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厉震林

作品数:215 被引量:258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戏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7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6篇艺术
  • 16篇文化科学
  • 13篇文学
  • 8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5篇政治法律
  • 5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2篇电影
  • 61篇表演
  • 46篇文化
  • 37篇中国电影
  • 33篇电影表演
  • 26篇美学
  • 22篇表演美
  • 22篇表演美学
  • 14篇戏剧
  • 13篇文化分析
  • 12篇艺术
  • 11篇导演
  • 9篇新时期电影
  • 8篇影视
  • 8篇政治
  • 7篇电影艺术
  • 7篇新中国
  • 7篇话剧
  • 6篇电影明星
  • 5篇演员

机构

  • 205篇上海戏剧学院
  • 7篇复旦大学
  • 6篇上海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北京电影学院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国传媒大学
  • 3篇中国艺术研究...
  • 2篇广州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辽宁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新疆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南京艺术学院

作者

  • 209篇厉震林
  • 14篇罗馨儿
  • 11篇王晶
  • 4篇王培雷
  • 2篇陈捷
  • 2篇关玲
  • 2篇朱卉
  • 2篇陈玲
  • 2篇周星
  • 2篇范志忠
  • 2篇衣凤翱
  • 2篇尹鸿
  • 2篇彭锋
  • 2篇张晓欧
  • 2篇田秋生
  • 2篇万传法
  • 2篇焦素娥
  • 1篇张智华
  • 1篇李鉴鹏
  • 1篇杨俊蕾

传媒

  • 29篇当代电影
  • 18篇福建艺术
  • 13篇群言
  • 11篇戏剧艺术
  • 11篇电影新作
  • 8篇新余高专学报
  • 8篇北京电影学院...
  • 7篇戏剧文学
  • 7篇艺海
  • 7篇艺术百家
  • 7篇文化艺术研究
  • 5篇戏曲艺术
  • 5篇浙江传媒学院...
  • 4篇戏曲研究
  • 4篇电影理论研究...
  • 3篇高等学校文科...
  • 3篇艺术教育
  • 3篇内蒙古大学艺...
  • 2篇检察风云
  • 2篇电影文学

年份

  • 3篇2024
  • 14篇2023
  • 12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12篇2017
  • 12篇2016
  • 17篇2015
  • 16篇2014
  • 13篇2013
  • 10篇2012
  • 12篇2011
  • 13篇2010
  • 8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2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参考消息》中的中国电影及其海外评论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成为有效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而电影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各国文化传播策略中的重要一环。近些年来,中国电影始终奉行着"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而要真正"走出去"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国家形象进行有效的海外传播,了解并且掌握海外受众的反馈情况则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权威媒体《参考消息》中的相关报道为切入点,探讨外国媒体视野中的中国电影,即主流外国媒体与观众对于中国电影的认知和评价,从而试图窥察中西方文化博弈背后的深层内涵。
厉震林阴凌云
关键词:中国电影外国媒体跨文化
伶人家族研究现状述评
2010年
本文对学术界家族以及伶人家族研究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述评。家族研究,从原来的政治冲动或者政治需要转向到了学术本体的层面;而且,研究方法也逐渐国际化,个案研究、区域研究、量化分析和结构功能论证成为了中国家族研究的几个主要趋势,强调"实态考察"和"现场分析"对于中国家族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重视"关系"研究。伶人家族研究一直是家族研究中的一个弱项,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与伶人家族相关的著作,但是,它大多是一些著名伶人及其伶人家族成员的回忆录和纪念著作、著名伶人的传记、文化学者对于特定地域与断代历史的伶人家庭及其家族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是描述性质较为普遍、研究视角较为单一,较多关注的是知名伶人家族,而对一般伶人家族关注不多,在著述过程中可能对伶人家族的真实历史和真实情景有所溢美和有所忌讳。由此,它也为新的伶人家族研究确立了目标和任务。
厉震林
关键词:学术研究
论“交织化”的表演文化
2015年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表演文化,在国家开放的形势以及跨文化的文化格局之下,呈现为一种从单一性到多元性、从整体性到个体性、从纯粹性到斑驳性的变异过程,跨文化表演表现出了它的"强力"、"暴力"以及意识形态的"腹语术"倾向,实质上是"不平等"的"流动"形态。运用"交织化"的概念,更加符合表演文化的共享和共生的积极过程,可以较好地解决外来和本土、虚体接触与实体接触、来源地和目的地、整体性和个体性及国别性和市场值的"交织"理论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表演文化交流以及共荣的"平等以及多元现代性"。
厉震林
关键词:跨文化理论命题
滋养美好文化生态 打造上海文化品牌
2019年
时代赋予上海的文化使命从文化启蒙、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化担当,中国文化已然到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及文化艺术的阶段。其源泉有三:一是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二是外来文化的异质性杂交和相适性融合,三是改革开放的创造性成就与历史性重构。其价值也有三:一是养护当代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二是表述当代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三是铭记当代中国人的情感履历。
厉震林
关键词:文化担当哲学社会科学文艺演出文化品牌文化生态
关于电影文艺片的概念误区及其发展通道被引量:14
2016年
"文艺片"的概念范畴,关涉一大批影片的文化和市场定位及其资本投资,理论阐述意义颇为重大。文章首先辨识了文艺片、艺术片、商业片和类型片四者之间的关联,并以定义边际切割方法确立非文艺片的界线范畴,从而确立文艺片是一个既开放又集聚的文化概念。关于文艺片的市场"突围"发展通道,提出了四种可以作为思考的选择路径,核心思想是要逐步培育一种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情的"文艺片文化",将文艺片提升成为中国人自我表达的基本方式之一,并作为中国电影人的"力道"提供给世界电影。
厉震林
关键词:电影艺术文艺片文化概念中国气派
论中国古代权力对优伶性别的利用和消费被引量:3
2007年
权力和优伶性别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并不仅仅表现为权力对于优伶性别的强制和排斥,而且也体现为对于优伶性别的利用和消费。权力需要优伶性别表演歌功颂德,以印证权力的占领和支配情绪;官宦豪富也循此例,大肆豢养家班优伶,通过置有女性优伶的数量以及交换,以显示权力的力量;权力对于女性优伶的占有和使用,也是一种性别现象,流露出权力的雄性特征。
厉震林
关键词:权力
近年中国电影表演美学嬗变述评被引量:3
2019年
2016—2018年,是中国电影表演"大乱大治"的文化时期,可用"变""熟""味""全"四字表述。"变"者,未必是创新,也可能是归正或者复位,以电影表演而论,从原来与美学无关的"异位",转变成为表演科学的美学"正位",表演生态逐渐和谐;"熟"者,在"变法"过程中,"中生代"和"新生代"演员渐次成熟,已成为电影表演的新担当者,呈现了若干成熟之作;"味"者,表演味道愈加俨然,"老戏骨"呈现"神话"层级的表演,在可鉴可品中诠释完美;"全"者,类型电影"万紫千红",遍及主要电影分类体例,并延伸到此后的"科幻片"元年,各种表演形态竞相斗妍。
厉震林
关键词:电影表演
论电影意象表演的中国本土叙事形态被引量:3
2022年
中国电影表演与意象美学颇有关联,构成意象表演方式。意象表演不是静态叙事的,它在动态过程中立象表意,是充满叙事动力的。其基本规律可以归纳为三种形态:一是“情绪团”,是意象表演的核心部位,“游离情节”及其模糊表演是其重要呈现形式;二是“平行线”,是实线和虚线“双轨”的表演系统;三是“一体式”,表演是全局意象的,可以分为人文类、美学类和商业类的意象表演。如此三个形态构成了意象表演的叙事动能,颇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价值。
厉震林
关键词:中国电影平行线
论男性文士和女性优伶的文化交游
2005年
中国男性文士的权力渴求中,都包含着性的因素,而当被权力系统所边缘甚至驱逐的情形中,男性文士大多会产生一种替代性的性的要求,以应证自身一种虚幻的性权力,女性优伶由于独特社会存在状态,自然成为男性文士性权力的一个重要替代对象,从而构成两者之间的密切交往关系,而且,颇含一种文化意味,或聚宴品艺,或作词相赠,或传播诗赋,甚至产生爱情佳话,形成一种男性文士和女性优伶的精神互慰关系,共同抚平遭受挫折和压抑的内心伤痛。
厉震林
关键词:文化姿态
论2010年以来中国电影创作的“文化养生”
2014年
国产高票房影片由于它的传播面较为广泛,对它在中国人文精神传承方面有着特别期待。中国人文精神核心理念之一是"文化养生法",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即是"养眼、养心、养脑"。2010年以来国产高票房影片发展状态虽然与新世纪前十年国产大片有了较大变化,但是,"在阐释中国文化,就是阐释巨人的性格和脾气"的"文化诉求"方面,仍然差强人意,甚至容易"被误读"的。2014年,由《回归》起头的"文化回归",对于中国电影的"文化养生法"开始出现了"文化自信"。"文化养生法"的"阐释中国文化"题材可以多种多样,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化""阐释"尤需值得关注。
厉震林王培雷
关键词:文化自信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