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茂源
- 作品数:57 被引量:108H指数:5
- 供职机构:日照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后左房充盈分数的变化及意义
- 2004年
- 心室的充盈部分依赖于舒张末期的心房收缩,而二尖瓣狭窄会对心房的这种泵功能产生影响.据报道,二尖瓣狭窄时左房充盈分数(AFF)明显下降.本研究主要探讨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窦性心律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后AFF的改善情况.
- 吴茂源刘清华
- 关键词: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风心病介入治疗
- 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分流的超声诊断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接连利吴茂源刘清华徐延峰吴乃森许燕
- 关键词:胎儿超声检查产前诊断超声心动图
- 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伴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被引量:1
- 2004年
- 患者男性,46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律失常.体格检查有心律失常,其他各项生化及心脏超声检查均正常.图1心电图均为Ⅱ导联描记,其中图1A为连续纪录.
- 顾法霖高悦顺吴茂源邹建峰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 N-乙酰半胱氨酸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NAC组(n=41),观察两组再灌注后3d内发生的心律失常及两组间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Ⅰ(cTnI)的变化。结果 (1)经治疗后对照组发生心律失常31例(77.5%),NAC组发生心律失常21例(51.2%),NAC组较对照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P<0.05)。(2)NAC组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OD活性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3)NAC组血清CK-MB、CK、cTnI峰值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AC对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明显的预防作用,能够减轻心肌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抗过氧化反应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 王岩刘涛吴茂源顾法霖
-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乙酰半胱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
- 倍他乐克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 1996年
- 观察23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应用倍他乐克治疗10~12周后,血压、心率明显下降(P<0.01及0.05),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重量指数(LVMI)明显下降(P<0.05),E/A比值明显升高(P<0.01)。提示倍他乐克既可降压又可使高血压性左室肥厚逆转,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 吴茂源席光明接连利
- 关键词:左室肥厚高血压倍他乐克逆转心脏功能
- 乌头碱中毒致电风暴三例被引量:20
- 2009年
- 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5,51,59岁,均服用川乌草乌药酒后出现晕厥,反复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心室颤动,均在8次以上,符合电风暴诊断,经综合治疗,反复电除颤,抢救成功。提示医务工作者,遇到乌头碱中毒的顽固性心室颤动,轻易不要放弃抢救。
- 邹建峰丁焕焕孟凡杰吴茂源高华安崔维刚顾法霖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乌头碱中毒心律失常电风暴
- 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伴3分支阻滞1例
- 2005年
- 宋霞崔维刚陈希平吴茂源辛本强孟凡杰顾法霖
- 关键词:心电图窦性心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
- 非洛地平降压及逆转高血压心脏重构的作用(附92例报告)
- 1999年
- 李太华吴昭德吴茂源
- 关键词:高血压心脏重构药物疗法非洛地平
-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16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崔维刚丁秀芹牟宗利吴茂源高华安郭玲
- 关键词: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并发症
- 血栓抽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前后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应用血栓抽吸装置GuardWire PlusTM行血栓抽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对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外周血肌钙蛋白(cTnI)、TIMI血流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在我院行急诊PCI的72例STEMI患者分为两组,抽吸组(TA组,38例)血栓抽吸后支架置入;非抽吸组(NTA组,34例)单纯PCI。于手术当天、术后第1、2、3、5天分别测定外周血中内皮素(ET)、血浆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水平。于术前、术后4h、8h、12h、16h、24h、2d、3d、5d分别测定外周血中cTnI的水平。支架置入后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心肌血流灌注情况,测定支架置入后两组患者的TIMI血流。比较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术后1周及3个月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结果两组病例均成功置入支架,术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浓度-时间曲线显示术后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均迅速下降,TA组较NTA组ET、PRA、AngⅡ、ALD、NE、E等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于术后第1天或第2天下降明显[ET:术前152.37ng/L比153.63ng/L(P=0.858),术后第1天128.11ng/L比147.07ng/L(P=0.037),术后第2天122.22ng/L比139.64ng/L(P=0.040);PRA:术前2.87μL/(L.h)比2.87μL/(L.h)(P=0.998),术后第1天1.74μL/(L.h)比2.54μL/(L.h)(P=0.036),术后第2天1.70μL/(L.h)比2.29μL/(L.h)(P=0.032);ALD:术前200.14pmol/L比181.19pmol/L(P=0.508),术第1天156.06pmol/L比172.19pmol/L(P=0.001);AngⅡ:术前199.11ng/L比212.32ng/L(P=0.539),术后第1天149.26ng/L比188.37ng/L(P=0.040),术后第2天135.57ng/L比172.25ng/L(P=0.049);NE:术前3338.50pmol/L比2891.46pmol/L(P=0.310),术后第1天2440.62pmol/L比2803.29pmol/L(P=0.041);E术前622.27pmol/L比559.90pmol/L(P=0.368),术后第1天536.08pmol/L比586.89pmol/L(P=0.018)];术后第3天与第5天两组各神经内分泌�
- 杨延民王旭邵一兵崔维刚吴茂源高华安
- 关键词:内皮缩血管肽类肾素醛固酮血栓抽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