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
- 作品数:9 被引量:5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小剂量丙戊酸镁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病人认知功能及血清脑源性、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戊酸镁增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SCH)阳性症状病人认知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SCH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5)应用氯氮平与安慰剂治疗,观察组(n=45)应用氯氮平与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评价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改良版威期康星卡片分类测验(M?WCST)、连线测验(TMT)、词汇流畅性测验(VFT)评分;治疗前后测定血清BDNF和GDNF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Z=7.867,χ^2=6.15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NSS、TMT、M?WCST中错误数、持续错误数与非持续错误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6.594,9.494,4.980,6.838;P<0.05),M?WCST中正确数、正确分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7.985,12.836;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BDNF为(11.78±3.01)μg/L、GDNF水平为(553.71±102.24)pg/mL,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DNF(10.04±2.43)μg/L、GDNF(466.69±75.98)pg/mL(t=3.017,4.583;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6,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镁辅助治疗SCH安全有效,对认知功能损害具有部分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BDNF、GDNF表达有关。
- 夏庆润刘超杨魁徐丹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丙戊酸镁
- 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和氯米帕明对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西酞普兰和氯米帕明治疗,疗程六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 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结果:共66例完成6周的疗效观察,西酞普兰组34例,氯米帕明组32例。西酞普兰和氯米帕明两组疗效相似,但西酞普兰比氯米帕明见效快,不良反应轻,用量小,疗效指数好于氯米帕明(P<0.05)。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见效快、用量小、不良反应轻的抗抑郁药。
- 刘超关巧凤
- 关键词:抑郁症西酞普兰氯米帕明
- 奎硫平治疗双相障碍急性躁狂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评价奎硫平单药治疗双相障碍急性躁狂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98例临床诊断为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患者用奎硫平治疗4周采用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价其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其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治疗双相障碍急性躁狂的有效率为75.5%,痊愈率54%,不良反应较轻。结论:奎硫平单药治疗双相障碍急性躁狂有效,且耐受性较好。
- 吴翠杰王欢刘超
- 关键词:奎硫平
- 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效果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治疗组对患者使用利培酮联合碳酸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抑郁评分(12.2±1.7)分,躁狂评分(10.3±1.7)分,对照组患者的抑郁评分(15.3±1.5)分,躁狂评分(14.1±2.1)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躁狂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分裂情感性精神病采取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的效果可靠,使患者抑郁以及躁狂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刘超
- 关键词:利培酮碳酸锂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 喹硫平与曲唑酮联合用药方案治疗60例重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喹硫平与曲唑酮联合用药方案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诊治的120例重度抑郁症患者为实验病例,其中观察组60例(喹硫平与曲唑酮联合治疗)和对照组60例(单用曲唑酮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结果(即HAMD)和药物副作用量表评价结果(即TES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药物副作用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曲唑酮能够有效治疗重度抑郁症,是其有效、安全的用药方法。
- 刘超
- 关键词:喹硫平曲唑酮重度抑郁症药物疗法
- 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一共有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治疗,治疗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ANSS评分为(54.21±12.23)分,对照组患者的PANSS评分为(56.52±15.27)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喹硫平治疗的效果可靠,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刘超
- 关键词:喹硫平氟哌啶醇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效果
- 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68例分析
- 2009年
-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对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68例临床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的患者用帕罗西汀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 A)评价其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的有效率为81.1%,痊愈率为73.5%,副反应较轻。结论:帕罗西汀对焦虑症的治疗安全而有效。
- 吴翠杰刘超王欢
- 低剂量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增效作用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探讨低剂量奥氮平联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的增效作用及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8例BPD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剂量(2.5~10mg/d)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躁狂程度、认知功能、言语记忆学习能力及持续注意力,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及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贝克—拉范深躁狂量表(BRMS)评分和持续操作测验(CPT)评分显著降低(P<0.05),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显著提高,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及组内不同时间点的言语记忆测验(HVLT-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P<0.05);心率变异性(HRV)指标中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低频功率(LF)及高频功率(HF)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奥氮平联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BPD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躁狂症状,提高其持续注意力,利于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及免疫系统改善,且未对自主神经功能造成干扰,可安全应用于临床中。
- 刘超
-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所致精神障碍1例
- 2006年
- 刘超
- 关键词:特发性炎症性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