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纯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7篇主动脉
  • 5篇主动脉夹层
  • 5篇夹层
  • 4篇腔内
  • 4篇个体化
  • 3篇动脉疾病
  • 3篇主动脉疾病
  • 2篇腔内修复
  • 2篇腔内治疗
  • 2篇青年
  • 2篇个体化治疗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转运
  • 1篇性别差异
  • 1篇修复术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右锁骨
  • 1篇右锁骨下

机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十堰市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刘纯
  • 7篇潘友民
  • 7篇郑智
  • 6篇魏翔
  • 4篇郭小梅
  • 3篇张羿
  • 3篇周雁荣
  • 3篇查正彪
  • 3篇李利艳
  • 2篇刘克坚
  • 1篇糜涛
  • 1篇夏南
  • 1篇王海灏
  • 1篇陈涛

传媒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第二十五届长...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B型主动脉夹层个体化腔内治疗
2020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腔内治疗(TEVAR)策略在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的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15~2017年合并ARSA的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12例,根据夹层第一破口与ARSA、左锁骨下动脉(LSA)的距离关系及椎动脉优势类型进行临床分型并制定个体化TEVAR策略。结果本组12例病人个体化TEVAR策略包括单纯TEVAR2例,TEVAR+LSA开窗2例,TEVAR+LSA小分支支架4例,TEVAR+ARSA开窗1例,TEVAR+颈部杂交(左颈总动脉-LSA)1例,TEVAR+开胸经升主动脉杂交2例(包括重建ARSA1例,重建LSA+ARSA1例)。手术成功率100%。围术期无逆撕、神经系统并发症、截瘫等。术后随访1例ARSA开窗病人出现轻度内漏,一直保守治疗未进展。其他病人未发生主动脉相关并发症及神经系统并发症,重建的LSA、ARSA血流通畅。1年随访无死亡病例。结论个体化TEVAR策略治疗合并ARSA的B型主动脉夹层近期效果良好,远期疗效仍有待长期随访结果证实。
郑智查正彪刘纯李利艳魏翔潘友民
关键词: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腔内治疗个体化治疗
青年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性别差异
2020年
目的分析青年主动脉夹层在致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的性别差异性。方法收集2006~2019年我院青年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统计比较不同性别间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性别差异性。结果本组病例共518例,其中男性431例(83%),女性87例(17%)。男性在下列指标中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女性:高血压病史知晓率(62%vs.38%,P<0.01)、吸烟(50%vs.13%,P<0.01)、饮酒(15%vs.7%,P<0.05),巨大腹围(23%vs.9%,P<0.01)、Stanford A型(54%vs.40%,P<0.05)、心包填塞(14%vs.6%,P<0.05)及呼吸系统并发症(18%vs.9%,P<0.05)。在体质量指数(BMI)≥32、血脂异常、痛风、累及冠脉、肠系膜上动脉缺血、下肢缺血、保守治疗、循环系统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肾功能并发症及在院病死率等方面,男性与女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青年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并发症方面存在性别差异性。
郑智查正彪刘纯李利艳陈涛魏翔潘友民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青年性别差异
肺栓塞209例临床分析
刘纯温玉翔刘克坚张羿夏南郭小梅
“一站式”主动脉疾病个体化治疗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探讨“一站式”杂交手术室在主动脉疾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杂交手术室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主动脉疾病手术2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93例、女54例,年龄24~83(54±12)岁。结果 行单纯腔内修复术(TEVAR/EVAR)132例,其中简单型122例,复杂型10例。个体化开窗治疗61例。杂交手术54例。围术期死亡率3.6%(9/24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7%(29/247)。术后随访1年,发生术后并发症的29例患者经治疗均好转出院,随访期间死亡5例,生存率98.0%(242/247)。结论 “一站式”主动脉疾病个体化治疗的近期临床实践已经充分显示出其优越性,但还有待长期随访结果进一步证实。
郑智郭倩男刘赋斌王海灝刘纯周雁荣魏翔潘友民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杂交手术个体化治疗
209例急性肺血栓栓塞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总结急性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并分析预后相关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TE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79.9%)、胸闷(64.1%)、咳嗽(41.6%)等。仅39.1%的患者首诊诊断为PTE。修订的Wells评分标准可以提高PTE首诊疑诊率,严重指数评分(sPESI)可预测患者预后。结论:PTE的首诊诊断率较低,联合应用Wells评分标准对疑似患者进行评分,可以提高患者的PTE首诊诊断率,及时指导治疗;而采用sPESI危险分层能更准确评估患者死亡风险,有利于对预后的准确判断。
刘纯夏南温玉祥刘克坚张羿郭小梅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预后
外伤性降主动脉夹层九例诊断和治疗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外伤引起的降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两年间我院收治的9例外伤性降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24—52岁,致伤原因包括车祸伤7例,坠落伤2例。均由胸腹主动脉血管成像(CTA)确诊,根据夹层累及的范围分为局限型(6例)和广泛型(3例)。结果9例患者均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围术期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复查CTA显示无内漏,无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是治疗外伤性降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
郑智伯志祥王海灝刘纯周雁荣魏翔潘友民
3D打印在复杂主动脉疾病个体化腔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疾病个体化腔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3例复杂主动脉病变,包括病变邻近主动脉弓远端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例1),病变累及升主动脉但原发破口位于降主动脉的逆撕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例2)和解剖迂曲的肾动脉下型腹主动脉瘤(病例3)。通过3D打印模型制定个体化腔内治疗方案。结果:根据3D打印模型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病例1行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开窗,病例2行单纯腔内修复,病例3行腔内隔绝术;3例患者术中造影均显示无内漏,开窗血管血流通畅,无支架移位、截瘫、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3例均无内漏,假腔或瘤体血栓机化,无主动脉相关事件发生。结论:3D打印技术有助于复杂主动脉疾病最优化、个体化腔内治疗方案的制定,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马磊刘纯郭小梅潘友民郑智
关键词:3D打印主动脉疾病
个体化开窗策略在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探讨个体化开窗策略在累及主动脉弓部血管甚至升主动脉的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杂交手术室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61例累及主动脉弓或升主动脉的主动脉疾病患者应用开窗技术进行腔内修复术,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51例,升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合并壁内血肿6例,胸降主动脉瘤3例,复合病变即胸降主动脉夹层合并主动脉弓内侧穿透性溃疡1例.根据开窗的适应证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如年龄、身体状况、是否合并其他伴发病、能否耐受杂交手术或开胸手术)制定个体化开窗策略,其中包括左锁骨下动脉开窗35例,左颈总动脉开窗5例,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窗15例,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窗6例.结果 围术期死亡1例(死亡率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术后3个月、半年、1年CTA随访结果均显示夹层破口(或溃疡、动脉瘤)隔绝良好,无内漏,开窗血管通畅.1年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 个体化开窗策略在累及主动脉弓或升主动脉的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其远期疗效仍需随访进一步证实.
郑智刘赋斌潘友民郭倩男刘纯王海灏周雁荣魏翔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外科学
青年主动脉夹层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青年主动脉夹层14年来发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变迁的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至2019年,年龄<45岁的青年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按时间跨度平均分为两组:第一时间段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二时间段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统计两时间段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总数518例,其中第一时间段152例,第二时间段366例。下列指标的比例在第二时间段明显高于第一时间段:首诊时知晓高血压病史的比例(62.6%vs.45.4%,P<0.01);BMI≥32 kg/m^2重度肥胖的比例(12.9%vs.6.0%,P<0.05);腹围男性>110 cm,女性>100 cm,重度腹型肥胖的比例(24.7%vs.13.4%,P<0.01);血脂异常的比例(17.8%vs.10.1%,P<0.05);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比例(15.8%vs.9.2%,P<0.05)。临床治疗方案中,保守治疗比例第二时间段明显低于第一时间段(13.4%vs.25%,P<0.05),第二时间段的在院病死率稍低于第一时间段(9.8%vs.1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主动脉夹层发病的临床特点随时代变化,大众健康教育和治疗手段的进步是主动脉夹层防治中的关键。
郑智查正彪刘纯李利艳魏翔潘友民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青年回顾性分析
Mfn2基因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及ABCA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Mfn2基因对ox-LDL刺激下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内胆固醇浓度检测,分析过表达或者干扰Mfn2基因表达对RAW264.7细胞在ox-LDL刺激下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和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例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fn2基因对细胞胆固醇外排蛋白ABCA1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RAW264.7细胞过表达Mfn2基因,分别降低细胞内16.3%总胆固醇含量和19.8%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例;而干扰RAW264.7细胞Mfn2基因表达,分别增加细胞内45.9%总胆固醇含量和26.7%的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例。40pfu和60pfu adv-Mfn2感染均促进RAW264.7细胞ABCA1的mRNA表达(分别增加26.5%和60.5%),而仅60pfu adv-Mfn2感染促进RAW264.7细胞ABCA1的蛋白表达(增加40.6%)。结论:Mfn2可能通过促进ABCA1的表达,减少细胞内胆固醇的沉积。
刘纯张羿糜涛郭小梅
关键词:胆固醇转运MFN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