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巧玲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圳市宝安区科技局立项项目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孕产
  • 2篇孕产妇
  • 2篇孕产妇死亡
  • 2篇沙井街道
  • 2篇流动人口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产妇
  • 2篇产妇死亡率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血
  • 1篇新生儿血清
  • 1篇血清
  • 1篇血性
  • 1篇氧氟沙星
  • 1篇氧氟沙星注射...
  • 1篇药性分析
  • 1篇孕产妇死亡率
  • 1篇孕产妇死亡原...
  • 1篇支原体

机构

  • 8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8篇叶巧玲
  • 7篇陈敏
  • 4篇项方芳
  • 3篇刘艳丽
  • 2篇潘伟芳
  • 1篇张晓梅
  • 1篇郭焕珍
  • 1篇陈香英
  • 1篇欧阳芳芳
  • 1篇何维娜
  • 1篇林桂珍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深圳市沙井街道2004/2008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2009年
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为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提供依据,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深圳市沙井街道2004/2008年11例死亡孕产妇进行回顾性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由2004年46.9/10万降至2008年25.45/10万,下降幅度21.45/10万;孕产妇死亡呈下降趋势。结论:孕产妇病死率仍可进一步下降,加强孕产妇保健意识,落实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措施能有效降低辖区内孕产妇病死率。
陈敏叶巧玲刘艳丽
关键词:产妇死亡率妊娠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样本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242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采用两种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19例(98.35%);对照组总有效率112例(92.56%),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学疗效两组共获致病菌296株,其中观察组150株,对照组146株,治疗后分别清除138株(92.0%)和136株(93.15%),两组细菌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异(P>0.05)。两组用药期间发生恶心、呕吐、失眠、皮肤瘙痒、皮疹等,观察组有5例(4.13%),对照组6例(4.96%),未停药2d后恢复正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是一种可用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病率低,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叶巧玲项方芳陈敏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环丙沙星注射液泌尿生殖系感染
探讨深圳市沙井镇2001~2005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沙井镇2001~2005年8例死亡的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深圳市沙井镇5a内活产总数18469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43.32/10万,流动人口死亡率占53.53/10万。孕产妇死亡原因前3位为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而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与与文化程度、计划生育、接生法、怀孕次数、分娩次数和产前检查密切相关。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是杜绝非法接生,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控制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叶巧玲陈敏项方芳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
沙井镇流动人口妇女对宫颈癌防治知识调查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沙井镇流动人口妇女对宫颈癌防治知识调查。方法:按年龄层次分为(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四组,每年龄组流动人口妇女发放500份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个人基本情况,性知识、宫颈癌相关知识、妇科问题等情况。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癌及其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得分:流动人口妇女2 000例为(12.65±5.26),本地妇女500例为(30.72±6.81),流动人口妇女得分明显低于本地妇女,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两组人群宫颈涂片、宫颈癌基本常识及HPV相关知识等方面进行评估,流动人口对宫颈癌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明显低于本地妇女组,各题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轻女性较少关注对此病的预防及筛查。同时由于本地妇女经济基础较好,因此当地女性对自身的健康较为关注。
叶巧玲项方芳欧阳芳芳潘伟芳陈敏
关键词:宫颈癌妇女
沙井街道流动人口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沙井街道流动人口女性生殖道人型支原体(Mh)和解脲脲原体(Uu)感染的现状,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研究,为社区医生的正确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780例本街道流动人口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患者,进行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培养实验和药敏检测(微生物检验法)。结果 780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结果显示,Mh和Uu阳性的人数为450名,其中Uu感染率44.36%(346/780),Mh感染率2.56%(20/780),混合型Mh+Uu感染率10.77%(84/780),总阳性感染率达57.7%(450/780)。在这些阳性的感染人群中,大多都是中青年女性为主,所占的比例高达76.89%。实验中的12种常见的抗生素的抗菌效果显示,Uu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敏感性高,敏感率分别为100%、97.11%及94.22%;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氧氟沙星耐药性高,敏感率分别为0%、25.72%及26.01%。结论沙井街道流动人口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较高,且以解脲脲原体(Uu)的感染为主,要根据相关的药敏性实验对抗生素进行合理的应用;沙井街道流动人口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较为敏感。
项方芳叶巧玲林桂珍何维娜
关键词:生殖道感染人型支原体解脲脲原体耐药性分析
深圳沙井社区流动人口宫颈癌健康教育的模式探讨
2011年
目的:探讨沙井镇流动人口妇女宫颈癌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0例对象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行讲座、有奖问答等方式宣传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等进行健康教育,记录干预前、后所有入选者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入选人群的5项宫颈癌相关知识的了解度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本科学历的人群知晓率较高与其他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流动人口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对该类人群开展有关宫颈癌的宣传教育能明显提高她们的防癌意识。
叶巧玲潘伟芳陈敏
关键词:宫颈癌流动人口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361例围产期出生缺陷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沙井街道出生缺陷儿发生率,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和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的要求,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沙井街道医院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天内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3年共监测围产儿27931例,出生缺陷儿361例,缺陷发生率129.2/万,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胎儿水肿、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马蹄翻足;双胎出生缺陷儿发生率高于单胎(P〈0.05);母亲35岁组的出生缺陷儿发生率明显高于20~30岁组(P〈0.05);出生缺陷的发生与性别无相关性。结论: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加强孕前检查孕期保健和产前诊断工作。
陈敏刘艳丽叶巧玲
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血清IL-6水平的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围生期新生儿窒息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抗体夹心EELISA法动态测定92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及21例正常新生儿生后1、5、7d血清IL-6的水平。结果 92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均为缺氧缺血性脑病,与对照组血清IL-6的水平比较轻、中、重度HIE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又明显高于轻、中度组,中度组又明显高于轻度组。结论 IL-6在HIE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血清IL-6水平测定可作为HIE诊断及评价脑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
陈敏刘艳丽叶巧玲陈香英张晓梅郭焕珍
关键词:新生儿白细胞介素-6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