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稚丹
- 作品数:35 被引量:107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 新生儿细胞免疫防疫功能研究进展
- 2001年
- 闵秀全向稚丹
- 关键词:新生儿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 多重PCR系统快速诊断结核和其它细菌感染
- 2001年
- 目的:建立一种可用于诊断细菌感染,并能鉴别结核和其它细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方法:根据细菌16SrDNA保守区和多变区设计两条通用引物和一条结核菌特异引物,建立多重PCR系统。进行一次扩增后,普通细菌均可得到相应360bpDNA片断,结核杆菌可得到360bp和210bp两个DNA片断。检测82份临床样本包括:全血42份、脑脊液22份、胸水9份、腹水9份,与培养结果相比较,分别评估该系统检测普通细菌和结核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以细菌培养为金标准,本系统检测临床样本中普通细菌和结核菌的敏感性均达100%,特异性分别为76%和94%。结论:所建立的多重PCR系统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优点,是一种快速可靠的诊断细菌感染的新方法,并能有效区分结核感染和其它细菌感染。
- 向稚丹方峰等
- 关键词: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细菌结核杆菌
- 大蒜新素治疗小鼠巨细胞病毒性心肌炎作用研究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大蒜新素对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性心肌炎治疗作用及其抗CMV机制。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大蒜新素治疗组(20只)、安慰剂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20只)。大蒜新素治疗组接种MCMVK181后24h开始用大蒜新素一般剂量(25m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共14d;安慰剂组和正常对照组仅用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治疗后第3、5、7、14天各处死5只小鼠,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损害;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细胞因子IFNγ表达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小鼠脾核转录因子TbetmRNA表达强度。结果MCMV感染下调小鼠TbetmRNA和TH1类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P<0.01);大蒜新素能诱导MCMV性心肌炎模型小鼠转录因子TbetmRNA和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并显著改善MCMV感染小鼠心肌组织病理损害(P<0.05)。结论大蒜新素通过上调转录因子TbetmRNA表达进而促进TH1类细胞因子IFNγ分泌,诱导和促进TH1优势应答反应,增强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而发挥抗MCMV作用。
- 徐翼方峰董永绥向稚丹甄宏易文龙李革
- 关键词:TH1类细胞因子小鼠巨细胞病毒大蒜新素CMV感染MCMV
- 三峡中东部区域0~7岁儿童出生缺陷调查
- 闵秀全周敏邓青向稚丹彭锋林姚明荣陈英芳张红艳朱军容张忠寿李敏张宗益
- 该课题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宜昌市13个市区0~7岁儿童10130人进行出生缺陷调查。调查对象为宜昌市13个地区1995-01-01~2001-12-31出生的0~7岁儿童。该调查表明宜昌市出生缺陷总患病率为2.01%...
- 关键词:
- 关键词:儿童
- 呼吸道病毒快速诊断的临床应用
- 2004年
- 目的 了解本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Respiratary Infection RI)和呼吸道病毒流行情况。方法 用免疫荧光法(IFA)对627例呼吸道感染的1个月-12岁的患儿进行了呼吸道病毒的病原学的检查。对各组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3年10—12月与2003年1—9月和2004年1—2月病毒感染的阳性率有极显著差别(P<0.01)。627例患儿中,242例阳性,总阳性率为38.60%。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阳性146例,阳性率为60.33%,腺病毒(ADV)阳性26例,阳性率为10.74%居前二位。二种病毒混合型阳性12例,阳性率496%。结论 本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流行以RSV和ADV为主,秋冬季感染明显高于其他季节(P<0.01),病毒的流行各型均有,但以RSV和ADV为主要病毒。
- 卢建明杨积春李敏向稚丹余建申
- 关键词:阳性率呼吸道病毒RSV小儿呼吸道感染ADV混合型
- 儿科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监测我院4年间儿科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了解其耐药性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指导儿科临床合理用物。方法:对2001年1月-2004年12月儿科临床标本分离的84株大肠埃希菌,按照分离时间分为2001—2002年组48株和2003—2004年组36株,分别比较两组产超广谱口内酰胺酶(ESBLs)和对22种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ESBLs检测结果:2001—2002年组产ESBLs株检出率为37.5%(15/40),2003—2004年组产ESBLs株检出率为46.9%(15/32),差异无显著性(P〉0.05)。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003—2004年组比2001—2002年组耐药率明显升高,22种抗菌药物中除亚胺培南外,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增幅为16.7%~88.9%,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大肠埃希菌在儿童感染中耐药性发展迅速,以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性上升最为显著,且呈多重耐药趋势。
- 闵秀全苟莉向稚丹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抗菌药物儿童感染
- 多重PCR系统快速诊断结核和其它细菌感染
- 建立多重PCR系统,同进扩增结构杆菌和其它细菌的核糖体小亚基RNA基因(16S rDNA)片段,用于诊断细菌感染,并鉴别结核与其它细菌感染.所建立的多重PCR系统显示良好的 通用性和特异性,能检出低至10fgDNA水平的...
- 向稚丹
- 关键词: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细菌结核杆菌
- 文献传递
- 三峡中东部区域0~7岁儿童出生缺陷调查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了解三峡中东部区域(宜昌市)0~7岁儿童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其分布情况。方法:①于2002-07/12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宜昌市13个市区0~7岁儿童10130人进行出生缺陷筛查。被调查儿童的祖父母及父母均为当地人,且监护人对调查项目知情同意。②针对调查表编写基线调查人员的培训资料,统一拟调查的37种出生缺陷疾病的诊断标准。分赴宜昌市13个地区57个乡镇126个村,走村入户,分别对儿童父母进行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种、居住环境、婚姻、孕期分娩及子女情况、个人健康、家族遗传病史及儿童37种出生缺陷疾病等进行问卷调查。③结果描述采用百分比形式,计数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χ2检验。结果:①共发出调查问卷10130份,实际回收9958份,收回填写完整准确9869份,有效率为99.11%。调查儿童男5520人,女4349人,男女之比为1.27∶1。共筛出出生缺陷198人,男132人,女66人,男女之比为2∶1,总患病率为2.01%。②宜昌市不同地区0~7岁儿童出生缺陷率不同,兴山地区最高,西陵地区最低;兴山、远安及秭归出生缺陷率均远高于宜昌市平均水平(P<0.01);夷陵及枝江地区缺陷率亦高于宜昌市平均水平,但无明显差异(P>0.05)。③在198例出生缺陷儿中,发生率最高的出生缺陷是先天性佝偻病,其次是腹股沟疝,居第3位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和唇裂,占出生缺陷的53.54%。④腹股沟斜疝主要集中在夷陵、枝江和长阳,佝偻病主要集中在秭归。⑤不同年龄儿童出生缺陷发生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3~岁,2~岁,6~岁,1~岁,0~岁,4~岁,5~岁。3~岁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5~岁(2.81%,1.17%,χ2=10.5,P<0.01)。⑥被调查的男孩5520人中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女孩,分别为2.36%(132/5520)和1.49%(66/4349,χ2=9.299,P<0.01)。结论:①宜昌市不同地区0~7岁儿童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明显地域、性别差异。②经济�
- 闵秀全向稚丹李敏周敏邓青张忠寿姚明荣彭锋林
- 关键词:畸形儿童胎儿监测
- 大蒜新素对MCMV感染小鼠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4年
- 目的探讨大蒜新素(即大蒜素注射液)对鼠巨细胞病毒(murinecytomegalovirus,MCMV)感染小鼠脾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BALBc小鼠被随机分成大蒜新素治疗组(10只)和安慰剂组(10只)。均在MCMVSmith株接种24h后分别用大蒜新素一般剂量(每天25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2周。另设正常对照组(10只)不接种病毒,仅用等量生理盐水治疗。用PFUml测定小鼠脾组织病毒滴度;用RTPCR方法检测小鼠脾转录因子TbetGATA3mRNA表达强度;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IFNγ和IL10表达水平。结果MCMV感染小鼠14d,TbetmRNA和IFNγ的表达基本下降至基线水平,而GATA3mRNA和IL10的表达显著增强;大蒜新素能诱导MCMV感染模型鼠转录因子TbetmRNA和IFNγ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转录因子GATA3mRNA和IL10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同时显著降低小鼠脾组织匀浆中病毒滴度(P<0.01)。结论MCMV感染可导致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失衡,主要表现为IFNγ表达明显降低和IL10表达明显增高;大蒜新素通过上调转录因子TbetmRNA的表达促进IFNγ的分泌,并下调转录因子GATA3mRNA的表达抑制IL10的分泌。
- 徐翼方峰董永绥向稚丹甄宏李革
- 关键词:大蒜新素GATA-3小鼠基因表达
- 4年间我院儿科临床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迁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监测我院4年间儿科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了解其耐药性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指导儿科临床合理选用抗大肠埃希菌药物。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2月从儿科临床标本分离的84株大肠埃希菌按照分离时间分为2001-2002年组(2001年1月-2002年12月)48株和2003-2004年组(2003年1月-2004年12月)36株,分别比较两组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和对2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ESBLs检测结果:2001-2002年组产ESBLs株检测率为37.5%(15/40),2003-2004年组产酶株捡出率为46.9%(15/32),经x^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2003-2004年组比2001-2002年组耐药率明显升高,22种抗生素中除外亚胺培南未发现耐药菌外,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增幅为(16.7%-88.9%),经x^2检验,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耐药率上升最快的5种抗生索分别为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嚷肟、头孢拉定、头孢呋辛。耐药率上升较慢的5种抗生素分别为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定和四环素。结论:儿科临床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发展迅速,以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上升最为显著,且呈多重耐药趋势。治疗上不宜选用头孢类抗生索和复方磺胺甲嗯唑,应选用头孢西丁、加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以及亚胺培南。
- 苟莉闵秀全向稚丹卢建民余建申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抗生素耐药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