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岚岚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形态学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 总结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形态学特点。方法 将2002-2005年本院确诊46例MDS临床和血液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MDS中,平均年龄58岁,〉40岁39例,难治性贫血(RA)20例(43.4);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RAS)1例(2.2);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TAEB)20例(43.4);转化型RAEB(RAEB-t)3例(6.5);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2例(4.3)。可见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结论 应重视对血常规异常患者的血液和骨髓形态学检查,骨髓病态造血对MDS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马金龙吴岚岚杜海珍陈宝安丁家华高冲孙耘玉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细胞血细胞
- XE-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有核红细胞的评估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对XE-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有核红细胞的性能进行评估。方法通过测定高、中、低值有核红细胞标本评析其重复性、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和稳定性,并对114份7 d内的新生儿静脉血或脐带血标本作常规测定,评价其对有核红细胞的定性报警、定量测定,并与手工涂片法进行对照。结果XE-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有核红细胞的重复性较好,线性范围较广,携带污染率较小,在3 d内稳定性较好。以手工涂片、染色显微镜油镜复检为金标准,其有核红细胞报警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76.7%。定量计数时与手工法的相关性良好,R2=0.997 8。结论XE-2100血液分析仪对有核红细胞的测定能应用于临床。
- 杜海珍束国防吴岚岚芦慧霞丁家华
-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有核红细胞报警
-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前后骨髓象及染色体的变化1例
- 2004年
- 杜海珍吴岚岚马金龙丁家华陈宝安
- 关键词: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骨髓象染色体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6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室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对65例MDS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65例MDS患者的FAB分型为:RA27例,RAS1例,RAEB33例,RAEB-T3例,CMML1例;中位年龄66岁(19-89岁),65例MDS中继发性MDS6例。在研究中对患者进行了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活检和染色体检查。结果表明,经骨髓细胞学检查为病态造血者64例(98.5%),其中3系病态造血者21例(32.3%),2系病态造血33例(50.8%),1系病态造血10例(单纯红系8例占12.3%,单纯粒系2例占3.1%)。骨髓活检38例,其中6例有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染色体检查49例患者,其中29例检测出有异常核型(59.2%),且以数量异常为主,高危型MDS(RAEB或RAEB-T)的核型异常发生率高于低危型MDS(RA,RAS),继发性MDS高于原发性MDS;在这49例患者中15例转为急性白血病(30.61%),20例染色体正常组中3例(15%)转化为AML,而染色体异常组29例中有12例(41.4%)转化为AML。随访中位时间为35个月(2个月-106个月),染色体核型正常组中位生存期为26.8个月,异常组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结论:我国MDS患者发病年龄较国外略年轻;高危MDS患者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高于低危MDS,染色体改变与MDS的白血病转化密切相关,核型异常组的白血病转化率较核型正常组高,生存时间短。
- 陈宝安高冲丁婕丁家华孙耘玉赵刚程坚王骏鲍文宋慧慧夏国华马金龙吴岚岚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