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焕通
- 作品数:34 被引量:37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物探技术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准噶尔盆地腹部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条件与探索
- 陈新发匡立春吕焕通张义杰王绪龙薛新克张越迁雷德文徐常胜凌立苏李林石星杨梦云张有平杨晓海
-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部乃至整个陆上油气勘探的热点以及进展最大的地区,腹部又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经过十年来的艰苦摸索,腹部的油气勘探中逐步创建了一套“梁聚断控阶状次生”的扭动构造控油模式和有效的配套技术体系,针对...
- 关键词:
- 关键词:岩性地层油气藏准噶尔盆地
- 共成像点道集(CIG)叠加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在构造复杂地区,常规处理中,叠加速度往往难以准确求取。在等效偏移距方法(EOM)和共反射面元方法(CRS、CRE)的基础上,提出了共成像点道集(CIG)叠加方法。该方法预先无需知道任何速度信息,通过基于波阵面曲率的空间一时间域几何变换,将多个CMP道集变换成为单一的CIG共成像点道集,由于消除了界面倾角影响,反射能量更聚焦,而且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天山正演构造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陆东二维的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程志国吕焕通范旭郑鸿明许云
- 关键词:地震数据处理共反射点偏移距倾角信噪比
- 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实践
- 王宜林陈新发匡立春吕焕通张义杰王绪龙张越迁薛冽雷德文薛新克凌立苏张有平
- 本项研究成果是新疆油田公司连年下达的《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勘探目标评价》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的汇总。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由西北缘克乌断裂富油带转移至东部探区后,一直都在寻找着新的战略接替区。八五期间彩南2、石西1井的相继突破,...
- 关键词: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油气富集勘探实践
- 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凸起油气成藏规律及陆梁油田的发现与探明
- 王宜林姜建衡周德明张义杰陈新发夏显佰贾希玉匡立春张年富薛新克姚新玉夏惠萍徐玉清吕焕通雷德文
- 该项目是为油田勘探生产服务的科研项目,在充分利用盆地分析、含油气系统评价,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在三个泉凸起上进行了优化勘探,发现了优质高效的陆梁油田,开创了三个泉凸起油气勘探的新篇章,实现了盆地白垩系油气勘探的首次突破。陆...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气陆梁油田成藏条件
- 粗糙集属性约简判别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20
- 2007年
- 为了解决统计逐步判别分析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属性约简的统计判别分析方法.首先采用粗糙集属性约简进行变量筛选,这样可充分利用粗糙集属性约简不需要属性分布的先验信息这一特点,再对所选择的变量进行Bayes判别分析训练,建立判别函数或相应的后验概率函数,以解决选择变量过程中存储量较大且检验变量的重要性总体服从正态分布这一主观性假设等问题.通过对油气储层数据的实际分析表明,所提方法不仅易于实施,而且检验数据集的判别准确率高于统计逐步判别分析法,同时可节省预测成本,提高预测速度.
- 刘宏杰冯博琴李文捷吕焕通
- 关键词:粗糙集属性约简储层预测
- 石油上游企业ERP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ERP在各行业企业中得到愈来愈多的应用,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系统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石油上游企业的特殊性,ERP系统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理念一直未能得到整体的应用。开展石油上游企业ERP系统的分析研...
- 吕焕通
- 关键词:ERP系统企业管理
-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的划分、对比及分布被引量:9
- 2013年
- 结合野外露头,充分利用钻井、锆石SHRIMP年龄、地震及重磁资料,依据地层规范,兼顾生产应用的习惯,沿用卡拉麦里地层小区石炭系地层序列及岩石地层单位名称,建立了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划分对比格架,预测了准噶尔盆地主要覆盖区宾夕法尼亚亚系的分布。准噶尔盆地密西西比亚系自下而上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时代分别对应于杜内期早期、杜内期晚期、维宪期至谢尔普霍夫期;宾夕法尼亚亚系分为巴塔玛依内山组和石钱滩组。准噶尔盆地宾夕法尼亚亚系钻井资料远比密西西比亚系丰富,地震反射特征较密西西比亚系明显,目前石炭系的油气发现主要集中在宾夕法尼亚亚系。宾夕法尼亚亚系在周缘呈带状大面积分布,向盆内逐渐变薄,与相邻造山带具有较好的过渡关系。存在克拉玛依、沙湾、大井等厚度中心,盆地内部宾夕法尼亚亚系呈隆凹相间格局分布。密西西比亚系地层地震反射以杂乱、弯褶地震相为主,不整合接触关系比较明显。
- 吕焕通夏惠平陈中红赖世新张勇毛海波
- 关键词:地层划分地层对比地层分布石炭系准噶尔盆地
- 储集层预测技术在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32
- 2006年
- 岩性油气藏的储集层预测与评价技术思路分4个层次:以基于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小层对比、构造解释作为基础研究工作;基于地震属性提取的岩性油气藏的定性识别技术;基于地震波阻抗反演和少井拟测井参数反演的岩性油气藏的静态定量评价技术;基于多井拟测井参数反演的岩性油气藏的动态定量评价技术。以准噶尔盆地SN31井岩性油气藏勘探和开发为例,介绍该技术的应用流程。采用岩性油气藏的储集层预测及评价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岩性-地层油藏的勘探和开发。
- 王西文刘全新吕焕通苏明军蔡刚高建虎姚清洲沙雪梅
-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
- 三维地震技术在陆梁隆起三个泉凸起西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成果与评价
- 刘楼军吕焕通邵雨梁承敏张力薛为平陈永军
- 该课题应用石油地质、石油物探基本原理等专业知识为理论基础,应用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技术,结合陆梁隆起三个泉凸起区石油地质基本特征,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查清了三个泉1号背斜的构造形态,明确了该背斜的三个高点:由西向东分别为...
- 关键词:
- 关键词:三维地震技术油气评价
- RG线的认识及时深转换的基准面问题被引量:14
- 2003年
- RG线作为时深转换基准面的前提是 RG线等效于地表高程的平滑线。在以往以寻找构造圈闭为目的的勘探中 ,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原因如下 :1区域地表结构简单 ,RG线可近似为地表的平滑线 ,以地表的平滑线替代RG线的高程误差不大 ;2反射时间误差为几毫秒至几十毫秒 ,不会影响发现幅度较大的背斜构造。目前地震勘探以寻找低幅度构造、断层、以及砂体等构造—岩性油气藏为目标 ,要求地震资料从处理到解释都必须满足一定的精度 ,才能保证地震剖面解释成果的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 ,RG线作为地震剖面解释的基准面是否合适值得探讨。本文详细论述了 RG线与地表平滑线之间的关系 ,其目的是说明 RG线并不等同于地表高程的平滑线 ,以RG线作为地震剖面解释的基准面会影响对地下构造形态的解释精度。文中还说明了如何解决时深转换的基准面问题。
- 吕焕通郑鸿明赵峰魏金兰
- 关键词:时深转换基准面数据处理地震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