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劲松
- 作品数:194 被引量:1,451H指数:2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术中超声引导在神经外科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神经外科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3例神经外科患者进行术中实时超声监测。结果: 113例患者的颅内病灶除1例因脊髓蛛网膜血肿吸收而未被超声探及外, 112例均在超声引导下予以切除。术后无1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亦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术中超声引导是安全、有效的肿瘤定位方法,它的作用不但体现在可以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更为重要的是能减小不必要的正常脑组织损伤,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涌王怡秦茜淼吴劲松高翔郑康
- 关键词:术中超声神经外科
- IDH突变胶质瘤的发病机理及分型应用
- 毛颖叶丹姚瑜吴劲松陈亮吴浩强陈经宗花玮史之峰熊跃管坤良周良辅
-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脑瘤,占脑肿瘤的40-50%,占原发恶性脑瘤的70%,其发病机制不明,生期短,致残率高,疗效差。该项目在国际上首先提出胶质瘤代谢致瘤学说,发现并验证IDH突变后异常代谢物2-HG累积/α-KG下降...
- 关键词:
- 关键词:胶质瘤发病机理
- 激光轮廓注册法在神经导航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总结激光轮廓注册法在神经导航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在40例神经导航手术中,不采用m arker,而运用Fazer激光轮廓注册仪对头部轮廓进行扫描后,系统即进行自动注册。记录每一病例的平均误差。结果平均注册误差为(2.05±0.58)m m,准确性与传统的标记点注册法相仿。结论激光轮廓注册法用于微创的导航神经外科手术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
- 贾丕丰吴劲松
- 关键词:神经导航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重组链激酶的局部应用被引量:31
- 1999年
-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重组链激酶的局部应用。方法:采用小骨窗血肿部分清除术辅以重组链激酶(r-SK)溶化引流残余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65例。结果:近期疗效,优良44例(67.7%),死亡8例(12.3%);随访54例,远期疗效,优良36例(66.7%),死亡2例(3.7%)。局部应用15mg的r-SK,4d内可使血肿平均减少15.6ml,加速血肿的溶化吸收。结论:研究表明小骨窗血肿部分清除术结合r-SK溶化引流残余血肿具有较好的疗效,r-SK在HICH脑内局部溶血肿作用安全高效。
- 张义陈衔城孙安吴劲松宋后燕任军
- 关键词:重组链激酶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
- 华山医院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临床实践规范介绍被引量:25
- 2012年
-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是术中脑功能区定位技术的金标准。综合唤醒手术、术中感觉运动诱发电位监测、术中皮质电刺激与皮质下电刺激等电生理学技术,可实现术中脑功能区皮质及皮质下功能通路的精确定位和实时保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根据既往多年临床实践,制定了适用于本单位的《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临床实践规范》,其内容涵盖各类常见神经外科疾病的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已经在本院临床应用,切实提高了手术疗效。
- 吴劲松许耿毛颖梁伟民潘力周良辅
- 关键词:电生理学脑疾病神经外科手术
- 神经导航术中脑组织变形线弹性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纠正神经导航手术中的脑组织变形,提高导航手术的精确性。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构建猪脑组织的线弹性模型。在开颅手术中,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获取脑皮层表面的变形,以此作为边界条件,驱动模型,模拟全脑变形情况。并以植入猪脑内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粒为标志点,通过术中实时磁共振扫描获得的脑组织实际变形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该模型的预测误差0.20~1.54mm,平均(0.97±0.44)mm;校正精度56.5%~90.0%,平均(68.0±9.6)%。其中对浅表标志点位移的校正精度高于对深部标志点位移的校正精度[(70.7±9.1)%:(65.4±10.8)%,P〈0.05]。结论模型校正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纠正术中脑变形的途径。
- 庄冬晓刘翌勋吴劲松姚成军宋志坚朱海华章琛曦王满宁王伟周良辅
- 关键词:神经导航有限元方法
- 脑动静脉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9
- 2000年
- 目的 回顾性分析笔者二十年间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病例,探讨治疗经验。方法 1979年至1999年10月间,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379例,AVM病灶386个。按史氏分级标准,Ⅰ级者15例,Ⅰ~Ⅱ级者36例,Ⅱ级者76例,Ⅱ~Ⅲ级者82例,Ⅲ级者129例,Ⅲ~Ⅳ级者33例及Ⅳ级者8例。结果 367例(374个病灶)手术全切除,全切除率99.2%。死亡率0.26%。术后疗效属优良占88.7%,轻残占8.7%,重残占2.4%。结论 显微技术切除脑AVM是杜绝再次脑出血的首选的治疗方法,详尽的影像放射学资料是术前设计手术方案所必备的,熟练的显微手术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显微手术、血管内介入栓塞和放射外科的联合治疗有待深入研究。
- 陈衔城史玉泉吴劲松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显微外科手术
- BOLD技术与皮质电刺激定位语言功能区的比较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将语言BOLD与术中皮质电刺激作点对点比较,评价其对语言功能区定位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12例左侧大脑半球近语言功能区手术病例术前采用词语联想任务进行BOLD扫描,融合在导航序列上进行神经导航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术中皮质电刺激,与导航影像对应,采用完全吻合或相邻1cm以内两种不同的标准来比较BOLD激活区与电刺激阳性区的关系。结果:12例病人共刺激了145个点,其中阳性点27个。与ESM比较,以完全重叠为标准,BOLD敏感性48.1%,特异性83.1%;以相距小于1cm为标准,BOLD敏感性88.9%,特异性75%。良性或低级别肿瘤(9例)BOLD敏感性(95.2%)特异性(80.4%)均高于高级别恶性肿瘤(3例)(敏感性66.7%,特异性68.6%)。结论:词语联想任务的BOLD-fMRI与ESM结果有较好的吻合,显示出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郎黎琴徐启武潘力陈增爱吴劲松
- 关键词:皮质电刺激语言功能区左侧大脑半球神经导航手术功能区定位
- 术中磁共振影像神经导航辅助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附42例分析)被引量:19
- 2007年
- 目的探讨术中磁共振影像(iMRI)神经导航技术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PoleStar N20 iMRI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施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42例。对临床资料、iMRI成像情况及其对手术进程和手术结果的影响等进行分析。结果术中扫描2~5次,平均(2.5±0.87)次。术中扫描发现肿瘤残留13例,其中2例因肿瘤包绕颈内动脉未进一步切除,另11例进一步切除后,达到影像学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5例。最终肿瘤的全切除率从69.0%提高到83.3%。无与iMRI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应用iMRI神经导航技术,为手术进程的指导及手术结果的实时判断提供了客观依据,从而提高了肿瘤的全切除率。
- 庄冬晓李士其王镛斐吴劲松姚成军张荣周良辅
- 关键词:术中磁共振成像神经导航垂体肿瘤经蝶手术
- 模型校正技术在纠正神经导航脑移位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上世纪90年代,神经导航外科的出现把现代神经影像、计算机三维图像处理、脑立体定向与显微神经外科这四种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神经外科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成为现代神经外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 卢云鹤吴劲松
- 关键词:脑移位三维图像处理显微神经外科神经外科手术脑立体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