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良乐

作品数:67 被引量:243H指数:10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骨折
  • 15篇术后
  • 13篇疗效
  • 12篇椎弓
  • 12篇椎弓根
  • 11篇手术
  • 11篇内固定
  • 11篇关节
  • 10篇脊髓
  • 9篇腰椎
  • 9篇螺钉
  • 8篇胸椎
  • 8篇术后排尿
  • 8篇排尿
  • 8篇盆底
  • 8篇后排
  • 8篇脊柱
  • 7篇置入
  • 7篇骨质
  • 7篇骨质疏松

机构

  • 48篇温州医学院附...
  • 16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上海市应用数...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作者

  • 67篇刘良乐
  • 37篇汤呈宣
  • 28篇戴鸣海
  • 22篇杨国敬
  • 13篇何少奇
  • 12篇彭茂秀
  • 10篇唐小君
  • 10篇张力成
  • 8篇董伊隆
  • 8篇林光锚
  • 7篇蔡春元
  • 7篇林利兴
  • 6篇黄益奖
  • 6篇谢秉局
  • 5篇李琪
  • 5篇钱约男
  • 5篇王伟良
  • 4篇姜刚毅
  • 4篇刘美芬
  • 4篇刘美芬

传媒

  • 9篇中国骨伤
  • 4篇中华物理医学...
  • 4篇2016年浙...
  • 3篇浙江中西医结...
  • 3篇中医正骨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解剖学报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2009年浙...
  • 2篇第七届全国创...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9篇2017
  • 11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髋关节多角度投照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导针置入中的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髋关节多角度投照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导针置入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将一个正常成人股骨近段标本划分为前上、前下、后上、后下4个区域,分别对4个区域的导针进行多角度投照。结果正位旋转与侧位展收与尖面距有线形关系,并且发现已...
林光锚张力成杨国敬李琪张雷刘良乐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伤椎空腔形态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伤椎空腔形态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1月至2015年2月我科收治的585例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4例,女231例;年龄20~71岁,平均38.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
刘良乐汤呈宣
关键词:脊柱骨折内固定回顾性分析
文献传递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疼痛模式与临床疗效关系初探
目的:目前有关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疼痛模式研究甚少,我们根据改良Kuorinka法,结合临床所见,尝试分析解释疼痛机制,以便为OVCF提供相关治疗建议。方法:选自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152例行PKP的患者,分...
汤呈宣何少奇黄益奖戴鸣海彭茂秀唐小君刘良乐
关键词: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
文献传递
髋关节多角度投照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导针置入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髋关节多角度投照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导针置人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将一个正常成人股骨近段标本划分为前上、前下、后上、后下4个区域,分别对4个区域的导针进行多角度投照。结果正位旋转与侧位展收与尖面距有线形关系,并且发现已经穿出股骨头面的导针在正侧位投照仍均在股骨头中的情况,根据不同的导针尖区域可选择不同的投照角度来确定导针是否穿出股骨头。结论导针如果在正侧位上均在股骨头里面,仍不能排除导针已穿出股骨头,需加照相应角度确定。
林光锚张力成刘良乐蔡春元李琪张雷杨国敬
关键词:X线透视检查
髋臼骨折不同移位类型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术后的复位质量,并且分析复位质量对髋臼骨折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77例髋臼骨折患者,其中男45例,女32例;年龄19-78岁,平均42.4岁。按照Judet-Letournel分型:简单骨折41例,复杂骨折36例。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2周50例,〉2周27例。采用Matta复位标准对患者术后进行复位质量和远期影像学评价;根据改良d'Aubigné-Postel评分标准对患者的髋关节临床功能行评估,分析复位质量与临床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12-34个月,平均17个月。手术时间2.5-10.5 h,平均4.5 h;术中出血量400-5 500 ml,平均1 652 ml。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末次随访时d'Aubigné-Postel评分:疼痛4.60±1.35,行走4.80±1.14,关节活动度4.50±1.37,总分14.60±2.73;其中优12例,良43例,可15例,差7例,优良率71.4%(55/7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位质量与手术疗效有关(P〈0.05)。内旋阶梯状移位和外旋阶梯状移位同手术疗效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复位质量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而阶梯状移位对髋臼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明显,故主张手术时要注意阶梯状移位、尽量达到解剖复位,以最大限度地恢复髋臼骨折术后患者的功能。
董伊隆钱约男刘良乐张元勋蔡春元杨国敬
关键词:髋臼骨折
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0
2011年
自20世纪50年代末,椎弓根螺钉被应用于脊柱后路内固定以来,经椎弓根固定技术已成为脊柱外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内固定技术之一[1]。椎弓根是三柱理论中较强的固定点,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强大的把持力和三维控制力,能提高固定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固定和融合节段,并避免了钩子侵入椎管的危险性.最初被应用于腰椎.后扩展至胸椎.
刘良乐汤呈宣杨国敬
关键词:置入技术胸椎脊柱后路内固定内固定技术脊柱外科三柱理论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与疼痛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与膝部疼痛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73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膝部疼痛程度分为高分组与低分组。其中,低分组39例,VAS评分1~5分,男25例,女14例,年龄27~63岁,平均(37.5±5.3)岁;高分组34例,VAS评分6~10分,男22例,女12例,年龄29~62岁,平均(36.3±9.6)岁。记录2组患者的术后膝内压和末次随访时的HSS评分,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1个月。术后3d,高分组膝内压高于低分组(t=15.67,P=0.000);随访终末期,高分组膝内压仍高于低分组(t=5.63,P=0.000)。膝关节功能:高分组优21例,良4例,一般7例,差2例;低分组优31例,良6例,一般2例,差0例。低分组膝关节功能优于高分组。结论:膝内压是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而其外在症状疼痛程度可作为早期判断膝关节功能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戴鸣海汤呈宣杨国敬张力成唐小君刘良乐
关键词:股骨骨折疼痛膝关节病例对照研究
四磨汤用于胸腰椎骨折中对减轻腹胀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四磨汤用于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对减轻腹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78例胸腰椎骨折腹胀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其中以肥皂水灌肠治疗者为对照组,采用医用软皂+温水配制成为0.1%~0.2%的肥皂水进行灌肠,患者处左侧卧位,灌肠液面需距离肛门20 cm,灌肠液200 m L,温度:39~41℃;应用一次性输液器灌注,插入深度17~20 cm,于5~10 min内灌注完,39例;以四磨汤治疗者为观察组,39例,人参15 g、乌药、沉香及槟榔各10 g;加水煎熬至300 m L,150 m L/次,早晚各服1次,连续治疗3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 h评价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并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6h各项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各项症状、体征积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9%,明显低于对照组71.8%,P〈0.05。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四磨汤可现在改善胸腰椎骨折腹胀等临床症状,同时具有高效安全优点。
戴鸣海刘良乐唐小君
关键词:四磨汤胸腰椎骨折腹胀肥皂水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膀胱训练治疗不完全脊髓损伤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膀胱训练治疗不完全脊髓损伤术后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不完全脊髓损伤术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共有患者32例)行常规间歇性导尿,治疗组(共有患者30例)在此基础上增加盆底肌电刺激及膀胱训练。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尿动力学检测指标、拔尿管试验成功率以及治疗15d、30d时尿路感染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5个月。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或平均尿流率、充盈期末逼尿肌压力等指标均明显改善(均P〈0.05);随访终末期时治疗组膀胱残余尿量[(12.34±1.34)ml]、最大尿流率[(19.21±2.41)ml/s]或平均尿流率[(15.35±2.49)ml/s]、充盈期末逼尿肌压力[(32.43±7.65)kPa]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治疗组拔尿管成功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导尿天数[(18.3±5.6)d]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15d、30d时治疗组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6.7%和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结合膀胱训练可显著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术后患者排尿功能,减少持续导尿天数,降低尿路感染率,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良乐刘敏戴鸣海汤呈宣王俊诚姜刚毅
关键词:电刺激膀胱训练脊髓
原发性冻结肩患者微创术前术后系统康复训练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术前术后康复训练对原发性冻结肩患者微创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8例原发性冻结肩微创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15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实行常规康复指导与训练,康复训练组从术前4周至术后24周按原发性冻结肩微创手术康复计划进行康复训练,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第28天和术前第1天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第84天和第168天,康复训练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冻结肩的病程,设计科学、安全、有效的术前术后康复计划,并依照计划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
林丹叶秀芝刘良乐吕雯
关键词:原发性冻结肩微创手术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