胞已处于敏感时期,具备了向蜕膜细胞转化的条件,只是在蜕膜化刺激作用后12小时,才实现了这一转化。子宫内膜上皮在子宫腔内注油后开始解体,基膜处积聚大量无定形物质,它在基质细胞蜕膜化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吕淑霞王新明周美云盛洁漪
关键词:子宫内膜蜕膜化
天花粉蛋白诱发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的研究被引量:25
1998年
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是一种从栝楼块根内提取的核糖体失活蛋白,具有流产、抗肿瘤和抗HIV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利用FACS检测到天花粉蛋白可使K562白血病细胞产生明显的凋亡小峰、DNA区带电泳成典型的“梯状”条带,电镜检测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形态。这些结果表明天花粉蛋白可以诱发K562白血病细胞产生凋亡。
孔梅柯一保周美云柯欣永吕飚聂慧玲
关键词:天花粉蛋白白血病细胞细胞凋亡
爪蟾脊索在决定过程中和相邻细胞的关系
1995年
已经知道,对预定脊索的决定起重要作用的是位于它两侧的预定肌节。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指出,预定脊索和肌节细胞相互靠得很近,或者相隔一定距离,以突起相连形成腔隙。有被小窝和小泡在两类细胞的外缘常被观察到。最引人注意的是在肌节细胞近腔隙的部位或者附近,球状体的出现。它们大小不等,内含物主要是颗粒,有的松散分布,有的致密地充满整个球状体。这些颗粒的大小和电子染色与这时期胚胎细胞中的核糖体很相似。在预定脊索细胞中以及附近,未见上述结构,但是,观察到它们伸出突起包吞腔隙中物质的现象。讨论了这些球状体的出现与脊索决定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曾弥白周美云王莹
关键词:爪蟾脊索细胞关系
低分子量聚乙二醇在电子显微镜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84年
Sandstrm为研究磷酸酶的电镜组织化学,使用聚乙二醇1000(熔点32—38℃)包埋鸡胚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得到了磷酸酶定位和细胞细节保存良好的照片。Mazurkiewicz应用聚乙二醇1000包埋鼠脑垂体,显示了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力。
周美云
制备电镜生物样品的低温取代仪
1992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的用于生物样品制备的低温取代仪。该仪不仅简单、价廉和自动化程度高,而且通过鼠肾脏的低温制备,从超微结构表明了该方法能够精确地控制取代温度,获得良好的取代效果。
俞国新陈儿同周美云
关键词:电子显微术生物样品分析
鸡红细胞核内染色质结构的AFM和TEM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 ,在接近自然状态的条件下 ,观察到鸡红细胞核内四个层次有序折叠的染色质纤维 (~ 15,~ 30~ 4 0 ,~ 6 0和~ 90~ 110nm纤维 ) .在真核细胞的间期核中 ,染色质并非以杂乱无章的状态存在 ,而是形成有序的高级结构 .同时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 ,通过超薄切片对鸡红细胞核内染色质进行了观察 .发现AFM与TEM相比 ,AFM所观察的生物样品无需固定、切片、染色等处理步骤 。
刘征峡周美云谢恒月钱若兰张益胡钧李民乾
关键词:染色质AFMTEM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