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昌

作品数:51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专利
  • 1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冶金工程
  • 9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2篇硅藻
  • 7篇离子
  • 7篇复合材料
  • 7篇复合材
  • 6篇微生物
  • 6篇矿物
  • 5篇生物浸出
  • 5篇铁矿
  • 5篇相互作用
  • 5篇黄铁矿
  • 5篇掺杂
  • 4篇生物冶金
  • 4篇硫化矿
  • 4篇金属
  • 4篇活化
  • 4篇
  • 3篇电池
  • 3篇载银
  • 3篇嗜酸微生物
  • 3篇锂离子

机构

  • 51篇中南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51篇刘红昌
  • 33篇夏金兰
  • 32篇聂珍媛
  • 9篇王军
  • 7篇刘洋
  • 7篇杨宝军
  • 6篇刘宏伟
  • 6篇邱冠周
  • 6篇谢建平
  • 5篇马亚龙
  • 3篇彭安安
  • 3篇郑雷
  • 3篇赵屹东
  • 3篇杨云
  • 3篇王军
  • 2篇刘灿
  • 2篇唐谷修
  • 2篇甘敏
  • 2篇李辉莹
  • 2篇孙欣

传媒

  • 5篇Transa...
  • 4篇生物学杂志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分析测试技术...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科教文汇

年份

  • 6篇2025
  • 9篇2024
  • 9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过底栖硅藻与橄榄石的相互作用增强近海碳固存
碱性硅酸盐矿物的风化能够通过提高海洋碱度来有效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CO)浓度,橄榄石由于其风化速率高和储量丰富,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潜力矿物。然而,风化过程中,由于海水的碱性环境和橄榄石矿物特性,表面会形成惰性硅层,阻碍进...
余荣达刘冬刘红昌袁鹏沈宇果李梦圆刘浩王旭
关键词:底栖硅藻
一种表面掺杂金属纳米黄铁矿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金属掺杂纳米黄铁矿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具体步骤如下:将七水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和乙二醇混合搅拌后加入硫粉,超声下搅拌均匀,将混合物转移至反应釜中,水热反应得到FeS<Sub>2</Sub>纳米颗粒;再...
夏金兰郑兴福聂珍媛刘红昌陈宇新夏旭
文献传递
一种改性硅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硅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以离子型稀土矿为原料共培养硅藻,将硅藻进行简单的除杂、洗涤、煅烧后得到改性硅藻材料,稀土共培养的硅藻能将稀土元素吸附到硅藻壳体结构上,将稀土共培养的硅藻收集...
刘红昌孙世贸夏金兰刘洋聂珍媛王军唐谷修杨康陈宇新刘宏伟谢建平赵春晓胡珊郑兴福何秉轩刘灿
基于硅藻壳体的锂离子电池高性能负极材料研究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由于较低的理论比容量很难满足当下能源市场的需求,寻找新的高效替代负极材料成为研究热点。SiO自从被报道对Li有电化学活性以来,由于在地球上储量丰富,理论比容量高达石墨数倍,已被视作一种极具潜力...
孙世贸刘红昌陈宇新刘宏伟夏金兰
关键词:硅藻SIO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生物冶金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6
2024年
低品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制约着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生物冶金技术是实现矿物加工和有色金属冶金领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前沿性技术,同时在矿山重金属污染场地原位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综述了生物冶金技术的基本概念、微生物生理特征和作用机制,以及生物冶金在硫化铜矿浸出、难处理金矿氧化预处理、铀矿浸提、稀土提取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现状,提出未来应针对高效浸出微生物选育、生物浸出界面作用机制、高效节能装置和工程化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并进一步拓展生物冶金技术研究及应用领域。
杨宝军刘洋刘红昌李咏梅甘敏王军王军章可朱振宇朱振宇
关键词:生物冶金铜矿金矿铀矿稀土
黄色黏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离子型稀土矿相互作用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以稀土矿区环境中常见的黄色黏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对象,比较研究这两种细菌及其发酵液与离子型稀土矿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溶液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分析作用前后细胞和矿物相的形态、结构、稀土元素分布和官能团变化。结果表明,黄色黏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稀土矿物作用过程具有一定差异性,在溶浸稀土矿过程中,铜绿假单胞菌直接作用体系相比发酵液间接作用体系溶浸稀土离子效果更好,而黄色黏球菌直接作用体系弱于发酵液间接作用体系。此外,稀土矿物的存在可以促进黄色黏球菌脂质和蛋白组分的分泌,抑制其多糖组分的分泌,而对铜绿假单胞菌,稀土矿物的存在对脂质和蛋白组分分泌影响较小,但促进了多糖组分的分泌。
王梦园黄诗云刘红昌刘洋李京娜聂珍媛夏金兰王军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矿铜绿假单胞菌
微生物富集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微生物富集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富集培养装置。该微生物富集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柱和位于培养柱内的沉积物存储箱,所述培养柱包括两端呈开口的主体柱、与所述主体柱的一端密封连接的第一端盖和与所述主体柱的另一端密封...
夏金兰刘红昌聂珍媛刘悦周雨行王灿薛震
文献传递
一种原位去钝化促进黄铜矿生物浸出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资源与环境领域,公开了一种原位去钝化促进黄铜矿生物浸出的方法:在厌氧环境中,在9K培养基中加入钝化的黄铜矿和还原态硫,接入嗜酸性微生物菌株培养,离心收集黄铜矿;将收集的黄铜矿干燥后加入9K培养基中,有氧环境下接...
王军章可周彦芳王晨阳薛梓涵刘红昌廖蕤杨宝军邱冠周
极端嗜酸热古菌Acidianus manzaensis膜蛋白提取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以万座嗜酸两面菌(Acidianus manzaensis)为研究对象,探索并优化其膜蛋白提取方法,以优化后的方法提取该菌分别以单质硫(S0)和亚铁(Fe2+)为能源底物进行生长时的膜蛋白质,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研究膜蛋白在两种能源底物培养下的表达差异。首先通过80℃水浴60-70 min对A.manzaensis胞外黏附蛋白进行初步分离。其次比较了不同提取剂(Triton X-110,SDS和Triton X-114)对膜蛋白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Triton X-114的提取效果较好,其最佳浓度为10%(w/v);比较了不同沉淀剂(三氯乙酸(TCA),丙酮,三氯乙酸/丙酮,甲醇和乙醇)对膜蛋白质沉淀的效果,结果表明TCA/丙酮的沉淀效果最不理想,会导致沉淀后低分子量蛋白发生缺失,而其他几种没有明显差别,综合比较选择较常用的丙酮作为膜蛋白提取的沉淀剂。最后基于优化后膜蛋白提取方法,分别对S0和Fe2+培养的A.manzaensis膜蛋白质进行提取及SDS-PAGE,结果发现分子量为35.6 k D和16.9 k D的蛋白只在A.manzaensis以S0生长时出现,表明这些蛋白质很可能在A.manzaensis硫氧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分子量为72 k D和26 k D的蛋白质在A.manzaensis以Fe2+生长时比其以S0生长时显著表达上调,表明此蛋白可能与A.manzaensis铁氧化相关。
杨云刘红昌夏金兰马亚龙聂珍媛
关键词:SDS-PAGE
一种底栖微藻连续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栖微藻连续培养装置,包括外部框架、培养单元、采收单元和控制单元。外部框架包括设置于底部的底板、设置于底板边缘的多根支撑柱和由支撑柱顶起并处于顶板正上方的顶板。培养单元放置于外部框架的底板上,培养单元...
刘宏伟刘红昌谢建平彭志远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