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晓艳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视网膜
  • 4篇网膜
  • 3篇色素变性
  • 3篇视网膜色素
  • 3篇视网膜色素变...
  • 3篇网膜色素变性
  • 2篇电图
  • 2篇多焦
  • 2篇多焦视网膜
  • 2篇多焦视网膜电...
  • 2篇中国人
  • 2篇视网膜电图
  • 2篇突变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显性遗传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突变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变

机构

  • 5篇天津市眼科医...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单晓艳
  • 4篇赵堪兴
  • 3篇王立
  • 1篇关禹博
  • 1篇李袆馨
  • 1篇陈松
  • 1篇吴梅筠
  • 1篇王黎明
  • 1篇刘蓓
  • 1篇李扬
  • 1篇田强
  • 1篇周南
  • 1篇庞玉英
  • 1篇郭新
  • 1篇陈薇英
  • 1篇马惠芝
  • 1篇吴淑荣
  • 1篇赵秉水
  • 1篇陆莎莎
  • 1篇岳以英

传媒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RP1基因突变及多焦视网膜电图研究
研究目的:检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ADRP)患者RP1基因突变,总结其临床表型;采用多焦视网膜电图评价不同致病基因突变的ADRP患者视网膜功能的改变.结论:1.该研究发现CY家系与RP1基因R872H之间存在...
单晓艳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多焦视网膜电图
文献传递
视网膜色素变性多焦视网膜电图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采用多焦视网膜电图 (mfERG)评价视网膜色素变性 (RP)患者视网膜功能的改变。方法 :用VERIS4 2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测试6例RP患者及6例正常对照者的mfERG。刺激阵列由103个六边形组成 ,刺激野半径23°,记录时间为4min ,分别记录总体反应、6个环行视网膜区域的一阶反应的振幅密度及潜时并行组间比较。结果 :RP组除中央5度外 ,其余各部视网膜的潜时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 ,且有显著性差异。RP组视网膜各局部振幅密度均明显下降。结论 :mfERG可准确反应视网膜各局部功能 。
单晓艳赵堪兴王立周南
关键词:色素性视网膜炎视网膜电描记术黄斑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家系一新的myocilin基因突变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一个中国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家系的my-ocilin基因缺陷。方法对一个5代POAG大家系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后,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家系成员myocilin基因的所有外显子以及相邻部分内含子,对其产物直接测序。结果家系的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确诊年龄在26~59岁之间。在所有青光眼患者,可疑者以及4例尚未出现明显青光眼体征的家系成员发现携带myocilin基因T455K突变。无该突变的家系成员中无POAG患者及可疑者。突变位于myocilin蛋白C-末端非常保守的氨基酸残基。结论T455K突变是中国人所特有的新的致病性myocilin基因突变。突变的临床表型为混合发病年龄型POAG且具有很高的外显率。这个新基因突变的发现证实中国人的致病性myocilin基因突变类型与其他种族不同。
田强李富华赵堪兴王立单晓艳庞玉英李袆馨吴梅筠邱枫李海云
关键词:开角型青光眼基因突变
晶状体超声粉碎技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超声粉碎技术在患有白内障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和为切除前部 PVR必须切除晶状体的玻璃体切除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1995年 2月至 1998年 2月连续用晶状体超声粉碎技术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 40例 40只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进行治疗。方法是先行巩膜环扎后 ,除颞下为玻切手术灌注切口外 ,上方的两个切口 ,左手为晶状体粉碎另一个灌注头置入晶状体内 ,此灌注头用 9号弯针头即可 ,右手用超声粉碎针投进入晶状体内 ,间断地粉碎晶状体同时吸引 ,保持在囊袋内操作 ,负压在 10 0~ 2 0 0 m m Hg,功率值设在 10~ 12均可。最后用切割头切除囊膜 ,再行玻璃体切除 ,巩膜外冷冻 ,气液交换后或眼内激光 ,再注入 16 % C2 F6 或硅油作为填充物。结果 经过 4~ 5 0个月的随访 ,平均为 14.7个月。有 32只眼得到解剖复位 ,成功率为 80 %。术后视力明显提高。主要并发症是术中有 3只眼晶状体核坠下玻璃体腔。结论 晶状体超声粉碎技术为患有白内障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和为切除前部 PVR必须切除晶状体的玻璃体切除手术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并对手术适应症、术中注意事项和术中并发症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赵秉水郭荣珍陈松吴淑荣关禹博刘蓓李燕洪巧兰单晓艳
关键词: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存在两个反方向中间带的先天性冲动性眼球震颤的治疗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探讨治疗存在两个反方向中间带的先天性冲动性眼球震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 14例存在两个反方向中间带的先天性冲动性眼球震颤患者 ,采用三棱镜中和两侧代偿头位扭转角的方法确定两个中间带中起主导作用的中间带后 ,配戴三棱镜 ;对代偿头位改善且不转向对侧者 ,设计并实施中间带移位手术。结果 采用此方法治疗的 14例患者中 ,1次手术成功者 10例 ,2次手术成功者 2例 ,1次手术后配戴三棱镜症状缓解者 2例 ;全部患者正前方注视视力均提高。结论 手术前确定两个中间带中起主导作用的中间带 ;配戴三棱镜后确定代偿头位改善且不转向对侧 ,是行中间带移位手术治疗存在两个反方向中间带的先天性冲动性眼球震颤成功的关键。该方法疗效可靠 ,可供临床推广使用。
岳以英赵堪兴郭新马惠芝单晓艳
关键词:治疗学眼球震颤
眼睑及结膜局部淀粉样变性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8
2000年
单晓艳丁正平
关键词:淀粉样变性病理
中国人一个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8号染色体连锁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用连锁分析法对中国人一个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8号染色体进行分析,确定致病基因。方法随机选取8号染色体RP1基因上下约10厘摩(cm)范围内的10对微卫星标记(marker),确立单倍体型,用两点法计算最大优势对数(LODSCORE)值。结果所选微卫星标记与该家系表型间最大LOD值小于1。结论RP1基因可能为该家系的非致病性基因,用连锁分析法进行致病基因排除对最终确立致病基因所在染色体的范围具有重要的价值。
李宁东李扬赵堪兴陈薇英陆莎莎王立王黎明单晓艳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染色体显性遗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