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 作品数:8 被引量:54 H指数:5 供职机构: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剂量肝素对脓毒症患者血栓烷B2/6-酮-前列腺素F1α的影响及意义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肝素对脓毒症患者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脓毒症对照组(sE组)、脓毒症小剂量肝素抗凝组(UFH组)、脓毒症低分子肝素钠抗凝组(LMWH组),并选择同期门诊体检者25例为空白对照组(s组),分别抽血检测TXB2、6-keto—PGF1α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m)、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imer),并计算当日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II)、28d病死率。结果与S组比较,sE组TXB2、6-keto—PGF1α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S组比较,UFH组和LMWH组随着时间的延长TXB2表达、TXB2/6-keto—PGF1α比值及APACHElI评分均下降,第7、10天与第1、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APACHEII评分第10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与sE组比较,UFH组、LMWH组TXB:表达、TXB:/6-keto—PGF1α比值在第7、1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UFH组和LMWH组28d病死率为24%(6/25)和24%(6/25),较SE组32%(8/25)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时TXB2表达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为0.674,P〈0.05)。结论小剂量肝素持续泵入可显著抑制TXB2表达及降低TXB2/6-keto—PGF1α比值,刺激6-keto—PGF1α的生成,TXB2、6-keto—PGF1α较常规凝血功能指标能更敏感地反映凝血功能紊乱。 刘超 李建华 程青虹关键词:凝血功能指标 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血症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1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 探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血症患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 90例脓毒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根据早期胰岛素干预治疗后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控制A组(4.4~6.1mmol/L)、血糖控制B组(6.2~8.3mmol/L)、血糖控制C组(8.4~10.0mmol/L)各30例。入住ICU后给予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各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7d应用ELISA法检测IL-6、IL-10水平。观察各时间点3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28d病死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1)3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以及IL-6/IL-10比值、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血糖控制A组血清IL-6、IL-10、IL-6/IL-10比值、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2.21±1.53)ng/L、(62.47±11.04)ng/L、0.40±0.09、(12.07±3.55)分,血糖控制B组分别为(25.64±2.34)ng/L、(54.36±12.51)ng/L、0.44±0.14、(15.94±6.87)分,血糖控制C组分别为(32.63±4.08)ng/L、(48.14±10.33)ng/L、0.67±0.13、(15.56±7.53)分;3组IL-10均高于治疗前[血糖控制A组为(45.83±9.89)ng/L,血糖控制B组为(41.52±8.18)ng/L,血糖控制C组为(41.46±8.73)ng/L](P〈0.05),血糖控制A、血糖控制B组血清IL-6、IL-6/IL-10比值低于治疗前[血糖控制A组:(32.07±2.39)ng/L、0.74±0.15,血糖控制B组:(31.56±2.32)ng/L、0.75±0.21](P〈0.05),且治疗后7d,血糖控制A组IL-6、IL-6/IL-10低于血糖控制C组,IL-10高于血糖控制C组,而血糖控制A组治疗后APACHEII评分低于治疗前[(21.29±5.75)分]和血糖控制B、血糖控制C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MODS发生率(30.00%)、病死率(26.67%)低于血糖控制B组(43.33%、30.00%)和血糖控制C组(43.33%、33.33%),� 刘超 程青虹 张霞 林笑女 何永来 田培刚关键词:脓毒血症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脓毒症患者左心室舒缩功能的变化及B型钠尿肽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 探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B型钠尿肽(BNP)诊断脓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不全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收集脓毒症组患者90例和对照组患者3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1、2、3、5、7d通过TTE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与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A)的比值(E/A),检测血清BNP水平;同时记录各组患者性别、年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白细胞计数(WBC)、APACHEⅡ及28 d病死率.结果 脓毒症组LVEF、E/A明显低于对照组,BNP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0);LVEF、E/A随时间呈先降低后回升的趋势,且E/A早于LVEF开始降低,BNP随时间呈先增高后回落的趋势;LVEF与E/A呈正相关(r =0.670,P=0.00),BNP与LVEF、E/A呈负相关(r1=-0.733,P1=0.00;r2=-0.929,P2=0.00);当BNP≥536.3 ng/L时,诊断脓毒症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敏感度为84.4%,特异度为68.7%;当BNP ≥505.0 ng/L时,诊断脓毒症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敏感度为56.0%,特异度为97.4%.结论 运用TTE技术检查发现,相比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脓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出现更早,恢复更晚,脓毒症收缩功能不全可能与舒张功能不全有关;BNP可能参与调节脓毒症左心室舒缩功能不全,与舒张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关系更密切;运用TTE技术联合血清BNP监测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的动态变化必要可行. 林笑女 姜晓霞 程青虹 刘超 张霞关键词:脓毒症 胰岛素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患者心室舒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下不同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患者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重症医学科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干预研究.90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30例.A组:控制血糖4.4 ~6.1 mmol/L、B组:控制血糖6.1~8.3 mmol/L、C组:控制血糖8.3~10.0 mmol/L,设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7d通过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与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A)的比值(E/A),采血检测B型钠尿肽(BNP);同时记录各组患者性别、年龄、血流动力学指标、白细胞计数(WBC)、APACHEⅡ评分、治疗前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及28 d死亡率.结果 A、B、C组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4);A、B、C组E/A依次降低,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A、B、C组BNP依次升高,A组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B=0.028,PAc=0.000).治疗后1、3d,A、B、C组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310、P3 =0.174),E/A、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治疗后7d,A、B、C组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E/A、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A、B、C组E/A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结论 将脓毒症患者血糖控制于4.4~6.1 mmol/L,可有效改善其心室舒缩功能不全;较之收缩功能,控制血糖于4.4 ~6.1 mmol/L对脓毒症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保护更明显.通过LVEF、E/A及BNP联合评价,控制血糖于4.4~6.1 mmol/L,对治疗后7d内连续的心功能不全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姜晓霞 林笑女 程青虹 刘超 张霞关键词:脓毒症 血糖 超声心动描记术 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患者 CD69及 HLA -DR 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CD69、CD14^+单核细胞( HLA-DR)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0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血糖控制A组(4.4-6.1 mmol/L)30例、血糖控制B组(6.2-8.3 mmol/L)30例、血糖控制C 组(8.4-10.0 mmol/L)30例。入住ICU时就给予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分别在入院时(0 d)及治疗后第1、3、7天采集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CD69、CD14^+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水平。相同时间点观察APACHEⅡ评分,并计算28 d病死率、MODS发生率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A组第1、3、7天CD69和HLA-DR表达水平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B组第1、7天CD69表达水平较入院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3、7天HLA-DR表达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组CD69和HLA-DR表达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第3、7天CD69表达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第1、7天HLA-DR表达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APACHEⅡ评分第1、3、7天较入院时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第7天A组与B、C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28 d死亡率、MODS发生率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目标血糖管理水平(4.4-6.1 mmol/L)能够促进CD69、HLA-DR的表达,有利于免疫稳态的恢复,可能对终止脓毒症患者免疫紊乱和免疫麻痹的恶性进程有利。 李建华 程青虹 张万江 刘超关键词:脓毒症 免疫紊乱 CD69 严重脓毒症胰岛素目标血糖管理下Wnt5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目标血糖管理过程中Wnt5a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案,将61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目标血糖控制在4.4—6.1mmol/L),B组21例(目标血糖控制在6.2~8.3mmol/L),C组20例(目标血糖控制在8.4~10.0mmol/L)。在入住ICU时就给予目标血糖控制,分别在入住ICU时(0d)及入住ICU后1、3、5、7d采集静脉血,分别用ELISA法、酶联荧光分析(ELFA)法、比浊法检测Wnt5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相同时间点观察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II)评分,并计算28d死亡率。根据28d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A、B、C3组Wnt5a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均降低,治疗第3、5、7天与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第7天Wnt5a浓度及APACHEII评分A组较B、C组明显降低(P均〈0.05),B组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d死亡率:A组30%(6/20)与B组33.3%(7/21)、C组35%(7/20)比较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Wnt5a浓度及APACHEII评分较存活组明显提高(P〈0.05)。脓毒症患者入院时Wnt5a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37,P=0.001)。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在严格目标血糖管理下,能明显抑制炎症反应程度,降低Wnt5a浓度及病死率,并改善预后,WntSa有望成为判断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指标。 张霞 程青虹 何永来 刘超 林笑女关键词:严重脓毒症 WNT5A 胰岛素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岛素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患者IL-6、IL-10、CD69、HLA-DR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本实验为前瞻性随机双盲的临床干预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 刘超关键词:脓毒症 血糖控制 IL-10 CD69 HLA-DR 文献传递 早期目标血糖管理下严重脓毒症患者HMGB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13年 探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对严重脓毒症患者HMGB1变化的影响。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血糖控制A(4.4mmol/L^6.1mmol/L)、B(6.2mmol/L^8.3mmol/L)、C(8.4mmol/L^10.0mmol/L)三组。给予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入ICU后0d、1d、3d、5d、7d采血测TNF-α、HMGB1浓度。三组TNF-α、HMGB1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均呈下降趋势,A组HMGB1浓度及APACHEⅡ评分在第7d较B、C组明显降低(P<0.05)。A组28d病死率较B、C组降低(P>0.05)。严重脓毒症患者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下,显著降低HMGB1浓度,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HMGB1可用来评价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张霞 程青虹 何永来 田培刚 刘超 林笑女关键词:严重脓毒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高迁移率族蛋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