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荣
- 作品数:3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逻辑常项的使用规则的生成与证成被引量:2
- 2023年
- 在证明论语义学中,一个逻辑常项的I-规则通常作为该常项的意义定义是自我证成的,而其E-规则就是通过其与I-规则的协调性来证成的。这种思想遭受到tonk-问题挑战,而解决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解决逻辑常项的使用规则的协调性问题。E-规则的普遍形式所包含的GE-协调性没有对I-规则如何“协调地导致”相应的GE-规则做出清楚的描述,也无法用于解答普通E-规则的证成问题。基于GE-规则的生成机制的GM-协调性能够弥补这两点不足,但是它仍然无法排除具有弱E-规则的不协调的常项。由GE-和Ge-规则的生成机制所共同保证的Ge-协调性则可以克服以上这三点不足,从而能够为逻辑常项的使用规则的协调性问题以及证成问题提供更好的解答。
- 周志荣
- 对塔斯基的逻辑后承概念定义的辩护
- 2015年
- 塔斯基在1936年给出了逻辑后承概念的模型论定义。埃彻门第批评说,塔斯基的定义面临两个严重的问题,即外延的非恰当性和概念分析的非恰当性。事实上,塔斯基的定义在经适当修正之后可以避免"过度"和"不及"问题,其外延因而是恰当的。塔斯基的定义之基础概念是满足而非真,塔斯基的定义在概念的还原性分析上并不存在问题。如果按照对通常的后承概念的直觉,逻辑后承的核心特征就是保真性,那么塔斯基的定义就是对逻辑后承的恰当刻画。
- 周志荣
- 关键词:逻辑真
- 真、意义与解释——戴维森意义理论探究
- 2010年
- 戴维森基于塔斯基的真之理论构造了一种非弗雷格式的意义理论。他放弃了在内涵框架内讨论意义问题,而通过纯外延的方式同时遵循整体论的原则来刻画一种语言的意义。这种做法引来了不少质疑。纯外延的方式与戴维森最初的愿望,即意义理论应该是处理意义而非指称的,是背道而驰的,最终将导致他的意义理论又蜕化为某种意义上的弗雷格式的指称理论。
- 周志荣
- 关键词:整体论
- 葛梯尔式反例的普遍形式与葛梯尔问题的实质
- 2019年
- 通过对葛梯尔本人提出的两个反例的形式分析,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逻辑形式。不难证明所有葛梯尔式的反例都具有这种普遍形式。由该形式可以看出葛梯尔问题的实质,即知识的辩护性条件和真实性条件是彼此分离的,从而使得反例与知识的GK-定义一起逻辑地导出矛盾。传统知识定义与GK-定义在重要的方面存在区别,即它实际上并没有将知识的真实性与辩护分离开来,这使得传统定义可以免受葛梯尔问题的威胁。
- 周志荣
- 关键词:辩护知识葛梯尔问题
- 弗雷格论意义与真
- 弗雷格对于意义和真之条件的表述误导了人们将其视为真之条件的意义理论的倡导者。弗雷格并没有将句子的意义等同于它的真之条件。他的意义理论基于组合性的规则,这些规则规定了一个句子的意义如何由它的构成部分的意义组成。他的意义理论...
- 周志荣
- 如何让研究生的生活有意义
- 2020年
- 高校每年都会迎来一批研究生入学,他们将在校园开启一段新的生活。每个研究生大概都是带着希望投入这段生活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带着满足和新的希望投入下一段生活。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成功”和“失败”或“得意”和“失意”来形容研究生生活的状态以及它们的结束,因为人们对于这两个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研究生的生活状态确实存在着差别。有的同学学业进展顺利,毕业毫无阻滞、升学或就业状况至少令自己满意,前途目前看来是光明的;有的则就业前景黯淡,而有的则甚至连顺利毕业都很困难。不过,在我看来,“平庸”才是相当大一部分研究生的生活写照:他们在研究生的生活中没有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对与自己的专业以及对于社会生活的观点、信念和知识没有因为接受了研究生教育而发生多大改变,研究生教育并没有使得他们在择业中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即便他们最终顺利拿到了研究生的学位,这种教育对他们开展下一段生活也没有多少帮助。总的来说,有或者没有这段生活对于他们而言其实没有什么重要的区别。“平庸”当然不是校园应该具有的氛围,也不是作为青年的研究生应该呈现的状态。然而很多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他正处于这样一种生活状态中,这才是最糟糕的。这就是我为何要讨论“如何让研究生生活更有意义”这个话题,探讨摆脱这种平庸的生活状态的途径。
- 周志荣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就业状况学位择业研究生入学
- 论“真”概念的物理主义还原被引量:1
- 2010年
- 周志荣
- 关键词:物理主义形而上学实证主义自然科学
- 霍维奇论意义、真与使用
- 2012年
- 霍维奇在拒斥真之理论语义学的前提下提出倾向性的使用理论,他认为后者的优势在于能够解释意义与使用之间的密切联系。在该理论中,意义被还原为心理学的而非语义学的倾向性接受概念。这种还原导致,它本身无法从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区分出符合意义规范性的理想使用,以致无法对意义与使用的联系做出令人满意的说明,进而不能完全刻画意义概念。由于诉诸心理学而非语义学的概念,霍维奇的使用理论还隐含着导致意义虚无化的严重危险。这些同时也说明了使用理论未必优越于语义学理论。
- 周志荣
- 逻辑常项与保守性:以tonk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根据逻辑推理论,逻辑常项的意义是由它的引入和消去规则确定的。普莱尔(Arthur Prior)提出的tonk对推理论构成了严重挑战。库克(Roy Cook)最近构造了一个禁止传递性的相干的逻辑系统,即Tonk-逻辑,并借助四值语义学重新定义了Tonk-后承概念,在这种概念之下,tonk的引入规则和消去规则都是有效的,同时系统还不是平凡的。本文探讨了保守性与常项的引入和消去规则的协调性之间的联系,并定义了两种较强的协调性概念,即HCU-协调性和HML-协调性概念。借助这两个概念,本文论证,tonk不是HCU-协调的也不是HML-协调的,因而它不是合法的逻辑常项,Tonk-逻辑也不是一种合法的逻辑系统。
- 周志荣
- 关键词:保守性
- 真、意义与逻辑
- 2014年
- "真"是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语言哲学的核心概念。但真概念是否是意义理论必不可少的基础,这是存在争议的。虽然以真概念为核心的意义理论是主流,但也有不少哲学家主张以其他概念(例如证实或确证概念)作为意义理论的基础。"意义"概念本身就是西方哲学的另外一个核心概念,对于意义概念的研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借助真概念的方法当然是最重要的一种。这种争议体现了,哲学家尤其是语言哲学家对于意义问题的讨论往往受到其逻辑观念的影响。正是现代逻辑在不同方向上的发展为讨论意义问题以及分析语言提供了不同但便利的工具,甚至语言学家也采用了逻辑方法来研究语言。是否从逻辑出发,成为区分语言哲学与关注语言的其他哲学的重要标准。
- 王路周志荣
- 关键词:语言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