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运芹

作品数:98 被引量:355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3篇新生儿
  • 20篇早产
  • 16篇早产儿
  • 16篇产儿
  • 15篇婴儿
  • 15篇出生体重
  • 13篇低出生体重
  • 1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0篇先天
  • 10篇先天性
  • 9篇超低出生体重
  • 8篇配方奶
  • 8篇皮质
  • 8篇极低出生体重
  • 8篇发育不良
  • 7篇胆红素
  • 7篇红素
  • 6篇胆红素血症
  • 6篇超低出生体重...
  • 5篇预后

机构

  • 92篇湖南省儿童医...
  • 8篇南华大学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周口市中心医...

作者

  • 97篇吴运芹
  • 41篇高喜容
  • 22篇庄严
  • 17篇彭小明
  • 15篇李贵南
  • 15篇李军
  • 14篇黄玫
  • 14篇马金霞
  • 11篇刘新晖
  • 8篇常淑婷
  • 8篇黄瑞文
  • 7篇孙正香
  • 7篇熊月娥
  • 7篇李强
  • 7篇李正秋
  • 5篇薄涛
  • 5篇周勇
  • 4篇陈卫坚
  • 4篇张琼
  • 3篇占彩霞

传媒

  • 10篇时尚育儿
  • 7篇中国新生儿科...
  • 7篇中华新生儿科...
  • 5篇中国小儿急救...
  • 4篇中国当代儿科...
  • 4篇中国医师杂志
  • 4篇中国儿童保健...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父母必读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儿科药学杂志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临床小儿外科...
  • 2篇当代护士(下...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1篇2018
  • 7篇2017
  • 11篇2016
  • 10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黄疸及其监测被引量:6
2005年
核黄疸(kernicterus),亦称为胆红素中毒性脑病(bilirubin intoxication encephalopathy),是由于未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lirubin,UCB)在脑细胞的沉积所引起的一种病变.血清胆红素>342 μmoL/L(20mg/dl)就有发生核黄疸的危险.本病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病死率很高,约有50%~75%,患儿死于急性期,幸存者约75%~90%患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是人类听力障碍、视觉异常和智能落后的重要原因.因而,核黄疸的预防、诊断、治疗始终是全球儿科界关注的话题.
吴运芹黄玫
关键词:核黄疸神经系统后遗症未结合胆红素血清胆红素视觉异常幸存者
新生儿脲原体脑膜炎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脲原体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例新生儿脲原体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以“新生儿”、“早产儿”、“脲原体”、“解脲支原体”、“脑膜炎”、“颅内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infant”、“neonate”、“newborn”、“ureaplasma”、“mycoplasma urealytium”、“meningitis”、“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brain”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自建库至2022年3月的相关文献,总结新生儿脲原体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病例1,女,胎龄33+3周,生后第2天发现颅内出血及脑室扩张,脑脊液检测示脑膜炎、培养阴性,抗感染治疗无好转。生后30 d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及23S rRNA检测提示解脲脲原体感染。多西环素治疗21 d,mNGS转阴但停多西环素23 d后脑脊液mNGS、解脲脲原体培养再次提示解脲脲原体感染,改多西环素和红霉素二联抗感染。随访至6月龄无神经系统发育迟滞。病例2,男,胎龄26周,生后第10天发现颅内出血及脑室扩张,脑脊液检测示脑膜炎、培养阴性,抗感染治疗无好转。生后28 d脑脊液mNGS及23S rRNA检测提示微小脲原体感染,红霉素治疗32 d。随访至5月龄无神经系统发育迟滞。共检索到27篇文献,41例新生儿脲原体脑膜炎患儿,结合本组2例共纳入43例。足月儿17例,早产儿26例。脑脊液白细胞、葡萄糖和蛋白水平中位数分别为566个/mm^(3)、0.2 mmol/L、2.2 g/L。27例应用脑脊液培养诊断,6例应用mNGS诊断,4例应用脑脊液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诊断,6例应用其他方式诊断。14例全程仅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8例大环内酯类与另一种抗�
谢晶晶庄严吴运芹陈孟雨李强李军张蜜高喜容
关键词:脲原体脑膜炎新生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dysplasia,BPD)的发生情况及重度BP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BPD发生情况,并将BPD患儿分为重度BPD组和轻中度BPD组,对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孕母情况、产前和产房处理、转运情况、治疗情况、住院期间疾病发生情况及临床转归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重度BPD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超低出生体重儿367例,其中存活日龄≥28d且资料完整281例,诊断BPD233例。重度BPD组116例,死亡47例(40.5%);轻中度BPD组117例,死亡1例(0.9%),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7d(OR=7.518,95%CI3.197~17.676)、呼吸机相关性肺炎(OR=3.047,95%CI1.436~6.464)、1minApgar评分≤7分(OR=2.341,95%CI1.142~4.796)、动脉导管未闭(OR=2.223,95%CI1.079~4.582)是发生重度BPD的危险因素。结论超低出生体重儿BPD发生率尤其是重度BPD比例高、病死率高,减少窒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积极预防感染、关闭动脉导管是降低BPD严重程度的重要措施。
吴运芹谢晶晶高喜容李强刘新晖庄严马金霞常淑婷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便秘是奶粉的错?
2016年
拉便便是宝宝的头等大事。可是,有人说"喝牛奶火气大",奶粉喂养的宝宝容易大便干结,甚至便秘。宝宝便秘,真的是奶粉的原因吗?正常便便是这样的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乳充足的情况下,多数宝宝的大便为黄绿色或金黄色软糊便,一天2~5次。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金黄色略带酸臭味,次数稍少,一天1~2次,有的宝宝甚至隔2~3天便一次,只要排便不困难,不是"羊屎蛋",就没关系。
吴运芹
关键词:配方奶先天性巨结肠凉茶开塞露食物成分
超早产儿出院时临床结局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 分析超早产儿出院时的临床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超早产儿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出院时的临床结局及其高危因素.结果 共179例超早产儿纳入研究,存活率59.2%(106/179),不良临床结局发生率74.3% (133/179).133例不良临床结局患儿中73例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8例,Ⅲ~Ⅳ度颅内出血19例,败血症16例,Ⅲ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例,其他4例;另外60例为存活但出院时存在严重疾患,其中严重神经系统或眼部疾患35例,严重肺部疾患2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不良结局组产前未使用激素、胎盘早剥、男性、小于胎龄儿、需要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入院日龄>72 h、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未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机械通气时间>2周、败血症的比例均高于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前未使用激素(OR=9.402,P=0.002)、小于胎龄儿(OR=8.271,P=0.018)、需要胸外心脏按压复苏(OR=6.325,P=0.023)、入院日龄>72 h(OR=4.174,P=0.028)是超早产儿出院时不良临床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超早产儿出院时不良临床结局发生率高,避免小于胎龄儿、及时合理的宫内及出生后转运、产前使用激素可改善其出院临床结局.
庄严高喜容刘新晖吴运芹熊月娥李强刘雨张琼
关键词:预后
线粒体偶联因子6、细胞色素C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检测新生儿败血症时血浆线粒体偶联因子6(coupfing factor6,CF6)、细胞色素C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日龄3~28d内的足月新生儿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情况将患儿分为非败血症组(42例)和败血症组(46例);根据感染严重程度,进一步将非败血症组分为无感染组(20例)、感染致炎症反应组(22例),败血症组分为普通败血症组(31例,无器官功能衰竭)和重症败血症组(15例,有多器官功能衰竭)。所有患儿均在入院后未用抗生素前采集股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入院后血浆CF6、细胞色素C的活性水平,同时检测C一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比较血浆CF6、细胞色素C的变化情况;与传统临床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非特异性指标(CRP、PCT)进行比较,探讨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对CF6、细胞色素C的活性水平与新生儿危重症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入院时败血症组CF6、细胞色素C水平分别为(109.7±8.9)pg/ml和(44.5±4.9)ng/ma,显著高于非败血症组[(46.3±6.0)pg/ml、(31.8±6.7)ng/ml,P均〈0.01];(2)无感染组、感染致炎症反应组、普通败血症组、重症败血症组CF6水平分别为(32.1±8.9)pg/ml、(59.3±7.2)pg/ml、(79.3±5.9)pg/ml、(172.64-6.1)pg/ml;细胞色素C水平分别为(29.3±8.6)mg/ml、(35.4±4.1)ng/ml、(43.1±5.9)n∥ml、(44.5±5.9)ne,/ml;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CF6、细胞色素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61、0.732,0.739、0.714;(4)血浆CF6、细胞色素C与新生儿危重症评分呈负相关(r=-0.599,P〈0.001;r=-
刘雨吴运芹庄严高喜容李双杰
关键词:败血症线粒体线粒体偶联因子6细胞色素C
危重足月儿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变化的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动态监测足月新生儿出生后各种应激状态下血清基础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评估危重症足月新生儿皮质醇功能状态。方法出生72b内入院足月儿150例(胎龄≥37周),在人院时行新生儿危重症评分,分为危重组、非危重组。患儿分别在入院时、日龄7d、日龄14d时采血检测血清基础皮质醇、ACTH水平。结果1.危重组日龄≤72h足月儿血清基础皮质醇水平[(283.5±196.0)μg/L]显著高于非危重组[(175.0±186.5)μ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0,P=0.000)。其他各时间段,危重组基础皮质醇水平均高于非危重组[7d:(94.1±41.3)μg/L比(62.5±37.9)μg/L,14d:(68.6±47.7)μg/L比(50.9±38.4)μg/L],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危重组日龄≤72h血清基础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日龄7d及日龄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94、2.848,P=0.000、0.036)。3.非危重组日龄≤72h血清基础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日龄7d及日龄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91、3.076,P=0.000、0.037)。4.不同时段危重组与非危重组足月儿AC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2h:(101.55±61.52)ng/比(85.54±59.83)ng/L,7d:(54.91±22.75)ng/L比(71.07±20.51)ng/L,14d:(44.67±28.30)ng/L比(44.92±24.68)ng/L,P均〉0.05]。5.死亡患儿日龄≤72h血清皮质醇、ACTH水平[(351.9±179.7)μg/L,(215.5±165.9)ng/L]显著高于非死亡患儿[(201.4±161.4)μg/L,(83.5±54.0)ng/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7、-3.833,P=0.012、0.000)。6.日龄≤72h血清基础皮质醇水平分别与危重评分值(r=-0.293,P=0.043)、pH值(r=-0.336,P=0.000)及碱剩余(BE)值(r=-0.261,P=0.002)呈负相关;与日龄�
吴运芹杨志明彭小明李军李笑李正秋
关键词: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足月儿
新生宝宝便便变
2014年
宝宝出生后,便便会随着宝宝成长而改变,颜色变、次数变,形状也在变!宝宝出生后,新妈妈、新爸爸最关心的莫过于宝宝的吃喝拉撒了。其中宝宝的便便是他们每天都要关注的,便便颜色怎么样,拉了几次,便便成形吗……不过,他们常常是越看越奇怪,越看越迷糊。因为,宝宝的便便实在是太多变了。
吴运芹
关键词:胎儿期配方奶添加辅食微带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转运风险评估及死亡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评估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转运风险,探讨其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转运中心或当地医院转入本院新生儿科的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院间转运风险,并分析早产儿入院≤7 d及〉7 d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新生儿转运死亡指数(mortality index for neonatal transportation,MINT)、转运相关死亡评分(transport related mortality score,TREMS)及新生儿转运生理稳定指数(transport risk index of physiologic stability,TRIPS)预测早产儿死亡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1)研究期间共纳入527例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转运途中无死亡。住院期间死亡96例,死亡率18.2%,其中入院≤7 d死亡54例(10.2%,54/527),入院〉7 d死亡42例(8.9%,42/47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硬肿症、二次转运、消化道畸形、代谢性酸中毒、高TREMS及高MINT评分为入院≤7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Ⅲ度脑室内出血、高MINT评分、低入院体重为入院〉7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MINT、TREMS及TRIPS预测入院≤7 d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2、0.655、0.665;MINT为8分时敏感度为0.444,特异度为0.829;TREMS为2分时敏感度为0.500,特异度为0.757;TRIPS为20分时敏感度为0.444,特异度为0.829,其约登指数最大。结论(1)二次转运为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入院≤7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高MINT评分为入院≤7 d及〉7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MINT≥8分、TREMS≥2分、TRIPS≥20分时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入院≤7 d死亡风险明显增大。
陈孟雨吴运芹庄严李强刘新晖马金霞常淑婷高喜容
关键词:婴儿超低出生体重婴儿极低出生体重院间转运死亡率
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突变类型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突变类型与湖南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因高胆红素血症收入我院,经常规检查排除败血症、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遗传代谢性疾病、肝胆疾病及其他先天性疾病等,最终黄疸病因不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后,用ABI 9700 PCR扩增仪进行扩增,再用ABI 3500xL基因分析仪测序,应用Mutation Surveyor软件进行测序结果比对分析后出具基因分析报告。收集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检测结果,分析不同基因突变类型患儿胆红素水平差异。结果纳入分析的182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UGT1A1基因突变检出率为70.33%(128/182)。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依次为Gly71Arg(G→A)(102例)、Pro364Leu(C→T)(16例)、TATA启动盒的插入(15例)。检出1例Arg209Trp(C→T)纯合子,临床考虑为Crigler-Najjar综合征Ⅰ型。对常见的几种突变类型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比较发现,TATA启动盒TA插入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其他突变类型患儿,但仅与Gly71Arg(G→A)纯合子、Gly71 Arg(G→A)杂合子、Pro364Leu(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UGT1A1基因突变率高,Gly71Arg(G→A)、Pro364Leu(C→T)、TATA启动盒TA插入在我省最常见,且与血清胆红素水平有一定关系。
李军李贵南吴运芹周勇胡月圆占彩霞
关键词: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突变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